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秦文学】刘新焕:【谁抚此心】(小说)

 三秦文学 2021-01-08
 点击蓝字关注👉三秦文学
三秦文学微刊ID:sanqinwenxue
不忘初心   梦在三秦



谁 抚 此 心
文/刘新焕

 
出租车向前飞快地行进着。窗外二月的天阴沉沉的,像是要下雨。过去拥堵的路上,现在车辆很少,过去熙来攘往的街面上也很少见人。路边的草木,已抖落严寒的束缚,纷纷挺起,飞快地向后移动着,好像梳理着被整个冬天拢乱的思绪。鲁清平坐在车后面,一路无语。他正在思考着到了小王家,见了两位老人,该怎么说。

他和小王是大学同学,一起在武汉上的学。后两人都考上研究生,小王还在武汉,他却考到外地。毕业后,小王留在武汉,他正好应聘来到小王老家所在的这个城市工作。去年,小王回家过年时,他还去过小王家。小王的父母都已退休在家,人善良,很热情,尤其是小王父亲,尽管身体有点弱,经常有病,但很健谈,一高兴,话特别多,印象很深。

原来说好,今年过年时,小王回来,一起再相聚,谁会料到,突然又暴发疫情。先是听到封城,后是获悉小王留在了疫区,参加了志愿者服务,不幸也感染上病毒。前几天,他还与小王通过电话,小王表示要满怀信心,战胜病魔。可在昨天晚上,有同学打电话,说小王没有抗过来,人没了。他先是一愣,以为听错了。再问,确定是真的。

同学在电话中特别强调,小王的后事由小王的单位负责,具体处理要待等疫情过后。此前先不告诉给小王父母,怕老人一时接受不了,出现什么闪失。
他感到太突然,脑子一下子变得苍白,真的没想到。

今天,一大早,他去小王家,带着同学们的嘱托,去安慰看望两位老人。

出租车两拐三拐,就到了地方。在小区门口登记测温后,他走进院子。四周空荡荡的,安静而冷清。花园里草木默默相拥,怯怜怜吐着新黄嫩绿,弥漫出早春的温柔。寒气袭人,凛冽的风使他打了一个寒噤,感到透心的凉。

进单元楼,坐电梯直到小王家门口。敲门,没人答应,再敲门,仍然无声音。人不在家?当他第三次敲门,准备叫时,里面传出弱弱的声音,随后又停了停,门才颤巍巍的打开半边,接着一个白发皤然的老人出现,是小王的母亲。

他在门外急切地说:“老姨,是我,我是小鲁,是小王的同学,曾来过咱家。”小王的母亲瞧了好大一会儿,才认出,赶紧打开门迎接。

他走进屋,放下提来的礼物,跟在后面的小王母亲随手打开灯,屋里一下亮堂起来。家里变化不大,但很暖和,收拾的干净,灯光洒在墙上、地面上和褪落了颜色的旧沙发上,闪着光亮,给人温馨,茶几旁放了一盆秋海棠,枝杆翠绿,叶子肥厚,片片硕大向上舒展,中间高举着一嘟噜粉粉的花蕾,给人清新,给人春意。

这时里屋传来小王父亲的声音,小王母亲赶紧赶过去,不大一会儿,推出个轮椅,上面坐着一个穿一身黑袄戴着毡帽和口罩的老人,一看是小王的父亲。

他站起身去迎,小王父亲急忙劝住:“坐坐坐。你看这把人木乱的,去年晚上起夜时,不小心摔伤了腿,在床上躺了好长时间,今年又遇见这恶魔病毒,圈屋里不让出门,让人连个年都过不成,把人在屋里能闷死。”小王父亲身子蜷缩在轮椅里,被推了过来,脸上堆满了笑,尽管鬓发苍白,人显得瘦小,但精神矍铄,说话嗓音宏亮,和蔼可亲。见了小鲁,感觉话语特别多。问这问外,说东道西,说的最多的还是自己的儿子,说天天看电视新闻,看疫情变化,关心最多的还是武汉那边的事,认为在危机关头,儿子做的对。



坐在小鲁旁边的小王母亲,从进屋后一直不太言语。这时突然从阳台传来“呜呜呜”的鸡叫声。小王母亲一听,扭头望了望,不知怎么,充满忧伤的眼睛,开始发红,似乎刻满了痛楚。小王的父亲瞧见,脸立马拉下来,冲着小王母亲发起脾气:“又要干啥呢,年前就让你把那鸡杀了,你非要给儿子留着,一直等到现在,鸡一叫,你就害心思,犯心病,何必呢。”还没等小王父亲说完,小王的母亲眼泪已簌簌落下,嗓子嘶哑地说“娃不是你身上掉下的肉,你不心疼我心疼,我想我娃呢。”

话还没说完,就被小王的父亲怼了回去:“你再甭言传,给你说多少遍了,你总是这样,没个完。小鲁啊,让你看笑话了,不要理。”

面对二老,小鲁心里不免隐隐难受,悲伤得半天不知说什么,几次话到口边,都不由收了回去。他怕早早说出来,两位老人难受,更怕两位老人受不了打击,有啥闪失。他想,随着时间的过度,最好以后慢慢地再告诉。

他打破沉重的气氛,说了许多关心安慰的话,把同学们的心意传达到,把自己的电话连同单位的电话一块留给老人,同时也把老人的电话要了过去,让有啥困难就打电话,并说他会经常来看望二老的。

临别时,小王母亲要留他吃饭,他推辞说车在下面还等着,小王父亲硬让老伴推着车子,一起把他送到电梯口,并冲着他一再叮咛:“下次我儿子回来,一定要把你们同学叫来吃个饭,一定要来哦。”

电梯门关了,那声音还隔着门传了进来。他不由心里充满悲痛,眼泪溢出了眼眶。

翌日,上班后,小王的父亲打来电话,在电话那头大声说:“礼品收了,心意收了,放在礼品里的钱不能收,一定要拿回去。”

他解释说:“这是同学们捐送的,是孝敬二老的,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

电话那头不依,有点生气,声音比前面还大:“如果要捐,就捐送给正在抗击病毒需要帮助的人们。如果你不来拿,我们就推车过去,交给你们单位领导了,我们真的啥都不缺,真的一切都好,一切都好。”

他握着手机,听到老人那难于平静的声音,不知说啥好,心里一声声问自己:谁抚此心!谁抚此心!
 
(文中插图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刘新焕,笔名:刘新。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正高级政工师。为陕西省总工会工运理论特约研究员,陕西省企业报新闻协会会员,宝鸡市作协会员。与别人合著《此情谁知晓》。在全国、省、市各种征文中共有53篇论文和30多篇小说、散文、杂文及新闻稿件获奖。作品散见于《中华散文》《中国作家》《延河》《中国青年》《首都文学》《大河文学》《西北作家》《齐鲁文学》《中国乡村》《当代文学家》《乡土作家》《三秦文学》《西北 大秦文学》《陕西文谭》《秦岭文学》《陕西日报》等报刊杂志和微信公众号。

往期回顾

【三秦文学】刘新焕:【溜狗】(小说)

【三秦文学】刘新焕:【早春二月】(小说)

本期编辑:余阿记

三秦文学团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