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是从何时起,无论在哪个季节走进超市、菜场,都能看到来自天南地北、种类繁多的蔬菜。 打开腾讯新闻,查看更多图片 > 选择多了,吃得也就随意了,比如冬天喝南瓜汤,夏天啃胡萝卜……其实南瓜、胡萝卜放在冬天就是所谓的反季蔬菜。然而反季蔬菜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的同时,也遭到了一些质疑。 ////////////////////// 啥是应季蔬菜和反季蔬菜?有啥区别? 概念区别 应季蔬菜是指根据节气生长、成熟并按季节、节气上市销售的蔬菜。 反季蔬菜大致有三种: 从温暖地区运来的蔬菜 从冷库里应急储备的蔬菜 大棚蔬菜 △(我们所说的反季蔬菜多以大棚种植为主) 下面是比较常见的应季蔬菜 各位消化一下~ 春季(农历一至三月) 辣椒、青椒、彩椒、洋葱、花椰菜、甜豆、豌豆、芹菜、莴苣、荠菜、油菜、菠菜、香椿、春笋、马兰头、瓠瓜、韭菜 夏季(农历四至六月) 辣椒、丝瓜、苦瓜、冬瓜、菜豆、芦笋、茭白、洋葱、黄瓜、佛手瓜、南瓜、苋菜、山苏、空心菜、龙须菜、地瓜叶、竹笋、生菜、西红柿、卷心菜、茄子 秋季(农历七至九月) 秋葵、菱角、莲藕、辣椒、栗子、冬瓜、四季豆、地瓜叶、豆角、山药、白菜、扁豆 冬季(农历十至十二月) 青椒、卷心菜、白菜、洋葱、花椰菜、胡萝卜、萝卜、甜豆、芹菜、菠菜、芥菜、葵年菜、莴苣 不管它是应季还是反季,关键好不好吃嘛? 风味与口感的差异 “ 好多消费者反映应季蔬菜的风味与口感相比较反季蔬菜更佳,这是因为蔬菜的糖类成分和风味成分决定着其本身的味道,而这些成分的形成与光照和温度有着密切关系。 下面一图读懂~ 各位继续消化~ (▲口味差异的原因) 哪种吃了对身体更好喃? 营养品质的差别 近日,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针对露地及大棚栽培方式下的牛心甘蓝中主要营养成分展开了对比实验,结果分析得出: 大棚栽培的牛心甘蓝维生素C含量略高于露地栽培,但差异不显著,所以大棚栽培牛心甘蓝与露地栽培的维生素C含量相差不大,基本持平。 点击播放 GIF 0.0M 根据目前已有的多项研究可初步认为,蔬菜露地栽培中光照强,受光合作用影响大的营养成分如可溶性糖和叶酸等含量可能高于大棚栽培。 然而,大棚栽培由于光照和温度低于露地栽培,蔬菜虽然生长,但多受低温胁迫,其维生素C和酚类等物质作为蔬菜低温胁迫自我保护成分而合成并积累,其含量可能高于露地栽培。 “ 通过以上实验,相信大家已经颠覆了传统观念,我们不能简单粗暴地认为,大棚栽培的牛心甘蓝风味及口感比露地种植的差,其营养价值就低。 ////////////////////// 专家表示,反季蔬菜与应季蔬菜生产环境特征的不同,带来了味道与营养的差别。其实反季蔬菜营养并不差,部分营养成分甚至略优于应季露地种植的蔬菜。 所以不要太纠结,想吃什么蔬菜就去买吧,毕竟反季蔬菜的出现给了我们更多选择,也更好地满足了我们“舌尖上的美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