分享

平水采风诗歌选(一)/徐利江等

 绍兴诗刊 2021-01-07



平水采风诗歌选(一)

沁园春(外二首)……………徐利江

在日铸岭(外一首)…………橘  子

过云门古刹(外一首)………金晓明

刻石山(外一首)……………清  岚

致皇帝…………………………北  北

在平水(组诗)………………黑  麒

沁园春(外二首)

徐利江

吟屐前来,涉水攀山,坐啸听松。

向会稽山麓,觅他禹迹;刻石峰顶,证此秦功。

日铸岭长,云门寺古,辜负拈花一笑中。

清凉甚,正同康竹海,摇曳生风。

信游莫哭途穷。且随喜,山川造化工。

甚户赐三千,功名屠狗;才高八斗,文卷雕龙。

徐福未还,祖龙已矣,问药求仙一例空。

随缘事,且一杯痛饮,平水相逢。

注:信游莫哭途穷。阮籍时率意独驾,不由径路,车迹所穷,辄恸哭而反。

金缕曲

龙气东南注。

始成今,灵山秀水,清标如许。

多少骚人兼墨客,绣口砉然一吐。

都化了,缤纷诗雨。

幸有文章能及世,只一篇,便足传千古。

兴废事,几抔土。

于今重走唐诗路。

探寻他,若耶溪涧,云门寺宇。

一剑霜寒洲四十,曾是欧冶炼处。

刻石在,祖龙在否?       

吟屐尚存身未老,且樽前,休拭伤春目。

歌此乐,付金缕。

注:一剑霜寒洲四十,曾是欧冶炼处。平水有日铸岭,为欧冶子铸剑处,一剑成而天下胆寒。

高阳台 

秦望横苍, 耶溪环碧, 

天兴地设云门。                  

名士如鲫,由来诗路清芬。 

砚池铁槛寻犹在,

数风流,庶几斯人? 

剩而今,维摩黯续,兰若微存。 

期谁重葺千年后? 

是兰亭后裔,句践儿孙。 

修业相关,须知诸果皆因。 

香萦烟绕当堪望, 

待吾侪,重塑金身。 

且来参,佛法诸般,如是我闻。


 

    徐利江,笔名老翅江湖,1977年生,绍兴人,喜爱传统诗词的文青一枚。

在日铸岭(外一首)

——给赵构

橘  子

可以再慢一些

再缓一些

突然停驻时光的脚步

可以再轻一点

再近一点

甚至退到八百年前的宋都

这萍水的相逢

这苔藓遍布的驿道,这扶摇直上的云梯

你我,也是布衣

今日,在这竹海深处

在下马桥,在议事坪,我们不谈国事

不谈前史,不谈追兵

我只想问,太祖的遗训:

一经,一拳,一斧,一酒

你可曾记得

“兰若寺”

饮过盗泉水

受过嗟来食

熟读经书八百卷

在我赶京赴考的行囊里,还藏着一把

刻下名利的剑

兰若寺,这千年的古刹

内心早就被破败、被荒芜

在平水古镇,它只是一座水库的名字

而寺院

据说早已沉在水底

我望着湖面

眼前,突然浮现聂小倩的身影

摇曳的烛光,幽怨的眼神

兰若寺,终归迷途

若是寻见

恐怕,我也早就是院墙内的那一堆白骨

2016.5.15


 

 橘子,本名陈立明。浙江省上虞人,绍兴市作协会员。19764月出生,喜欢画画,热爱诗歌。在2013年初开始正式创作诗歌!部分诗歌发表《诗歌周刊》、《白天鹅》、《文学月刊》、《野草》、《鉴湖》、《南方诗人》、《桃源诗刊》,入选《当代诗人崛起》、《中国最美爱情诗》等文本。

过云门古刹(外一首)

               金晓明

1.

走近你高高的院墙

祈跪在你矮矮的禅房

我倦缩成低低的模样

心门敞开,把所有忧虑放下

虔诚的三叩首。不为企求什么

愿氤氲于此的气息熏陶我

把掩藏深处的罪,像揪臭虫般

一一掏出来,伏在佛前

于梵音袅袅中,化为一缕青烟

2.

这里的每一片瓦,每一棵树

留存着当年的模样

唯独我,穿越千年而来

循着长满记忆的青石板

想起唐朝那个平凡的午后

辩才被骗,匆匆出门

萧翼取走《兰亭集序》真迹的情景

我明白,那是个谜

就让李世民去背负这份罪责吧

或许,正因为帝王的那份痴情

才成就了当今书坛不可逾越的巅峰

3.

云门寺,它真的不大

声名却在云门之外

当年王献之一个恍若虚无的梦

让他甘愿变宅为寺,苦修余生

如今洗砚池尚在,却流水清清

堆积成冢的笔杆,早已腐朽为泥

百亩高台,芸芸众僧

只浓缩成一方包罗万千的院墙

于秦望山麓,续说着远古不老的神话


 

登刻石山记

1.

刻石山用一路的陡峭

迎接我的到来

我用粗重的喘息声

回答你的盛情相邀

踏在你身上的脚步很轻很轻

怕重了,会惊扰一路静卧的风景

陌生的青苔,不时告诫我

攀登的曲折与艰难

路两旁倒下的竹杆与

刚刚脱去锦衣的新枝

述说着死亡和新生的含义

如果可以,我愿意拾掇

撒落在此的所有悲欢,入怀

如战袍披身,勇往向前

2.

山上有秦时的明月

有李斯的碑文石刻

登临峰顶才发现

一半已跌落山崖

一半已化为尘土

耳畔唯有风声飞扬

我后悔,来得太晚

没有碰上秦朝的辉煌

我更庆幸,逃离了

后来的战火与死亡

一千多年后,我来了

却让我领略了一段隔世的美好

3.

这静谧之地,还是被无意惊扰

神仙姐姐拽地的罗裙

舞在漫道,在鹅嘴岩,在棋盘石

搅动我一路的思绪,向上攀登

于山的顶,崖的尽处

那不安的心才渐渐平静

如果有笔墨,我也会学李斯的模样

在任何一块石头之上

写下一篇感怀的诗章

不写秦的明月,不写唐的风华

或悄悄地描一幅山水

几笔五月欢笑,几画绿树红妆

待时光过隙,繁花落尽

这里定是另一番诱人景象


 

      金晓明,嵊州人在绍兴,柯桥区作协会员,市网联会理事。爱好文学,喜欢书写,作品多发表在绍兴本地报刊杂志及21世纪新锐作家网中。

刻石山(外一首)

              清  岚

第一次仰望你

我不敢忽略

想把自己的名字写进刻石山

写进崎岖的山路,跟碎滑石、黄泥巴、潮湿的台阶

一路向前

高高的石阶在半空中盘旋,突兀是它的张力,穿越它的高度和体魄

扳开刺人的野草和荆棘

让我看清更远方的路

竹林深处的密竹召唤我上前

清脆的溪流是此刻内心回旋的

计时器

刻石山的视线越来越近

再次和青苔握手

向着山崖最高最密处走去

走进云朵里隐秘的刻石山

旖旎白云间


云门古刹的浮萍

是什么惊动我的心弦

这一池的浮萍

绿的是你的视野

保持一个高度

密密麻麻的小心思如针

穿透水里的波光

屏蔽障碍

靠近你让呼吸变得透明

空气中回荡清香

此刻的你那么安静

体态高的矮的错落有致

却又无声无息的带走了时光

带走了喧哗

稳做一池孤独色的浮萍

不会随波漂流

追逐凌乱的脚丫


 

清岚,原名郦华,1978年出生,绍兴人,现居杭州。杭州市作协会员。2007年开始创作诗歌,作品见《北回归线》《齐鲁诗刊》《星河》《椰城》等。

致皇帝

——写在刻石山

北  北

皇帝——

你是否以为

登上这座山就能抵达云端

看清每一条山脉和河流

皇帝——

你是否以为

登上这座山就能

指挥水和风

就像指挥千军万马

皇帝——

刻着你名字的石头在苦笑

你不能命令一朵野花

开放

也不能征服麦苗

向你下跪

皇帝——

你遥望秦川的时候

摇摇欲坠


 

北北,本名马骁,辽宁省沈阳市人,现定居绍兴。绍兴市上虞区作家协会会员,新媒体原创编辑。2006年开始网络创作,以诗歌、散文、小说为主。2008年作品陆续发表于《绍兴日报》《野草〈增刊〉》《曹娥江》等刊物。

在平水(组诗)

黑  麒

轻叩日铸岭

此岭的生存与休眠

只牵系一个臆念

敞怀揽阅世事变幻的演绎

压缩成记事的内存

轻叩古道的瘦长

我跌进别人渐入睡梦的记忆

受山雨湿润的怂恿

一脚一步掏挖TA的深邃

能让人顷刻间迷失的日铸岭

即使是卸甲归林的隐士

也一定是个书生,腰间悬剑

我有太多仰慕无以当众启齿

只想单独约会一次

于茶亭外,烈日洒下一滩静溢

呢喃情话,叫偷窥若翠竹者

织烈出嫉妒的无声

眼馋的瞪视我俩,厮滚在

下马桥、锁泗桥、路廊以及

往返的古道……

寻踪兰若寺

兰若寺,你在哪里

我到你给出的地址

只见到一湖蓝蓝的山水

一块苍白单薄的碑

像个守墓人孓然无语

除了一拨远道而来的驴友

在坝堤上窃窃私语

“据说这里以前有寺院的

遗迹淹没在水库底了”

山上的树枝树杈

看出来了

没见着兰若寺比见着了

还缠绵难休

哪怕水底

只剩一堆

似有非有的传闻空壳


进出云门寺

走进云门寺

佛陀舒展胸怀里的世界

圣洁供在莲座上

经卷塑在佛像的唇缝间

禅院的单薄,经历流年

是新抽细嫩的芽,一遍遍

临摹野火烧不尽的草

不思退避,坚守描金的慈悲

碑刻旧事,水袖般的甩出去

漫过山门的门槛,漫过岁月

洗砚池里的水进进出出

若过客起伏在古刹

留下热的呼吸,干涸不了

走出云门寺

我不挪动一草一木

只借进门时的一身空

量出门去的一腔空

朝圣无尘殿

无尘殿若一名洁癖女子

在平阳寺修性

惹清世祖逗留多时

可曾探得秘境

附庸纷纷的脚步

到殿前掀落粉饰浮尘

赤裸成直白,直奔主题

岂止为一睹芳容

我恨一直无缘超凡脱俗

心坎上的尘,亦或比谁都厚

奢望受无尘殿温柔拂拭

从此一劳永逸清雅

徜徉圣殿神秘的肌体

浅俗的放任中,读到她苦心

以坦荡得纤尘不染的姿容

打动一颗颗凡心

完成一次自形渐秽的低头

此刻,说不清内心的流淌

趋向虔诚,亦或欲壑

只愿俯首亲吻

一寸寸木质的素心


 

      黑麒  本名金海江,生于19708月,浙江绍兴人。热爱诗歌与创作,喜欢散文、小说。作品散见于《绍兴诗刊》、《鉴湖》及网络文学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