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路:【陕北的云,陕北的雨】(外三篇)(散文)

 三秦文学 2021-01-08

陕北的云,陕北的雨(外三篇)

心路

【作者简介】 心路,原名刘一江,中国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作协会员,陕西省职工作协会员。著作【心路】、【那片云 那缕魂】


 陕北的云,陕北的雨(外三篇)


在祖国的版图上,一条黄河,蜿蜒曲折,河东就成了华北属地,而河西则是著名的陕北黄土高原。黄河虽然从她的身边流过,但却像包饺子一般,把个黄土高原围了个大半圆。咆哮的黄河,经青海、甘肃、内蒙过来后,一头扎进秦晋大峡谷,在数百里的峡谷中横冲直撞,直至跌进天造地设的黄河壶口,形成金黄色的大瀑布。暴怒的河水,激起数十米的水花,凝成一弯彩虹,发出震聋欲聩的怒吼!然后经十里龙漕,扬起黄浪,卷出漩涡,一泻千里!

陕北黄土高原,曾被国外友人称之为流动的金字塔。数百年来,这里曾是兵家必争之地,使得民生凋零,生态直续恶化,沙尘暴时施淫威,黄河不客气得从这里掠走大量泥沙,像猴子搬包谷一样,千里河床被逐年垫高,变成名副其实的陆上悬河,时不时就给中下游造成水患!

全国解放前后,为打破国民党对边区的封锁,为解决全国人民的吃饭问题,这里的几代人民,展开大生产运动,农业学大寨运动,愣是把梯田修到山顶,年复一年地进行广种薄收的生产活动,也使得这里的山体裸露着,植被很少,大大加重了水土流失。数十年来,只有秋季出现短暂的稳定气象,而春夏冬季里的季风,简直快把黄土高原抬上天去。春季里的四十天摆梢风,夏季里的沙尘暴,冬季猛烈的西风,酷似神话小说里的妖婆子,背个黄风篓子,满天挥洒,把一天流云,撵得东躲西窜,别说人不安生,连老天爷也被折腾得没脾气了!

有史记载,陕北原来是非常秀美之地,统万城曾经辉煌过。那时,陕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水草肥沃,水秀山青,蓝天白云,隔不了几日,便和风细雨,一切自然而又安详。人类的贪婪害了人类自己,统治者们之间,因为贪婪土地、财物、女人,而频频发动战争;频频无节制进行掠夺性生产,使得美丽的统万城终于被葬送进黄土黄沙之中。从此,这里不再安详,那种天人和谐的局面不再,代之的是,日益恶化的不毛之地。几百年中从丝绸之路途中,信天游悲苦的酸曲一直悠扬着,”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泪长流!”这种民歌,唱出了一茬又一茬的女娃与后生,一代又一代人心被揉碎!

尔格的陕北,又渐渐接近统万城时的佳境了。春云如纱,舒展自如,来去随意,它们惬意于这片热土的神奇变化!曾几何时的流动金字塔,成了昨日黄花,一去不复返!那一层叠加一层的梯田里,不再出现耷拉着脑袋的玉米高粱,而是一阶又一阶的林子。四十天里的摆梢风,像换了个魔术师似的,风儿刮着刮着,绿芽露头,摇着摇着,绿叶叠枝,漫天黄沙再也使不出幺蛾子了。春风热情的吟咏,吸引来文雅的春云,听着听着,心领神会,激动得细雨菲菲自天而降。夏日里,树梢梢好像勾住了来往的云,卿卿我我一番后,才恋恋不舍道别。太阳还是那颗太阳,但夏季不再那么酷热难耐,秀丽的山水,把洋溢的热情纳与绿叶下,碧波里,隔上一段时间,云落甘霖,洗去千里林海的微尘,使得山水更加妩媚。秋季风光无限美,天高云淡,五谷飘香,中秋月圆,菊花绽放!秋云似锦,洁柔如棉,不疾不徐,时而成群结队而过,时而独自漫步,悠闲自得。秋雨淅淅沥沥,像个很用功的学子。冬季里,西风尽责,摧枯拉朽,荡涤枯败的叶子,为枝条减负,帮助林木似凤凰涅槃一般,完成新的轮回。冬云庄重了许多,厚重了许多,未几,携来雪花,为山河易容,涂脂抹粉,把那陕北黄土高原打扮得像个小姑爷似的。

陕北的云,陕北的雨,既像一曲天籁,又如一篇醉人的散文诗!当你魂不守舍时,它们悄然而至,使你回归踏实;当你彷徨忐忑时,它们来了,给你智慧,给你力量,使你重新把握机遇,确定目标;当你闲适时,它们来了,或与你唱和,或与你切磋,真的是高山流水,恰如伯阳遇见樵夫!陕北的云雨,既是缠绵的,它的韵味悠长;又是可读的,它博大如渊。聆听陕北云雨的言、歌、咏,总使你神清气爽,激动不已!观赏陕北云雨的别致舞蹈,也使你得到空前愉悦,放飞心情。


陕北的夏雨 

                                  
苍茫恢弘的陕北黄土高原,终于迎来初夏的雨。

在陕北,一般春夏少雨,雨量集中在秋季。即就是少,我还是非常地喜欢这里的夏雨。有朋友可能认为我是在矫情,哪里都有夏雨,难不成陕北的夏雨会下出花儿来?!其实,这些朋友真的错了!

没见识过陕北夏雨的朋友真该来看看,这里的夏雨不同于江南,也有别于关中平原。


江南的雨量充沛,但凡来朵云,就能淅沥出一场雨,哪怕它只下十多分钟。我国的地理位置呈西北高而东南低,所以江南水系发达,江河湖泊出门便是。江南的夏雨,似乎只下在江面上了,平缓的江流,笑纳了滴滴雨激起的雨花。雨中的江面与晴日的江面是大大不同的,晴天朗日下,江面繁忙,轮船渔舟往来穿梭;雨中的江面,正是江南烟雨的实景了。朦胧碧黛,不知是雨钟情于江,还是江水眉目传情于雨,那是卿卿我我的邂逅。

关中平原上的夏雨,就像国庆阅兵式,总是那么整齐划一。无论雨从黄龙山而来,还是秦岭而来,或者终南山而来,它都是齐刷刷的。雨幕好像是齐头并进的,整体推进。由黄龙山而来的,往往经白水、蒲城、渭南而囊括长安;由秦岭而来的,又是经蓝田而长安、三原、高陵全面铺开;从终南山而来的,漫过宝鸡全境而咸阳再到长安,越过泾河渭水,洒遍渭南。关中是平原,夏雨很少受到风的影响,所以,雨线几乎是垂直落地。而雨线似乎经纬有致,纵看横看,它都直立排列。也许,关中地下埋的皇帝多,长安又是十多个朝代的古都,连夏雨也颇具礼仪,郑重得恭恭敬敬,不敢有丝毫狂傲。这里的阵势,就是一线平推,很轻易地攻城掠地,却又看不到摇旗呐喊,看不到暴涙。颇有葵花宝典里的无影神掌那般,绵绵不绝的力道看不到,却能感觉得来。


陕北黄土高原上的夏雨,同这块土地上的汉子们一样倔强!陕北大汉的那张脸,皱纹如网,简直就是陕北的地貌特写;陕北大汉的脸庞,也是黄土高原黄褐色的涂描。而汉子们的神态,就是陕北夏雨的神态了。陕北黄土高原好像与天的距离近,夏雨来临往往浓云密布,黑云压城,那阵势就先声夺人了!我发现,这里的雨与这里的人如出一辙。这里的人,出门不是下坡就是上坡,夏雨也是这样子。它不得不和人一样,翻山越岭。过不了这道梁,就别想到那个茆。人得在黄土高原上滚下爬上,雨也如此。它照样得一道梁一道梁地跋涉,一条沟一条沟地穿越。这里的人在上爬下行中,总是弓着腰以适应地形的拘谨,夏雨也如此,它一律倾斜落下。所以夏雨在行程中也难免气喘吁吁,如同人一样。陕北由于地貌多样复杂,在夏雨进行时,气象也是步调不一致,有时出现气旋,以致出现旋转的雨。这个景象,恐怕只有我们陕北独家专有。雨随着气旋走,从这道梁滚下来,跌进那条沟;又从那条沟攀上那个茆,再转回那道梁。这里的夏雨,没有关中、江南的夏雨来得那样轻松!也正因为如此,陕北的夏雨才声情并茂。粗狅时,雷鸣电闪,就和陕北大汉发脾气一样;细腻时,又与婆姨们的柔情相同,甜,黏!

站在陕北黄土高原赏雨,就如同观赏王羲之的一笔狂草,是那样有力,曲折跌宕,力透七分!站在陕北黄土高原赏雨,看到夏雨的团队精神,有的斜着落在山岗、峰头,好像队伍里的长官,要鞭策部下奋力争夺关隘;有的目标明确,前仆后继地冲下沟壑,扑进黄河、无定河、秀延河、延河、洛河;站在陕北黄土高原赏雨,你有特强烈的感觉,就是这里的夏雨很震撼很提气很给力!夏雨如同陕北大汉,没有懦夫,没有怂汉,没有一个扶不起的阿斗!


朋友,我绝对没有忽悠大家,不信?有机会了你一定别忘了亲身体验一把,来证实我所言不虚。

一帘雨幕


夏初,气温像少女心一样,飘忽不定。早中晚,各是各的温点,你不得不穿上换下地折腾。延安的夏初,平静地和春天一样。早晚稍稍薄寒,似春寒却不是春寒。春寒是经历过的,很了不得的,它似乎延续着数九酷寒,很轻易能冻坏刚刚伸展出来的树木新梢。而今年的春季,属于正常年份。这样的气候一直延续到现在,几天热几天冷,交替出现。薄寒总是伴随着一场雨而来,每次都令你猝不及防。暖暖的阳光刚使你舒心惬意,期间,你可能偷会时间,去新城看看建设进展;可能去北川公园怡养心境;可能去万花山庄观赏牡丹,找找创作的灵感。就在你已经践行或计划出行之时,一场雨就像慕尼黑的阴谋一样,也在酝酿中。不待你有无准备,它总是捷足先登,像个顽皮的孩子,与你开着善意的玩笑,多少使你哭笑不得。

我喜欢春阳,喜欢初夏的阳光,那柔和的光芒照射得你心里暖暖的。和熙的微风,如情人般含情脉脉,无论你在干嘛,都会使你格外愉悦。古人云,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也有人说,好景不常在,好花不长开。意思是事物不会一成不变,往往从普普通通的气象中能印证这些话的正确性。所谓福兮祸所寄,祸兮福所倚。艳阳天里似乎就包含着阴雨天,而阴雨天也包含着朗朗晴天。其实,几天晴日几天雨,很正常,也非常好。那种久久无雨或久雨不住,也是令人厌恶的。我就喜欢今年春节以来这样的天气,多好啊!风调雨顺的。


暖暖的夏日,尽管是初夏,阳光雨露充沛,使得万物发育处于无微不至的呵护中。春季以来,沃野里,山岗上,延河旁,几道川,山花烂漫,此处花开,那处孕蕾,此起彼伏,十分和谐,十分融洽,江山如此多娇。政府干了许许多多地好事实事,唯有退耕还林惠及生态,惠及百姓。说实话,沙尘暴天气少了很多,绿化工程的成果,使得沙尘暴再也掀不起大风大浪了。遮天蔽日的黄沙,想想都使人后怕。生态好了,才会风调雨顺;风调雨顺了,才会促进生态恢复,植被才会扩大,才会抑制生态恶化。享受生活,是从受益于生态开始的。因此,多植一棵树,多种一片草,即是美化环境,也是保护我们自己。作为季节,不可错过了春秋两季,一年之计在于春!作为人,不可错过了青少年时,年少不知勤学苦,发白方悔读书迟。在风调雨顺的岁月,一方面见缝插针,多做户外游或运动;另一方面,也要积极行动,多为生态建设做贡献,保护一片绿,非常功德无量!

我可能属于那种随遇而安的类型,既喜欢天气晴好,也喜欢一帘雨幕。


当一天云朵似高速路上的车辆一样奔跑时,我知道,它像块海绵,正在涵养水分,做布雨的准备;当一弯月,一天繁星躲在云后时,我似乎能感触到丝丝雨,正风尘仆仆地在来的路上了。这时,风,就如秦直道上奔跑的驿马一样,向你及时报告雨夫人随后就到。假如你恰好不忙,你会在轩窗里欣赏到雨阵是如何呈现在你面前的。初夏的雨会和春雨一样,来时,亦如江河波涛汹涌,却又悄无声息。未几,厚厚的雨幕便悬挂在你的窗外。雨幕,似有缝隙又无缝隙,不远处的山峦,山峦上的林子,林子里树枝上的浅绿,统统被包裹起来。嘈杂的声音也会小很多,此时,你会莫名地为刚才还在唱歌的鸟儿担心,雨中的它们能在那里暂避风雨呢?会替那些盛开的牡丹高兴,因为,这场雨像一辆巨大的洒水车,把叶片、花瓣上的浮尘一股脑地冲洗干净。使这些灰尘顺着茎杆流向根部,化作有机肥料,滋润花儿更加艳丽。


厚厚的雨幕,似乎就是一部【春秋】,一部【史记】,杵立窗前的你,也似乎看到神农氏、伏羲氏在教化民众,秦皇汉武在跃马挥鞭,李白吟【蜀道难】,杜莆愁【茅屋为秋风所破】,白居易激愤【长恨歌】!此时的你,一定是心如平原走马易放难收。雨幕中,你可能联想到刘姥姥拉着孙子走进荣国府,联想到潇湘苑诗会上宝哥哥、林妹妹、元春宝钗们在斗诗,能想象到宝玉抓耳挠腮,宝钗如何篇章华丽,林妹妹如何诗如竹节;雨幕中,你能听见种子在土壤里宣誓,似乎可以听到雨滴儿看到黄河壶口瀑布后的赞美!

一帘雨幕,是自然界馈赠予你的万花筒。透过它,你可以穿越时空,透视未来;透过它,你能感悟乾坤定理,兴衰规律,感受到博爱,世间万物生生不息,生生不已。

一帘雨幕,你能获得无比珍贵的宁静。于宁静中,你获得甜美的心境,这一刻,你一定心无庞杂,好似醍醐灌顶,捋捋心事,检讨得失,寻找不足,回归一个新的起点,鼓起而今漫步从头越的心劲。

一帘雨幕,是一页诗歌,是一篇散文。仔细品读,收放飞心情,减少负荷之功效;看一场雨,可以激扬文字,催开丹田奇葩,使你于宁静间,跳出三界外,身心格外释放!

驻足吧,看会陕北的雨雾

可能一些朋友不知道看雾有莫大的乐趣,其实,我也是刚发现的。


酷热的夏季比较少雨,有些年份,甚至两三个月无雨,干旱造成的农业损失无法计算。在人们的感觉中,两三周不能沐浴一次雨的洗礼,就非常不舒服了,急躁的情绪,有一丝火星就能燃烧起来。陕北人相对来说很直率,多少地说,与陕北的地理环境有些关系。少雨的陕北,夏季的酷热真的很要命,人们的无名火很大,脾气暴躁起来很正常,你最好少惹。可是,没人招惹你,你那无名火也无处可发,慢慢地就被磨得没了棱角,所以说,耿直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从火爆脾气中磨出来的。陕北的酷暑---夏季,说到底也不能与西安比,更是不敢与武汉比,远远不能望其项背的。那些地方别说中午,就是大清早,也能把人清蒸熟了。经过十多年的不懈努力,退耕还林草,陕北的生态环境真的有很大改善,植被面积扩大,用材林、经济林覆盖了黄土高原,在卫星上再也看不到流动的金字塔了。现在的陕北,夏季也就是中午保留了夏天的特点,但早晚要凉爽很多。即就是这样,陕北人还叫苦不喋,和西安人、武汉人相比,那简直掉福窝里了。


看雾当然是看雨雾了,雨雾,我才发现看点多多,以前怎么就没注意到,真是活到老,经不了。与雨前的阴云四合造成的景象比,雨雾有其难以比拟的特点。前者在酝酿着一场小雨,也许是中雨或大雨,所表露出的景象是雨的氛围,后者则是雨后的崭新神态了。云雨的外因,通过地表高温的作用,形成洁白或灰白的雨雾。雨前,是看不到这些的,下着下着,雾慢慢就笼罩了四周。所以,看雨的过程,其实能了解学到很多自然知识的。我常常站在飘窗前,静静地观赏一场夏雨,看到风助云涌,密集的雨线从对面的山坳平推而来,或者从西北边的沟壑里蜂蛹而来,能清晰地看到对面山头上的树叶在欢欣鼓掌,草丛在摇曳,像是在跳广场舞。可是不一会儿,这些情形你就看不到了,但闻雨声,野外的山水、丛林,野外的一切统统隐匿在茫茫雾霭里了。平时看,群山巍峨,苍穹辽阔,四野里景色秀丽,可是,雨雾却轻而易举地把它们一一收藏。没有雾时,这些感官是实实在在存在的,雾来了,一切成为虚拟。就像网络,把几亿个网民虚拟起来,明明是存在的,你却看不到摸不着。所以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千万别说山有何其大,自己如何了不得,雾能随便把山藏起来,身边的每一个人身上都有惊人之长,虚心点,收敛点,颇有益处。


雨小了,慢慢停了,在户外看雾最是享受。肌肤上感觉湿湿的,润润的,非常惬意。最大的收获是心情。雨停了,朋友不要心急火燎地去赶路或者忙其他的事,驻足,看看雾吧。那四野里,那群山脚下,正袅袅地升腾着白白的雾,轻盈,柔软,飘渺,神奇般在它飞升起来的地方,还原了山水本来面目。我极想知道,雨,是天地合的激情之物?雾,是临时架起的罗帐?雨后的山水林木如获新生一般,难道这是大地与上天交合后焕发出的娇态?快看,飞升的雾犹如巨人在扫描二维码似的,在雾的身后,逐渐露出一个个完整的小山包,一条条完整的小流溪,一只只贪玩的小蝴蝶。是不是雨雾包含了哲学?是不是雨雾透着智慧的禅机?笼罩,是为了天地久违的婵娟;放手,是不是悟的结果?全身而退,是不是一种境界?


来了,是遮蔽你洞察一切的眼眸;去了,携带走对人们深深的眷恋。

     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三秦文学投稿须知

1、投稿必须原创且首发,题材不限。要求500字以上,以WORD附件形式发至投稿邮箱,并附上作者简介及照片,文责自负。

2、投稿邮箱:sanqinwenxue@163.com。投稿后请关注《三秦文学》公众号,并加主编微信(15705450195),以便稿酬发放。

3、本平台读者赞赏功能中,赞赏金额的一半作为作者的稿费归作者所有,一半作为平台运营费用,赞赏低于五元者不予发放,稿费于微信平台发放后三日内发放。

4、您的投稿一周内没有采用,请另投它处。

三秦宗旨:

营造一片文学爱好者的乐土,共创文学梦想的家园。

三秦团队:

文学顾问:白忠德       罗旭初    孙德科

策划顾问:李书忠    

主       编:鱼儿姐姐    副主编:守望

编       辑:马兰兰       慕  樱     康开瑜     杨春玲

签约作家:程双红

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