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说《缘为兵》【三八七】窝头白菜炉火暖

 梁佛心书馆 2021-01-08

小说《缘为兵》【三八七】窝头白菜炉火暖

小说连载《缘为兵》(初稿)未完待续

图/文:梁佛心 

    陆军璞坐在自己个儿的床上,屋里寂静无声,他无意识地看着空空荡荡的房间,觉得心里一片清净、一片虚无,反倒不知道该利用这点儿时间干点儿什么了。于是,他就随手儿收拾着他平时用的东西。

    陆军璞的奶奶回来了,奶奶看见他坐在床上翻看着眼面前儿的一大堆书本,就问:“你今儿怎么比平时回来的早啊?”陆军璞看着奶奶,稍微思索了一下,平静地说:“上午开了个全校大会,开完会就放学了。”他没跟奶奶说他被批准应征入伍的事儿,他想等吃完饭再说,怕影响奶奶的食欲。

    陆军璞问奶奶:“奶奶,晌午饭吃什么?今儿我回来的早,您就甭管了,我做去。”他奶奶想了想说:“蒸一锅窝头,弄一个虾皮儿熬白菜就行了。”奶奶说完,又问了陆军璞一句:“你下午还去吗?”陆军璞说:“去。”

    这两样儿饭菜做起来都省事,陆军璞他们家一般晌午饭吃的都简单。一个是他奶奶居委会的事儿挺忙的,没工夫儿把饭菜做的太细致。再一个是晚上陆军璞的爸爸妈妈也回来吃,晚饭就吃的稍好一点儿。

    陆军璞跟他弟弟上中学,学校离家远,上下学都是腿儿着去(走着)。每天中午的吃饭时间都很紧张,晌午放学回家,吃完饭就得赶紧走人,赶回学校接着上下午的课。

    陆军璞把封着火的蜂窝儿煤炉子,用火钩子把炉子上的火盖挑下来,靠在炉子旁边儿,又挑下来炉盘儿上的大小两个火圈儿,靠到炉肚子上。

    盖在蜂窝儿煤上封火用的盖火烧都烧红了,说明火已经着上来了。他就用火钩子把盖火挑出来,搁到地上,再用火钩子把盖火捅到炉子底下去,免得烫着人。

    ——咱们有几个词儿解释一下:这里说的“火钩子”,还有没提到的“火筷子”、“火夹子”、“煤铲子”什么的,都是北京居民家里烧蜂窝儿煤炉子或是煤球儿炉子使用的工具。

    陆军璞他们家用的是那种铸铁的蜂窝儿煤炉子,炉盘儿上边儿有两个火圈儿、一个火盖,里边儿还有一个盖火。

    “盖火”是铸铁的,样子就像打击乐器里的“镲”,边儿上是平的,中当间儿鼓起来,鼓起那部分的顶儿上有个透气儿的小窟窿眼儿,封火的时候儿就把它盖在蜂窝儿煤上。

    “封火”就是在不用火的时候,即要让火不灭,又要让蜂窝儿煤以最慢的速度燃烧。以盖火所留的缝隙大小,来调节蜂窝儿煤的燃烧速度。

    陆军璞看了看火,蜂窝儿煤着的还不错,火一打开,屋子里顿时暖和起来了。陆军璞用水舀子,从水缸里往蒸东西用的铁锅里舀了点儿水,把铁锅蹾到火上,把笼屉搁到铁锅上。再把炉门儿开开一道缝儿,就开始和棒子面。

    城里有自来水儿,陆军璞干嘛还在水缸里舀水呀?那时候儿,院子里的自来水儿管子,是全院儿共用的,没有私自往家里接水龙头的。到了冬景天儿,为了防止水管子上冻,每天都统一开关水管子的来水截门,所以,家家儿都有水缸或是别的可以盛一天用水的容器。

    每到晚上,院儿里各家儿都有人的时候儿,就招呼一声儿,打开截门,拿着接水的家伙儿一起接水。接了水,就存进家里盛水用的水桶或是水缸里。冬景天儿接水的时候儿,是大杂院儿一天里最热闹的时候儿,每家儿都有人出来接水,也正好儿是个说话儿聊天儿商量事儿的好机会。

    家家儿都接够了水了,就开始回水。回水的时候儿,拿个火钩子把回水井的井盖儿打开。有一个人要跳到回水井里去,回水井里有一个来水截门和水表,还有一个泄水龙头。

    回水时,先把回水井里的来水截门关上,再打开地面儿上的水龙头和回水井里的泄水龙头,把水管儿里存着的水放到回水井里。为了把水管儿里的存水放干净,还得有个人抱着地面儿上冰凉的水龙头使劲儿地吹一吹,这些活儿都是院子里的半大小子干。

    那时候儿,大杂院儿里干什么都热闹,回水的时候儿也热闹。地面儿上把着水龙头准备吹水的喊:“(来水截门)关上了嘛?”井里的喊:“关上了。”地面儿上的又喊:“(泄水龙头)开开了嘛?”井里的也又喊:“开开了。”地面儿上的再喊:“吹了啊!”井里的也再喊:“吹吧!”井里的一边儿喊着吹吧,一边儿赶紧两只手按住井沿儿往上一蹿,就上来了。要是慢一步儿,泄水龙头里流出来的水就溅到毛窝(棉鞋)上了。大冬景天儿的,毛窝湿了不好干。

    水回完了,最后还用那个火钩子勾住井盖儿上的窟窿眼儿,把井盖儿盖上,再在井盖儿上使劲儿跺两脚,看看是不是落实着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