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济不景气时,程序员究竟还有没有出路?

 TGO鲲鹏会 2021-01-08
成长是条孤独的路,一个人会走得更快;有志同道合者同行,会走得更远。鲲鹏新青年计划是由 TGO 鲲鹏会组织的线上分享活动,希望能帮助更多同学一起学习、成长。
来源 | 21 天鲲鹏新青年计划
口述 | 暨家愉
整理 | Rainie Liu

12 月 21 日,在鲲鹏新青年计划群中邀请了阿里云解决方案架构师 & TGO 鲲鹏会北京分会会员暨家愉(想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故事,点击阅读《那 7 个男人,在一起 2 年了》进行了关于「程序员职业规划」主题分享。以下根据当天分享内容进行整理,有部分不改变原意的删减。

暨家愉 | 阿里云解决方案架构师

职业规划,你弄懂了吗?

工作和职业生涯的定义其实是不一样的,在英文里它们也被分为两个词,job 和 career。那么对于我来说,我是如何定义工作的呢?

工作是一个出卖你智力、体力、时间来换取报酬的过程;而职业生涯是你追求在退休的时被定格的高度过程。你可以发现,对于我来说,工作其实是非常单调、无聊的,它完全是冷冰冰的。但是,如果我们丢弃了这个过程,也就意味着我们就失去了生活的资本,没办法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或许很多人都听过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在 1943 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所提到的需求层次理论,他将人类的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技术人员的报酬在人才市场中,应该是属于中等偏上的,因此满足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那么在满足基本需求后,我们就会追求更高的需求,今天我们主要谈谈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

我认为,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是我们职业生涯里最想去追求的东西。

在我看来,职业生涯是人生中的长跑,可能今天和你一起跑的人,跑得比你更快,但是在退休之前,谁都不知道谁能跑得更远,跑得更好,跑得更持久。职业生涯的结束时候,意味着你被定格为什么样的人,或者你希望留给别人对你的印象是什么。

我今天不会告诉大家,每个人在不同年龄段该如何进行职业规划,但是希望能通过我分享自身经历让你们明白我从经历中获得了什么。

未来,你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一个人?

先从本科毕业开始吧,我就读的本科不是 211/985 那样一流的大学,并且读的专业是电子商务,所以也不算是科班出身。在毕业时,我选择了一家还不错的公司,负责很基础的软件工程开发,当时由于技术水平不算突出,在初期一直在做一些 CRUD 的基础工作,数据结构、算法等各方面高深的东西根本碰不到。

技术:不满足于自己职责范围

做业务的过程中,我可能跟其程序员有些不太一样。我并不满足于完成手里的任务,甚至不满足于完成自己团队,或者本身角色的任务。我当时处于研发团队中,系统在测试的时候,往往需要运维同学部署相应的测试服务器。虽然当时我对运维知识没有了解,但是我并不想一直等运维的同学帮我准备好那些事情再开始。所以我总是很主动地自己去操作,自己去折腾,慢慢地就学习到了很多与运维相关的知识,也积累了 Linux 系统的操作经验。

业务:多接触、多沟通

当时,我们的工作模式是瀑布流开发方式,拥有一套十分规整的文档,如需求文档、设计文档等。这些内容都需要和内部用户去开会、交流、收集意见,但由于当时项目的 Leader 在香港,他不能很及时地与用户做交流,所以这件事就交给了我。

在我与用户交流后,我通常会将沟通内容做成需求文档、设计文档,虽说这些本身也不应该由我这么一个研发工程师来做,但是我也接下来,并且认真完成。

有时候我们作为技术人,不能只关心技术上的“一亩三分地”,更要关注代码以外的东西,抬头看看周围的同学都在做什么,了解你所开发的系统在业务层面的意义。

大概两年以后,为了在技术上再深造,我离职出国留学,到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攻读计算机硕士,并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一家实验室做分布式计算。回想起来还是挺幸运的,因为当我毕业时,Hadoop 正好火起来,因为相关的经验,我进入到大数据的浪潮中。

突破边界

读研期间,我也有一件很想与大家分享的事。因为当时我是一名穷学生,所以需要找不同的地方增加自己的收入来源。我以前一直做的是 JAVA 开发,后来由于图书馆做系统的兼职需要用到 PHP,我就自学了 PHP 并成功完成需求。做完之后,我将这些插件上传到 WordPress 的开源社区里,产生了一些下载量,还觉得挺高兴的。

之所以想要特意提这一段经历,是希望大家不要对编程语言有门户之见。在我看来,编程语言并没有高低之分,不应该只抓住一个编程语言不放。反而我认为你应该多掌握几种编程语言,从中思考它们设计上面的不同和取舍,这样才能得到更大的进步。

换句话说,不要让自己局限在舒适区里,一定要尝试不停地打破舒适区,让成长速度变得更快,成长空间变得更大。只有这样,你才能不停地成长,变得更厉害。

别怕吃苦、别担心吃亏

研究生毕业之后,我进入了一家大数据相关的创业公司。当时,我给 EMC 做他们内部的第一个大数据项目。在此期间,我常常加班加点根据需求改方案,研究各种新技术,幸运的是,结果让大家都很满意,尤其是 EMC 的项目经理对我的专业程度非常认可。所以当计划做第二期时,对方公司点名让我必须留在这个项目里,否则他们不会与我们公司续约。

这件事让我深刻体会到,当你真正用心做事时,你给团队、客户、用户带来的好处,别人是看得到的。尤其是在职业生涯初期,大家不要怕吃苦、吃亏,或许公司给你的钱没有想象中这么多,但是你要从中学习比你赚钱要来得重要得多的东西。当你有了足够的经验后,财富自然会慢慢积累起来,并不需要过早地去计较这些得失。选择一个好平台,让你各方面能得到成长,这才是最重要的。

创业收获

回国后,我做过两次创业,虽然从商业层面来说,就我自身而言,这并不是特别成功的经历,但是我依然觉得收获很大,最重要的是提升了自我的认知。

创业的初衷很简单,我认为当时我的技术还不错,如果能把产品逻辑、技术架构等方面做好,并且用心去推广,一定能赢得市场,让公司蓬勃发展。但是当我作为一名技术合伙人时,会发现这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因为在这样一个位置,技术反而变得不是最重要的。一方面,我需要学习该如何带领、管理团队,并帮助团队成员成长。另一方面,需要做技术品牌输出,让大家了解并使用你的产品。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一名技术专家变成技术管理者,并渐渐地看清了自己的长处、性格、爱好和合适的定位。

曾经我认为自己是一名很爱做技术的人,虽然做不到 TOP 1%,但是努力拿到 95 分也应该没问题。 可是我如果选择成为一名技术专家,那并不是我自身优势最大化的选择。

客观地分析一下,我发现自己是一个有领导魅力的人。从创业经验可以看出,团队成员都比较喜欢我,与我在一起时会有很高的工作热情,有些同学甚至愿意降薪与我一块工作;其次,我非常喜欢商业,对于商业感觉也很灵敏的。虽然谈不上非常厉害吧,但是对于商业、创业的方面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总的来说,我判断自己是一个比较综合型的人,希望以后定位在一个技术和商业结合的领导者位置。弄明白自己的定位之后,我对于未来的职业规划就变得十分清晰。我希望成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可能是 CTO 或 CIO,也可能是 CEO。但是并不会局限于技术层面,也不会局限于某一个创业路线或大厂路线。

找准方向,一击必中!

你们可以发现我的职业生涯早期,其实也没有对未来职业生涯有清晰的规划,但是在工作过程中,我慢慢地发现自己的目标、爱好和强项。我认为只有将爱好和强项联合,才能找到一个正确的方向。

另外,我建议大家一定不要停止自己学习的脚步,保持空杯心态。空杯心态有助于你最大程度吸收身边人的经验、知识等优秀的东西,只有这样才会一步步的提升自身的认知和世界的认知。

推荐大家看看傅盛的文章 --《认知三部曲》。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其实是认知的差距。只有不停地提升自己的认知,人才能知道未来想要走到哪里。在你的认知层次没这么高时,你的目标可能是比较低级别的。但当你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发生变化之后,你会发现自身目标也会随之变化。

希望大家发掘自身强项,尽早找出自己未来想要发展的方向。明确之后,不停地去提升这个方向相关的技能,点亮技能树。相信大家只要持之以恒,事情一定能如你所愿。

Q&A
 1. 在日常开发偏重业务的前提下,如何提升个人技术?

暨家愉:相信很多同学都会遇到这个问题,公司加班太严重,还整天写业务代码,根本没有时间学习,该怎么办?

我认为提升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两个途径:

1、利用碎片时间学习

如果日常工作太繁重,整天加班,那么可以尝试着利用碎片时间,如上下班途中、吃饭过程中等。可能别人会拿这些无聊的时间看八卦,聊闲事,那么你是不是可以用这些时间看一些技术类文章?

2、平台选择很重要

选择一个好平台,随着平台业务的提升,技术也会随之提升。

或许你认为写业务代码是一件很简单的事,但同样的业务,处理 10 个并发和处理 10 万个并发的摆在你面前时,你还认为他们的业务代码是一样的吗?这显然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也要是看你的公司业务平台究竟有没有给你一个发展的机会。

最后想给没有进入社会的同学,或还没有正式进入职业生涯的同学一个建议,尽可能的不要去外包公司,尤其是做一个项目就跑的外包公司。这样的公司并不是说他们技术不好,而是这样的公司,基本上没有机会看到业务量的增长,因而业务层面不会给你们带来很好的技术提升。

 2. 如何有效提高团队学习积极性,技术综合实力长期快速增长?

暨家愉:首先作为一名 Leader 想要提高团队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必须要起到带头作用。带头作用并不是指在下属面前时,你不停地学习,而是通过你学习的新知识去影响他们。比如,你可以组织一些团队的技术分享,包括新技术趋势、常使用的工具学习、业务过程中的一些优化等,通过这些分享带动大家对这一块学习的兴趣。

而且分享是需要固定举行的。因我也尝试过在公司推行技术分享,可是有试过因为不是固定时间举行,忙起来就暂停了。当你停了一次之后,下一次也会给自己找借口说等下一次吧,然后渐渐地就完全不继续做了。这一块对于 Team Leader 来说也是需要很大的时间投入和付出的,所以做好一块真的很不容易。

其次提到快速增长,快速增长基本是不可能的。在技术成长这一块,大家一定不要贪图“多快好省”,如果单纯追求“多快好省”的话,那么你的基础一定打不扎实。我觉得在学习的过程中很重要的是,回归计算机技术的根基。将基础知识琢磨透之后,你会发现很多表面的事情其实是融会贯通的,这时候你再学习一些新的东西,成本反而就变得非常低了。

最后给大家再分享一点,在业务允许并且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允许团队有试错的机会,鼓励他们在实践中去学习,或使用更多超前的框架、技术。通过这样的方式激励他们去学习,去尝试新的技术,去开拓眼界,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不然很容易导致大家学了半天,结果在实际操作上根本用不到,过两天可能就忘了,这反而打击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3. 对于一个开发人员个人来说,是业务推动技术学习,还是技术推动业务?

暨家愉:如果你在一家好公司、好平台的话,业务是会推动技术的进步。

建议大家可以看两本书,一本叫《淘宝技术这十年》,另一本叫《尽在双十一》。一本说的是淘宝从一开始 LAMP 架构如何一步步蜕化成今天的分布式平台。另外一本是这几年来,双十一业务爆发推动阿里内部技术的发展。

这两本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当你在一个好的平台时,业务是可以推动技术去发展,推动技术人去学习满足业务发展的新技术。

当然,我们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并不应该只是低头关注自己眼前的代码,而是更多的去尝试理解业务,理解公司在做什么,理解产品提出方案的原因。假设当设计和产品对技术产生一些盲区时,如果你能给到一个更好的方案,那么这时其实你的技术就推动了业务的发展。

 4. 大佬级别的还有没有瓶颈期,如果有瓶颈是什么

暨家愉:我对于瓶颈的理解是,你想要做某件事,但是你做不到。其实发生这个情况的大部分原因是,你可能还处于舒适区中,有时候不是你不能做,而是你不想做。

我建议大家多打破自己的舒适区,不停地学习,多接触、认识更多的人。TGO 鲲鹏会就是一个非常好的群体,能让一群有共同背景的人相识、相知。其次,在 TGO 鲲鹏会这个组织里,我们能相互学习很多跨行业、不同技术栈的东西。

所以回归到话题,当你觉得遇到瓶颈时,首先应该问一下自己到底是不是躲在了舒适圈里,不愿意踏出去,当你想要踏出去时,才是真正的打开自我,变得愿意去升级具体的认知。

 5. 在工作中遇到的最大的“坑”是什么,怎么爬出“坑”的

暨家愉:我遇到过最大的“坑”应该是自我认知的不足。当初以为只要自己的技术足够好,那么创业过程中其他的东西就不用管。其实这个是完全不正确的一个想法,如果大家真正的想要去创业的话,那么在当下你就要开始准备好,并不是技术最好,就能做好一个技术合伙人。

那么如何从“坑”里爬出来呢?

首先心态一定要好,职业生涯是一场非常漫长的长跑,当你没有跑到终点时,就仍然没有输,所以何必把一时的失败看得这么重呢?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才能在长跑中坚持下去。

其次,学会复盘。不懂复盘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因为你会重复犯错误。重复犯错误并不是智力问题,而是能力问题。

最后,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对自己客观一点,才能够真正的成长、蜕变。

 6. 如何激发团队成员对整个项目的责任心,而不是只关心自己开发的功能?

暨家愉:这个问题关乎到团队成员的格局观,团队成员到底有没有意识到整个项目的重要性,如果他只是关心他负责的开发工作的话,那么会导致他永远只会是一个普通的程序员。

另一个问题是,作为一名 Leader,自己本身的格局是否足够高。因为在一个团队里,榜样的作用是很重要的,你是否让大家了解到负责的项目重要性。作为 Leader,应该要把项目在公司的重要性或者战略意义传递下去,这样团队成员才会有一致的目标,并且朝着这个目标去努力。否则可能会导致整个团队效率不高,团队成员也不会有积极性、责任感。

或许有些程序员只愿意做好手头的代码开发,可能没有办法强硬的去改变他。建议大家在招聘时,可以提前考虑团队需要什么样的人,从面试中选择合适的人才。

 7. 对于女性程序员有什么建议吗?因为不知道做技术能不能一直做,到了一定的年龄还奔赴在一线写代码,会觉得很焦虑。

暨家愉:首先,你需要搞清楚,为什么你要进入编程这个行业,它是不是你会一直做的一个工种。然后你可以根据我今天说的方法,想清楚你本身的强项和你的爱好,长远地计划你职业生涯要发展的方向。

另外,尽量不要给自己打这么多标签,让自己过得很累。作为一个女生,可能相比男生会有一些不方便的地方,但是不要把自己的标签打得这么强,让自己心里也觉得女生输给了男生。在阿里内部,也有很多巾帼不让须眉的例子。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