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慢性肾炎 又称慢性肾小球肾炎 起病缓慢 临床表现可为水肿 高血压、蛋白尿、血尿等 如果没有及时有效的治疗 病情可能逐渐发展称为肾衰竭 有的甚至需要通过透析 来进行治疗 而在治疗慢性肾炎方面 我国中医有独特的治疗方式 中医怎么看慢性肾炎? 慢性肾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综合征,以水肿、血尿、蛋白尿和高血压为主要表现,属于免疫性疾病。 关于慢性肾炎的病机,中医学有“其本在肾,其制在脾,其标在肺”的说法,人体摄入的水进入胃后,靠肺气输布到全身,而脾主运化,使得水更容易、更均匀地输布到全身。如果脾的运化功能失常,就会使得水在身体某些部位寄居,产生水肿。肾主水,肾虚可以导致水无所主,泛滥肌肤,导致水肿。 如果有不良习惯导致伤肺、伤脾的,最终也可能伤肾。 慢性肾炎的分类 慢性肾炎主要表现为“本虚标实”,是由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疾病。 本虚:肺肾气虚、脾肾阳虚、肝肾阴虚等类型。 标实:外感风寒、风热、风湿,内伤导致痰浊、湿热、淤堵等。 慢性肾炎的中医疗法 如果是标症较明显的急性期,可以通过治标的方法,比如由外感风热引起的肾脏损伤,可以清热祛风;有湿热可以清热利湿;水肿较严重可以采用利水的方法。 如果疾病持续时间久,本虚的表现会比较明显,可以通过补益的方法,补肺、补脾、补肾、滋阴、益气。 如果出现淤血的症状,可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比如当归、丹参等。 如果慢性肾炎进展到晚期引起肾衰竭,会有浊毒内蕴的表现,可以辅以泻浊的药物,比如大黄。 慢性肾炎引起水肿的特征 慢性肾炎:以下肢水肿为主,呈压陷性,按下去会出现凹陷; 肝脏疾病:是以腹部胀大为主的水肿; 心脏疾病:除水肿外,还伴有心慌、气短、气促等症状。 要鉴别水肿的类型,需到医院进行化验检查,包括小便和肾功能,如果小便不正常,首先考虑是肾炎相关的水肿。 中医调理慢性肾炎引起的高血压 由于肾脏是调节高血压的重要器官,所以慢性肾炎患者常会合并高血压,发病率高达70%~80%,称为肾性高血压。 关于肾性高血压的调理: - 限盐,每日盐的摄入不超过3克。 - 低脂饮食。 - 劳逸结合,适当运动。 - 中医治疗以调节肾脏功能、滋补肝肾为主,常用药有杜仲、菊花、枸杞等。 中医治疗慢性肾炎引起的蛋白尿 中医认为蛋白尿属于精微物质,而肾主藏精、主水,因此蛋白尿的流失与肾气不固有关,蛋白尿的治疗以补肾、固精为主。 补肾药主要有山萸、菟丝子、益智仁、金樱子、芡实等,慢性肾炎往往病程较长,治疗周期不少于三个月,这些中药长期服用也不会损伤肾脏。 慢性肾炎患者饮食有讲究 - 调节饮食结构,清淡饮食,低盐、低脂、蛋白质摄入需适量。如果肾功能正常,则每天的蛋白质摄入量为1.2g/公斤体重,肾功能低下的人群要限制到0.8~1g/公斤体重。 - 药物食补,通用药有枸杞子和山药。 Q1:吃腰子治肾病靠谱吗?实践证明,肾病患者吃腰子反而伤肾,动物内脏属于高嘌呤食物,长期进食会导致尿酸升高,引起痛风,更加剧了肾功能的损伤。 Q2:高级补品对慢性肾炎有效吗? 虫草是肺肾双补的药材,但野生虫草非常昂贵,要长期吃才能见效,推荐服用人工虫草制剂。 鹿茸是温阳药物,但并非所有肾病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因此要谨慎食用。 当心这些药物可能伤肾 用药不仅要考虑其治疗作用,也要考虑到副作用,二者应当权衡。 西药中氨基糖甙类的药,如庆大霉素和头孢类药、解热镇痛剂如去痛片,以及抗肿瘤药物、化疗药,都可能对肾脏有损伤。 中药里含马兜铃酸的药物,如防己、关木通等,对肾脏有损伤。 此外还有一些对肾脏有毒性的药物,应尽量避免使用。 养肾护肾推荐穴位按摩 ![]() - 涌泉穴,位于脚底心。 - 关元穴,位于肚脐下3公分处。 - 命门穴,位于腰后部正中线上,与肚脐平行。 - 肾俞穴,位于命门穴下方1寸,分别旁开1.5公分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