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钢琴教学中如何科学布置曲目?孙鹏杰老师送你一份实用指南

 drmfslt 2021-01-08

孙鹏杰老师谈如何科学地布置钢琴曲目

孙 鹏 杰

星海音乐学院附中钢琴学科副主任

指导学生在多个国际比赛中获奖,包括“北京肖邦”“珠海莫扎特”“德国埃特林根”等比赛。多位学生以全奖考取柯蒂斯、茱莉亚、英国皇家、德国汉诺威、法国巴黎等音乐学院。现任教于广州星海音乐学院附中及星海音乐学院国际学院,并长期在著名音乐节“晨兴音乐桥”授课。在《钢琴艺术》发表系列连载文章《欧美少儿钢琴教学法》,受到广泛好评。

本  篇  文  章  读  完
需  要  约 8 分  钟
“总有一天你会明白的……”前辈高人说的这番话会由时间为它作鉴证。这样的例子从无数文学和影视作品中就可见一斑,比如哲学界的苏格拉底、武侠小说中的风清扬、“哈利·波特”系列里的邓布利多等。我想大部分读者也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人生中的某个时刻突然顿悟多年以前老师曾经说过的某句话。那么在过去的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使得我们突然明白了呢?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讨论过如何建立自然又可靠的技术基础,没有它弹琴就没有了一切可能。但是技术仅仅只是表现艺术形象的渠道,没有清晰的艺术形象,技术就像无源之水了。对于钢琴演奏来说,这个清晰的形象就是乐谱——它首先有节奏和音符的最基本要求;然后是与情感表达有关的力度和速度要求;最后再到音色变化和节奏伸缩的细致入微的处理要求。学生心中的艺术形象从无到有,也会依次经过此过程,但这个成长需要时间。现在问题来了:如果学生的手指已经能动起来,但他尚未建立好一个基本的艺术形象,这课该怎么上?其实大多数学生都处在这种“半道儿上”的状态,而多数老师的方法就是把自己的艺术形象灌输给学生,但这就是“陷阱”所在,因为“灌输”和 “栽培”艺术形象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方式!

我刚开始教学的时候,就遇到了很多年轻老师都有过的状况,就是不管什么水平的学生、在弹奏什么程度的曲目,似乎我们都只是很表面地教他们乐谱上每个具体的音或乐句要怎么弹,让学生慢慢学起来,直到数周或数月之后,他们逐渐达到标准,然后又开始布置下一首曲子,再把上述过程再重复一次。我想大多数人都教过和上过类似这样的钢琴课:“这个音要大声一点儿,再小声一点儿。不对!又太轻了、又太强了、太弱了、太短了、太长了、太早了、太晚了……啊!刚好!对了!”以上的这个过程就是灌输艺术形象。乐曲该是什么效果对于老师来说是很清晰的,所以老师只需要把他所理解的每一个音符“喂”给学生。这种教学方法一开始会见效较快,因为这就有点儿像把学生裹上一层比较漂亮的包装纸,但是其实漂亮的丝带和包装纸里面却是一个空盒子。当然,我们也可以花时间去解释为何这样处理的原因,但这样做有可能仅一个乐句就要花上一小时去讲解,于是我们经常只会告诉学生该怎么做,希望过一段时间他们会自己理解表面处理的内在原理。这种让我困惑的教学模式持续到直到有一天,我开始思考自己是怎么明白我所理解的一切?

回到刚刚前辈高人的话题,是的,时间是很好的老师,但准确来说,一段时间的周期内还是发生了某些事情,否则为什么有些人不管过了多长时间依然无知,而有些人不是,有些人有知识的积累、有人生的经历。最近,我经常回想起大学时修的两门人文学课程——希腊文学和政治哲学。两位教授都特别严格,他们布置的作业,无论是阅读材料、讨论的问题还是论文等要求都极为严苛。虽然我在日后的大学时光有感恩所学到的严谨的写作本领,但直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每周开始写专栏时才恍然大悟,其实,自我实践才是点燃知识积累的导火线。作为老师我们该如何应用到教学中呢?如果不断重复应用知识能提高理解水平和智慧的话,那么我们的目标就变得很明确了——为学生梳理钢琴演奏的核心知识点,然后为他们提供大量反复磨炼的机会,使他们最终建立起自己的艺术形象。虽然“梳理钢琴演奏的核心知识点”听上去像是探测太平洋的水流一样难,但实际上这并不复杂。

首要的技能是听辨、思考和弹奏复调音乐。简单来说,我们演奏中需要同时兼顾很多东西,所以学生要尽早习惯在音乐的大局中分辨多个独立“轨道”(声部)而不是弹成“一锅粥”。这是建立艺术形象的首要因素,而通常我们会通过巴赫的复调作品来练习。对于孩子来说,我建议从《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开始,然后是《二部创意曲集》,再到《三部创意曲集》,最后到《平均律钢琴曲集》。虽然说《巴赫初级钢琴曲集》里的作品并不全是巴赫创作的作品,但是这套教材的曲子非常好听,复调因素比较少,舞蹈因素比较多。这样,孩子们对“音乐之父”先入为主的初步印象是轻松愉悦的。一般在教学中,我会先强调如何用手腕分句以及一些简单的运音法,但总的来说我不会在任何一首花过多时间去讲细节,能一首一首完整地弹下来即可。《巴赫初级钢琴曲集》可以按顺序学习,但是《二部创意曲集》、《三部创意曲集》和《平均律钢琴曲集》却不可以!对于《二部创意曲集》,我建议先因人而异地从d小调、F大调、a小调或者C大调开始。在这个阶段,学生要开始锻炼两只手能够独立地弹奏两个不同的线条,并且可以任意根据音乐的需求去调整左右手之间的音量平衡,这样就掌握了二道式的复调思维。

在《三部创意曲集》中,我们加入了第三个独立的轨道,并且为古典和浪漫时期的典型三道式主调音乐(旋律、低音和和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为复调音乐和主调音乐虽然在理论上有很大的区别,但是从实际的演奏角度来说,所有钢琴作品(除了某些极简抽象音乐以外)都需要复调思维。三部创意曲多了一个声部,但依然只有两只手,于是其中一只手就要负责演奏两个声部,而在这方面《E大调三部创意曲》的要求最简单了,绝无其他选择!在最开始,我们只需要注意学生要通过正确的指法去协调哪些音符,哪些要保持,哪些要松开。弹好E大调之后就可以布置A大调或b小调创意曲,然后就可以进入比较复杂的三部创意曲了,但是请把f小调、d小调和g小调的创意曲留到最后。在反复地练习保持和松开的过程中,学生自然会开始听见三个不同独立的声部,而这时,老师可以逐渐去讲解声部之间的交流。在完成了《三部创意曲集》之后,学生可以开始学习第一册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建议从c小调、D大调、d小调、F大调或降B大调开始。有趣的是,虽然训练二道式和三道式思维都有难度,但是如果创意曲的基础打好了,过渡到《小前奏曲与赋格曲》就很轻松了。大部分情况下,学生会享受情感丰富的前奏曲和动机发展有趣的赋格。

第二个核心知识点是音乐表现。我喜欢一举两得地用富有音乐表现的练习曲来锻炼学生,所以很少选用纯技巧性的练习曲,取而代之的是用布格缪勒、海勒和克拉莫的作品,尤其是海勒的作品47和作品46。但这并不代表我不看重技巧的训练,而是我认为音阶、琶音及和弦已经是最好的技巧练习教材了,我还是更加倾向于学生享受他们的“劳动成果”,弹奏更有艺术营养的练习曲。就像《巴赫初级钢琴曲集》一样,这些练习曲的篇幅都不大,也可以按顺序布置。较短的篇幅和循序渐进的难度使学生可以通过教材逐步提高理解和演奏能力。虽然这些练习曲的音乐性比较强,但是它们还是保持了练习曲的重要特征,即一首曲子只强调一到两个与技巧和记谱法紧密结合的演奏法,于是老师在课堂上可以大致讲一两个原理,而学生回家后可以举一反三地执行各种例子,以便培养细致的读谱能力。

最后一个知识点是乐曲结构的理解。关于这一点,古典时期的小奏鸣曲显然是最合适的教材了。请谨记小奏鸣曲要学整套,而且要在慢乐章中下更多功夫,因为这个乐章才能真正检验一个人的音乐素养。一旦学生对这种风格的音乐有了初步的认识(一般弹了一两套之后),就应该开始讲解奏鸣曲式和每个部分之间的发展了。通过学习结构,学生们会逐渐扩张他能掌握的曲子规模。最终,学生具有了结构所带来的大框架、复调思维的多轨道掌控力,以及丰富和独到的音乐表现力。

文章看到这里,你一定会好奇需要花多少时间才能完成上述的学习。总体来说,我的学生一般需要花一至三年的时间去完成以上的工作,而且并不需要一天从早到晚地关在琴房里练习。这么看,“栽培”并不比“灌输”的教学法慢,只不过“栽培”的起步阶段是教学中最需要耐心的。但是我始终认为,无论学生的天赋如何,大量的渐进小曲目可以帮助学生在短时间内不断实践核心知识、建立起自己的艺术形象,为未来的专业曲目做准备。很显然,要做到这点还需要两个重要前提:首先,学生必须已经打好在上一篇文章中所提到的技巧基础。其次,学生需要知道如何高效率地练琴。关于这点,我们下期的连载来讨论吧!
校译/ 汤菲菲

(原文刊载于人民音乐出版社《钢琴艺术》杂志2019年第4期)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购买
最新一期《钢琴艺术》杂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