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阿里王坚博士的城市大脑,一个写给城市的操作系统

 TGO鲲鹏会 2021-01-08

2018 年 9 月 16 日,在一家浪漫又有格调的法式风情餐厅“寻味巴黎”里,聚集了近百位 CTO、技术 VP、技术总监等高端技术人,这群技术领导者主导着全国各地近百家互联网公司的核心技术。而吸引他们在此团聚的是 TGO 鲲鹏会上海分会的三周年庆典。

庆典中场,神秘嘉宾阿里巴巴王坚博士来到现场为 TGO 鲲鹏会上海分会庆生,王坚博士就城市发展问题进行了简单的分享交流。以下内容根据现场分享整理,有部分不改变原意的删减:

我认为现在应该多鼓励年轻人给飞机、汽车写软件,我现在要给城市写一个操作系统。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是在管理计算机里的内存、CPU 等资源,但我们现在没有一个大的系统去管理城市资源。现在城市的大部分资源是被浪费掉的,城市进化了那么多年,很多很厉害的东西依然是以前的发明。比如道路、下水道,都是几千年前罗马时期已有的概念。有句话叫“条条道路通罗马”,事实上是罗马打到了哪里,就把路修到哪里,把基础设施建到哪里,结果就被说成了“条条道路通罗马”。

基础设施非常重要,引进基础设施会使城市发生巨大的变化。比如,电到城市里就给我们带来了夜生活。但是现在城市引进的新基础设施还非常有限,高速公路只能算半个,因为它更像是城市间的基础设施。现在涌现出很多新技术,比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但城市需要一个新的基础设施才能够承载这些不同的技术。基础设施跟不上,新技术就引进不到城市里。比如没有国家电网,三峡的电就到不了每家每户。

城市大脑就是一个容纳所有新技术的容器。这种新的基础设施需求之所以迫切,是因为城市多了一类资源叫数据资源,所以需要有数据处理。数据经过处理,才能流动起来,才能形成数字经济。中央讲数字经济的时候,前面加了定语——以数据为关键要素,把以前的软件业、互联网区分开,我认为非常有道理。真正要产生经济的价值,靠的是计算。现在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一个城市的发展水平,基本上可以用耗电量来衡量。我认为再过五十年,一个城市、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可以以它用掉的计算量来衡量。

城市发展需要通过数据处理,避免管理的盲目性。现在的城市只知道机动车的保有量,并不知道路上到底跑了多少辆车。我们要掌握一个城市有多少车,有多少道路,有多少车上高架,这样才能更好地规划道路建设,更好地利用高架。盲目修路、修高架就会带来资源浪费。

城市大脑的目的,是以后一个城市可以用最少的资源持续发展下去。以后道路越修越窄,节约了空间,却能够解决交通问题。一个 100 万到 200 万人口的城市,它的交通就像一个约 50×50 的围棋盘,每个点就是车要经过的路口,细节非常复杂,相当于你要为每一辆车怎么通过这个路口进行计算。我们在杭州的实验结果是,在最复杂的一座高架,车的通行速度最多提高了 50%,其它高架提高了约 20%,车的流量提高了约 15% 左右。而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多修一条路。

发展到现在,人类总算有一次机会拿数据资源来优化我们对所有公共资源的使用。不然,城市发展完全不可持续。

Q & A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城市大脑有成功的案例吗?发展过程中都遇到了什么问题?

全世界交通的落后程度超出你的想象,举个例子,美国要把波士顿的高架由地上搬到地下花了几十亿美金,搞了很多年,浪费了很多纳税人的钱。

交通除了管理空间资源,还有时间资源。红绿灯就是管时间的,它是 70 年代末 80 年代初的技术,而我们今天依然靠它的管理,这就是现状。杭州从三年前开始大胆的尝试,苏州和上海也开始了探索。

 你办 2050 大会的初心是什么?希望把 2050 大会办成怎么样的一个大会?

我从学校刚毕业,30 岁就做了教授,不是我有多大能耐,而是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我觉得自己可以为更多人做点事情,用我自己的能力去帮助学生,为年轻人做点事情。去年,我参加世界互联网大会时很受刺激。那天会上有一个最受人关注的报道,内容就是一个饭局,大家坐在这里拍张照片,一个技术大会去专注饭局,对所有人都是一种伤害,这给了年轻人一个非常不好的示范,我觉得应该办一个以年轻人为主角的会。2050 是先把年轻人聚到一起,谁愿意讲什么,才形成论坛主题。我认为大家见一面是刚需,距离越远越应该聚在一起。我希望做到科技跟音乐跟体育一样,能够把有这个共同爱好的人团聚在一起。让价值观不一样的人,文化不一样人,聚在一起,共享自己的思想。

 我对您讲的城市操作系统的开源项目非常感兴趣,什么时候开始,怎么招募成员呢?

就像当年的 PC 一样,它实际上是把计算机进入家庭的门槛降低,现在一个城市为了要用先进的技术,门槛是极高的。我希望城市大脑能够把新技术在城市中应用的门槛降低。若干年以后人类 80% 会生活在城市里。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城市可以让一个人享受生活的同时,人均资源的消耗还可以那么低。有人会觉得农村很好,但是你如果要同样的生活,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我表个态:一、只要我开始做城市操作系统,在我有生之年就不会把它停掉;二、即使它没有人用,我也会干下去,当然,这也需要大家在某种意义上的付出,从中享受快乐。

作者 | 王坚
整理 | Echo Tang
责编 | Rainie Liu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