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20绍兴端午诗会诗歌专辑(2)

 绍兴诗刊 2021-01-07

 

2020绍兴端午诗会诗歌专辑(2)

 

(1)张德强、东方浩、清  岚、美丽的奇迹、何海玲、百合凌波、静若夏柳、浅韵凝、陈丹颖、黑  麒、恬  露、小  语、韩  冰、月色祥和、赪  春、马叔平、鲍文贤、陈东升

(2)吕来燕、红  叶、百  木、蒋建武、林芩瑾、莫  遗、太白纵苇、  斌、白素洁、流星河、梦  君、王柳璎、刘 骞、邢力策、渭水渔翁、侯月明、方  丽

诗三首

吕来燕(新昌)

谷  雨

谷雨,必定有一场雨水侵入你的魂

湿了你的衣衫,湿了你伞下瘦削的肩膀

高高的,低低的,滴进沉默的心坎上

深进骨子里的雨水,氤氲了钦寸水库

青山在云层里缭绕,看不清它真实的容颜

默然的凝望,是漂泊的人想靠近

谷雨,和相聚有关,和祝家庄有关

善眉的女子,念挂我的小心思

为我摘取谷雨茶,听着雨声

母亲节

今天微雨,等六点去山上干活的母亲回来

正如那年初夏,等童年的我放学回家

听见我的跫音,端上刚煮熟的蚕豆

我深情地一直凝视屋外,虚掩的门突然拉开

我发去清脆的叫声,她呼唤我一个字的乳名

她看我和我看她的目光是一样的,带点柔和

告诉她五月的讯息,拿来的六株秧苗开花了

用力地在爬藤。她冲我发笑,延续了她的勤劳

继承她的善良,还有一双随时会发现的眼睛

蓝雪花

蓝雪花任雨水冲刷,顺着枝条,顺着惆怅的雨声

堆积的尘埃落定,无限地抽象被雨滴落的感觉

仿佛沉浸在雨水的浸淫里 ,收拢了一颗傍徨的心

对它真诚地凝望,仿佛从此属于我一个人

我的沉默也是它的沉默,它的冷艳也是我的容颜

把朵朵花枝塞进篱笆墙,在端午前,挺直细腰杆

冷色调是它的本色,怀藏一颗孤冷不羁的灵魂

在骄阳没照射进之前,处于淡定不迫

仿佛梅雨从未浸透,仿佛没见过一颗杨梅的酸甜

吕来燕,笔名雁儿在林梢,浙江新昌人,绍兴市作协会员。有诗歌选入《浙江诗人》《钱塘江文化》《鉴湖》《天姥山》《诗歌周刊》等等。获第四届“禾泽都林杯”诗歌优秀奖,2017新昌“爱读书 ”散文二等奖,2018新昌湖畔风情节诗歌三等奖,2019新昌乡村诗歌三等奖,2019第九届“岱山杯”海洋文学比赛诗歌优秀奖,2019第五届杏林雅集诗歌优秀奖,2019新昌移动通信征文三等奖。

  (外二首)

  叶(上虞)

用爱国爱民的麻

牢牢捆绑

在炉灶内

沸腾

一颗红心

一片绿叶

在水火里

千古流芳

情醉端午

酒盅

还没端起

端午

已经醉了

在这小心翼翼红尘里

还是露出了真相

轻唤一声相公

你不要怕

我的情也真

我的爱也深

再唤一声相公

你稳稳神

我是捧着真心爱你的人

让我轻轻地吻吻你

端午,那一杯雄黄酒

雄黄酒的浓烈

让白娘娘露出了真相

汨罗江的江水依旧日复一日泛起波浪

洗涤不了屈子的惆怅

一曲《离骚》《九歌》《天问》

仿佛屈子在仰天叹息和迷惘

美人和艾草

都被岁月埋葬

今夜

我也想喝一杯雄黄酒

醉了没有忧愁

万事休

红叶,原名宋玉春,浙江绍兴上虞人,爱好诗文,曾在浙江省人民政府驻上海办事处工作,现企业财务主管。诗文在《世界名人会》《绍兴诗刊》《文学百花苑》《新梦传媒》《神韵之风工作室》平台发表过。上海长衫诗社社员。

记忆,流淌的一条河

  木(诸暨)

1857,鲍同顺酱园

1997,绿球食品公司

酱油醋、粽子、豆糕和火腿月饼

嘴里咀嚼的味道,记忆

流淌的一条河

离开作坊

很想顺走一只酱缸

可是酱缸巨大,小小肩膀

未能安放它的站立

深深吸入一口酱香

五脏六腑,从此

泛滥酱色

入夜,有人敲打梦乡

推门走进一位长者

从怀里掏出泛黄的手稿

是你想要的做糕孤本

我高兴得忘记,梦境的

悬崖就在脚边,一蹦三尺

随即跌入万丈的黑暗

一只脚板狠狠踢来

注:端午节前,“浣纱诗人”学社成员在诸暨市绿球食品公司采风,所见所得。

     百木,原名徐磊,绍兴市作协会员。诗歌散见《辽河》《江南》《浙江诗人》《野草》《青年文学家》《参花》等杂志。有作品入选《诗路新韵》诗歌集。

汩罗江宣言(外一首)

蒋建武(诸暨)

苍穹问天

悲壮一跃

绿色的躯体

裹进千年离骚

醇甸的思想

流逝千年不朽

厚重的思念

在滔滔的汩罗江颂诵

菖蒲,艾草,捧起

经霜的诗歌律动强盛

一段历史的暗伤

在离骚的朝代背后伟岸

光荣的文字刻在壮美的河山

民族魂在汩罗江宣言

一个不屈不挠的民族

一个自强不息的民族

一个励精图治的民族忠诚,一个爱国的朝代

想起许多年前的一个端午节

端午,以香粽为芬芳

端午,以香粽为祝福

伫立的河流如线

紧紧裹住家乡的那些米粒

像妈妈包好的粽子

粒粒饱满,粒粒香甜

但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在我

掂起脚尖看着妈妈包棕子时的那副模样

那己经是许多许多年的事了,一家人

团团围住,围的像一个紧密圆满的粽子

    蒋建武,浙江诸暨人,热爱文学。

  (外一首)

林岑瑾(绍兴文理学院)

第一次,我痛哭流涕地向箬叶呼救

以往它只需,将我灰黑色的血肉包裹

埋好那游离于感官外的易碎的心,然后

在温软的、布满了积云雨的手掌交错

在这个不安的病痛翻云覆雨的春天,当我

感受到粗糙的箬叶升了温,在并未

靠近火的途中。我的脊背贴着箬叶的脉络

揣摩,它是否也被病毒所祸

一颗火苗点燃炽热,我的怀疑

将箬叶灼伤。无法忍受零落在

滚烫的沸水之中,我大声叫喊

我最终和箬叶有一次深情的对视

在氤氲的水汽中,我看到了母亲般的沉默

忆端午

尘埃堆砌的灶前,流出一种

无端的寂静。脑中是空荡的

箬叶包藏祸心,托一个梦,与我

在星辰燎原时相见。我尝试忘记

泛黄纸鸢曾飞过的蓝天,如此

志坚,而粽香吹彻天边,

伴随着年轮稀疏的口哨声

缠绕,消融

回忆,从来是声浅影深的

局内人。当龙舟上飘满

受热闹洗涤的笑语,我大约在

守望着黎明,寻觅心中

裹着粽香气味的点点萤火

林岑瑾,浙江丽水人,现就读于绍兴文理学院,爱好读书、写作,作品见于《绍兴诗刊》。

端午的答案

莫  遗(越城)

可求索的事

太多

问。向蒲草,向流萤

向新书未沥的墨迹

红碾作尘

父亲老成爷爷的样子

可以他的睿智

是读不懂沉入江底的喟叹

和渔歌在亘古里悠扬

一块巨石能有多重?

依旧无人告诉我

或许,抱朴与抱石

本就在同样的从容里

分裂,生长

莫遗,本名谢剑浩,绍兴市作家协会会员。

端午的表述(外一首)

太白纵苇(越城)

端午
衔出一枚伤感的词
彼此占有、或放弃
都逃不脱民族情怀

端午
一脉流向心脏的血
沉缓、笃定
在汨罗江苍凉律动

端午
是批阅与落款
遗失的晚霞
让江山在无痕中吟唱

端午
裸裎在掌心下的祈祷
拈起红尘的人
薪火相传

2020年6月18日

柔软的跌落

天上的雨

下在黄昏潮湿的空气里

逐渐枯萎的茉莉
吐出弥留的一缕香息
当花朵脱离茎叶与花梗
死亡已不再是隐喻
黑暗中引领朝拜之路
是一座芳香的殿堂
从鲜活,到枯萎
仿佛是从昨天走到今天
慨叹毫无意义
就像逝去的江水
屈原的生命离开世居的肉身
江山架起了栋梁
生命无论短长
心怀民族大爱
刹那即是永恒


     2020
年6月20日

太白纵苇,本名冯家齐,70后,绍兴人,爱好文学、书画,偶有诗歌、散文、杂文发表,散见于《上海文学》《杂文选刊》《散文》《星星》等刊物。

江南的梅雨

刘  斌(上海)

天河的水纺线织布,

织一条船,

我划到人间。

缝一身衣服,

牛郎哥、大宝和小宝,

百毒不侵。

六月江淮,

两只蝴蝶缠绵天上人间。

泪眼问:

祝英台,

你在哪里?

渴望知多少,

一队人马冲出三国。

痛饮,

这一杯,

凯旋而归。

白娘子,长袖

抖,

西湖水,

倒灌。

法海,

只剩,一个

海。

面条,天大,

锅,地大,

一下,十天半月,

雷公电母,

助阵。

这,面子!

有一个,

特别的地方,

出产干旱和西北风。

癞蛤蟆盼了一年,

天鹅飞来了,

蛋也飞来了。

青青小麦,

地里泣:

这蛋如何吃呀?

天捅了多少个窟窿,

三十个相思都流了回来。

那年那月那日那座小桥,

你一把油纸伞同行,

我借雨冲个凉快。

第一次知道有一种雨,

梅雨,

第一次知道有个姑娘,

你。

年轻的手,

一握,一挥,

树上的蝴蝶纷纷飞了。

风起雨又来,

见。

娘,

独守最后的,

一点农耕,

缝补着日子,

还有儿的衣衫,

海风太潮。

娘,

记得清,

一针一线。

总不会数,

一种声音。

注:第六首中,天鹅蛋,指冰雹。西北六月下了冰雹。

刘斌,男,笔名双子泪湿春衫袖,甘肃省通渭县作协会员。现居上海宝山。曾参加北京《诗刊》社诗歌创作培训。诗《思念》发表在《诗刊》副刊,有儿童诗发表在《中国儿童诗》。散文《全面小康路通到了家门口》获甘肃省定西市国庆七十周年征文奖。

大漠落日(外二首)

            白素洁(越城)

一路上,我不顾疲惫的颠簸

终于和我心中向往的月牙泉亲近了

心与泉是一段遥远的距离

有一湾浅浅的蓝色的月牙儿

驻进了我的心

风和沙在肆虐中撕鸣狂舞

尽管我,已经是武装到了牙齿

一粒尘沙,也会轻而易取咯出我的伤心泪

我的孤独和鸣沙山的落寞

有心照不宣的默契

驼铃声渐行渐远,残阳如血

长路漫漫,是寂寥……

今晚的月亮

天空,是寂寥的

是笼着的,轻纱的梦

繁星点点,弯弯的柳梢头

有一抹,淡淡的愁

今晚的月亮,明眸善睐

我低头一看

啊!月亮掉进了水里

我无法打捞起

那个如水柔和的脸庞

背对着夜的黑

我只能一个人,躲着

去泪疗心殇

江南的梅雨季

江南的天

雨,总是不肯停歇的

滴答,滴答

透过那个雕花的窗棂

几许流苏曼妙爬上了

窗纱的影子

乌篷船的欸乃声

划醒了我的梦

带上那一颗

雨水里渗透的潮湿的心

我站在离故乡很远的

那一座水乡的桥头

眺望,端午节的来临

我看见了远方

有一棵,红得发紫的杨梅树

我咂吧了一下,我的唇

在端午前,这梅雨季的杨梅

泛起了一股思乡的酸甜味儿

白素洁,网名素素,女,70后,祖籍江西临川,出生地江西景德镇,现居浙江绍兴市,文学爱好者,喜欢散文随笔和诗歌,随心随意简单地追求写文的乐趣。

寺前散章

流星河(上虞)

伽德亭

端午在梅雨里潜出水面

把寺前置入了强大的磁场

伽德亭就是磁场的中心

雨水燃烧了节日的气氛

把小亭划向了激情的欢乐岛

辐射着淋漓的欢畅

棕米糯糅  笛声悠扬

百灵鸟推开了喜庆的碧浪

五彩的盛装描绘侨村新风尚

荷花香里细说着

盛世丰年

孝德和美

2020-6-21 伽德亭

夏至来到寺前

盛夏来到了寺前

雨水浇不灭节庆的喜悦

棕叶飘香、瓜蔬蒂熟

絮说着侨村的新风景

日至北、夏至长

在寺前的土地上

每一寸泥土都渗着文明

每一张面孔都洋溢着幸福

最是那美丽的庭院

各式盆花朵朵红花都晒着

多姿多彩  惠民和谐

新农村小康前景

2020-06-21

流星河,本名刘岳祥,70后,浙江上虞人,爱诗歌,绍兴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表于《黄河诗报》《浙江诗人》《绍兴诗刊》《天姥山》《上虞日报》《上虞文艺》《曹娥江》等。

“父与子”端午三味

  君(越城)

临近端午的日子

江南都雨汛爆屏

泡一壶茶

陪老父亲坐后阳台慢慢地品

听雨的时日

父与子还天天关注着外面世界的动荡

有蔓延的疫情、山体的滑坡、良田的淹没和交通的中断

有呼号者、抗议者、忙碌者和流离失所者

想到可以守护一方的安宁

更觉得亲情和乐融融

 

庚子鼠年迎来五月初五

闻到粽香就起了吃的欲壑

年老的父亲显得老态龙钟

看着一盒杭帮糯米粽

一只只包扎得如此工整

他竟出奇地开了口发出一声岁月感慨

看样子比得上我年轻时的手劲

孩儿记得那时

父亲拿起老虎钳稍一用力

八号铅丝随即断开

大力英雄的气概从此成了我创业史的骄傲

 

时间已近端午

传说中一个驱除瘟疫的节日

疫情却还是一直有反弹的苗头

居家抗疫自律禁足数月

很少再有亲朋好友合家走动串门聚餐的情景

看新冠病毒正悄无声息地改变着人们过传统习俗的方式

举起雄黄酒朗诵的诗歌会也正挪到了线上

看来这个中国自己的节日

今年就我和老爸二个人吃整桌“五黄”的菜肴

越近节日我越有些落寞如挂起的一捆菖蒲无精打采的表情

老父亲望了望阴郁多雨的天

却与孩儿说

要相信这个世界会好的

梦君,本名章国忠,鲁迅故乡跨世纪诗作家。创作简历及历年代表作入编《1949-1999绍兴诗歌选》、《绍兴的中国之最》(续)、《共和国艺术家大辞典》、《中国作家大辞典》等典籍。系当代青年文学研究会驻地副会长、绍兴市文化传媒产业协会理事、越城区作协理事等。

诗人屈原的逆行

王柳璎(江苏)

那是公元前278年,屈原行走在汨罗江畔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屈原与渔夫的对话,道出离骚逆行之原因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将上下求索。”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他是楚国的三闾大夫,忠事楚王却屡遭陷害

被流放了多年,却不愿同流合污

哀昏君不体察民心,愤奸佞险隘挡道

导致国破,怀王客死他乡,百姓流离失所

他壮志未酬,吟愤懑怨诗,抱石投江问路

宁死不屈,坚守高洁的道德节操

沉江后尸体逆行三十里,骚风楚韵二千多年

“与天地兮比寿,与日月兮齐光”

他开创中国浪漫主义诗人之先河

深受人民敬仰和热爱

每年汨罗江在端午节到来之前

暴雨后滔天,急流湍湍

秭归乐平里家家包粽子纪念他

王柳璎,原名王如梅。女,江苏张家港人,1966年12月生,大专文化。苏州市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有作品获奖并刊发于《黄河之声》、《中国诗歌在线》、《参花》、《大风》、《星河》、《关东美文》等杂志,入选《诗人档案》、《中国大风十年诗选》、《芙蓉国文汇》、《中国当代散文精选300篇》、《中国当代文学事业发展概览》等文学书刊。著有文学专集《长江浪花集》、《诗乡》、《走过纯情的沼泽》(合著)、《学步集》(合著)。个人传略入选《中国诗人大辞典》等。

道地的端午

刘  骞(新昌)

道地的端午
端午吉祥
端午安康
道地的端午是一个纯纯正正的节日
吟诗,作诗,品茶,喝茶
茶香在哪里
节日就在哪里
道地的端午
在一个人的眼睛里
在一个人的心里
在六大茶山的茶里
丝丝缕缕的茶香
牵扯不断的故乡情意
走再多,走再远
都会有一个含着香满含深情的端午

端午,端午
屈原,屈原
离骚,离骚
九歌,九歌
湘夫人,香草美人
她们,他们都在端起六大茶山的茶
品饮着道地的山风,道地的山花
道地,它仅仅是发自内心的朴素
遵从内心,不违背
道地,总是真实存在,不需标签
道地,它仅仅是常常如此
日日喝茶日日香

刘骞,绍兴市作家协会会员,作品发于《绍兴诗刊》《浙江诗人》《天姥山》等,及各公众号,网络论坛。

端午吟(二首)

         邢力策(嵊州)

七律 端午抒怀
  

年少长欢节日多,
  鬓灰才怨瞬时俄。
  但将艾草除陈俗,
  祈愿黄封送逸歌。
  桃李青梅间具熟,
  薄云丝雨两相和。
  秋来春去天难老,
  不让光阴任磋砣。

 金缕曲 端午祭屈原

        榴火随风舞,薄衣衫、雨滋万物,临当梅暑。云碧凌空飞鸢近,知晓门悬艾虎。健粽熟、香盈窗户。杨柳带丝嬉岸草,吐芬芳、且把东风妒。池水急,新荷伫。 

       但忧端日蟠螭怒。赛龙舟、高喝鸣磬,奋然击鼓。安得骚魂平生慰,抛撒三江角黍。更听那、修辞歌赋。常咏楚词酬岁月,忆当年、听汩罗倾诉。君咽语,听骚赋。

        邢力策,男,浙江嵊州人,公务员。中华诗词学会会员、中诗协诗词研究会理事、互联网百科名人诗词专栏作家。《当代中国诗词精选集》副主编。擅长于格律诗词的研究、创作。曾多次获得全国诗词大赛一等奖。作品丰富,已由中国文史出版出版《情笺心语——邢力策诗词》、《锦笺心语——邢力策诗词》。

端午杂咏


            渭水渔翁(越城)
                 

 
       

夜短日方长,天中祷瑞祥。
 
艾旗邪疫避,蒲剑祸灾禳。
  
朝品雄黄酒,暮贪角粽香。
  
心无烦恼事,身是自由郎。

 

流云映月坠文星,激浊扬清望洞庭。端午沉浮多少梦,悠悠江水写丹青。

怀 

五月端阳掌故多,非惟屈子挽悲歌。向来良莠同天地,污水亭亭秀碧荷。

 

重五霸屏数屈原,诗词曲赋竞纷繁。公言婆理平心论,道具衷情不一般。

 

人到中年意若何,韵华似水叹蹉跎。酸甜苦辣单行道,午日问天谁与歌。

渭水渔翁,本名赵贵民,大学客座教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古典诗词爱好者,有多首诗词刊发于专业性刊物或网站,部分作品入选《中国诗词年选》(2018年卷)

七律·端午

侯月明

端午迟来粽子新,

怡然自得待佳人。

菖蒲沐雨前驱疫,

艾草迎风后送神。

谁使瘟魔狂肆虐,

便将灾祸殁沉沦。

温馨岁月民祈福,

惟盼雄黄老酒醇。

侯月明,出生1959.6,曾创办康乐诗社,任社长,现退休。

诗二首

方  丽(越秀外国语学院)

重午诗

微雨染青荷,莺声攀枝柳。

远观山色绝,近识榴花欢。

浴兰挂艾符,包粽饮蒲酒。

闲想携龙舟,遨游四海间。

正  阳

庭间静坐,对峙白昼。

流云停滞,夏雨泛滥。

碧苔漫阶,舞龙江边。

艾香走巷,菖蒲飘然。

户户挂符,裹粽包米。

黄发垂髫,手系香囊。

绕床戏花,欢声十里。

道是何时,五五之日。

方丽,女,2000年出生,浙江萧山人,现就读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编后记:

又是端午,又是诗意荡漾。每年的端午前夕,绍兴的诗人们总会聚在一起,找一处楼台水榭、或者一所庭院一个会场,印一本小册子,人手一册,或朗诵或轻吟,更有歌舞佳酿,其乐融融,这多年来的情景,已经成为绍兴诗人记忆中的美好时光。但今年,因为疫情,不适宜集聚,我们选择网上诗歌交流的形式,以此延续一年一度的端午诗会。征稿启事发出后,短短几天,诗人们踊跃呼应,这就汇成了这一专辑,谢谢大家的支持!端午时节,虽然大家身处各地,但当你阅读这些诗歌、吟诵这些诗歌,2020绍兴端午诗会无疑就会在你一个人面前、在每一个诗人面前再一次徐徐展开……诗歌一定会拉近我们的距离、拉近我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

如果您喜欢作品,请您赞赏!

赞赏的一半为作者稿酬!一半为公众号平台活动补贴!

若赞赏全额不足50元,不再发放!

推送集体作品赞赏留平台!

谢谢您为诗歌做的奉献!

《绍兴诗刊》微信公众号,系原《绍兴诗刊》纸质刊物停办后开设的交流平台,立足绍兴、面向全国,不定期刊发各地诗友的作品、评论,一般一周编发2—3。欢迎来稿!来稿请注意以下要求:稿件请寄1027463563@qq.com。一般要求寄5—8首精短诗作,附作者简介、照片,详细通联地址及邮编、真实姓名、微信号等。来稿要求原创首发,已经在其他公众号推送过的作品请勿再寄来!凡来稿请用附件发送。

限于时间、精力,所有来稿不一一回复,谢谢理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