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中师大教授夏家发教授:语文试题信度摭谈(小陈语林)

 木香草堂 2021-01-08

华中师大教授夏家发教授:语文试题信度摭谈——

       语文考试一直是大家十分关注的话题,语文考试的初衷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应该考什么?应该怎么考?觉得当下还是存在很大的问题。华中师范大学夏家发教授从语文核心素养的角度阐述了对中高考语文考试的看法,值得思考,他嘱公众号(小陈语林)发布,敬请阅读和交流。

       中高考语文试题过多、过泛、过深、过难地测试形式逻辑的内容,存在着试题失信的嫌疑,即涉嫌偏离甚至远离语文本体内容。这是语文中高考试题的顽疾。该偏误现象已然存在很多年。在当下,该偏误现象尤其严重。其原因复杂。对于语文核心素养的四方面关系的误解,是其根源之一。语文核心素养,其四个方面的关系不是并列关系,不是平列关系,更不是平等关系。这是务必要搞清楚的事情。
       我昨天说过,语文思维不等于逻辑思维。它具有模态逻辑、形式逻辑、数理逻辑等属性。语文思维尤其不等于形式逻辑思维,它还具有非形式逻辑属性。文本语篇的内容的确具有逻辑属性,但是,该语篇逻辑属性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不是外显而是隐藏的。这意味着,该语篇内容的逻辑表达,可以是形式逻辑,也可是非形式逻辑。它可以是语言形式,该语言形式包括了自然语言、人工语言、逻辑语言、非逻辑语言等多种形式。
       同理,逻辑思维同样不等于语言思维。它至少包括非语言思维、非无语言思维。非语言思维、非无语言思维包括动作、形象、直觉、实践、真谛等思维形式。这些形式,有的具有逻辑属性,有的具有非逻辑属性。词语在形式逻辑中还只是概念词项的暂时形式之一,而不是词项本身。同理,句子同样尚还只是建构判断、命题的暂时形式之一,而不是判断、命题本身。
       然而,中高考作文大势强化逻辑思维。语文妄自菲薄。这就是一种典型的自相悖谬。多少年来,中高考就一直是这样考过来的。无人就此提出过质疑。语文试题过多、过泛、过深、过难地测试形式逻辑的内容。其意欲非常显在、即意欲迫使语文成为逻辑学的傀儡和附庸。该问题非常严重,严重影响了语文及其课程的发展路向。这仅仅还是语文被迫恶性膨胀的症候之一。其由来已久,于今为烈。语文中高考好像才思枯竭了,成天搞一些故弄玄虚的绕口令。
       基于课题研究的需要,我们正在着手梳理近二十年来的语文中高考试题。语文试题不考察语文本身的内容,反而大势扩大其试题素材领域和考核范围。这个问题非常严重。那些负责把关试题的人,到底是干什么的?到底是一些什么样人在把持如此重要的事情?须深刻反省。

       语文不是儿戏哈。一个初步印象是,语文中高考试题的命题理念飘忽模糊。初高中语文常态教学于此摸不到北。语文中高考太没谱了!太没有规矩了!按照该预判,大家认认真真好好仔仔细细看看,语文高考试题到底是怎么回事罢。尝试想办法建立语文中高考试题的信度体系,是语文界避免羞辱的必要选择。就考什么不考什么及其意图等问题,应该、需要、也可以达成基本共识。考试不是抒情散文。勇于想办法建立语文中高考试题的信度体系,语文界才有颜面可以挽回。
       考什么不考什么的问题,要想办法形成基本共识。不能由着某些人成天在那儿胡说八道。请勿把语文拨弄成了国民笑料。语文要坚决回归语言文学及其教育的本体领域,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毫不动摇。语文要把学生考倒、烤焦,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然而,这样的出发点本身即是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道而驰的。请勿用语文来吓唬、恐吓中小学生哈。这样的做法,其本身就是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背道而驰的。
       我们要让祖国语文变得可亲可爱。使每一位学习语文的人都愿意喜欢和亲近语文。这就是语文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把语文搞得面目狰狞的做法与语文教育宗旨是背道而驰的。切忌把语文搞得面目狰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