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Promising 2019:谁是中国最具潜力的to B成长型企业 | 甲子光年

 甲子光年 2021-01-08

从2014年伴随“双创”热潮涌现的O2O创业大军,到2015年的VR、AR热,2016年的AI浪潮, 2017年戏剧性发展的区块链,再到最近一年的芯片发力、SaaS回暖、RPA火热……

近几年来,风口变换、泡沫频繁、资本起伏、人才聚散,不少创业者折戟沉沙,但也有一些人选择不走捷径,不逐水草,在燥热急速的氛围中潜心做着看上去更慢、更“费力不讨好”的事,无数个当时看来“逆流而上”的决定和举措,在今天汇聚成崭新的道路,并吸引更多人投身深耕,他们中就潜藏着“明天的巨人”。

明天的巨人,这个过去在现有巨头的光晕下,不被充分关注的群体,需要被更好地理解。

中国科技产业智库「甲子光年」联合厚益高等教育研究院共同发起“Promising 2019-最具潜力to B成长型企业榜”评选,专注于发掘明天的巨人。

经过3个月的调研与数据分析,最终,25家获得市场和客户认可的to B成长型科技企业入围“Promising 2019”榜单。

他们是一批科技创新力、产品力、组织管理、商业思考、服务能力兼具的企业;他们也许并不广为人知,却扎根在产业一线,以提质、控险、增效、降耗的服务,默默推动中国产业升级的进程。

 

榜单评选目标:找到明天的巨人

“Promising 2019”榜单面向融资轮次为A轮及以后、科技驱动的to B类企业,采用调查问卷、企业深访、客户调研、数据分析等方式,对企业潜力综合打分。

评选依据:客户认可,为客户创造价值

“Promising 2019”榜单的权重设计源于「甲子光年」对“最具潜力”的理解:

在评判企业时,我们更注重科技企业的产品实力和服务能力,核心考察企业能否得到客户的认可,真正为客户创造价值。

“企业科研能力”评选依据包含:企业技术研发团队实力、企业技术专利、企业软硬件著作权、产品市场竞争力等。

“企业为客户创造的价值“评选依据包含:企业帮助客户增加营收、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控制风险的能力等。

“企业服务客户的能力”评选依据包括:企业服务行业龙头的占比、企业综合获客成本、获客转化率、客户满意度、客户粘性、复购率等。

综合评分的维度包含:企业的融资能力、创始团队背景、产品打造能力等。

最终数据显示,在科研、融资、营收、服务客户等能力以及综合评分方面,上榜企业平均值均超越未上榜企业。

从榜单数据里我们发现了这些

最热门技术:AI、大数据

从下图可以看出,填写问卷的企业中,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是当仁不让的热门技术,已成为目前to B类创业公司应用的最普遍的技术。

但同时,面对技术优势有多重要这个问题,超过43%的企业认为,不同公司之间的技术不在同一个竞争维度上;31.1%的企业则认为技术优势意味着一切;11.4%的企业认为,开源技术能够解决大多数问题,打磨产品更重要。

可见在to B创业领域,技术和服务、产品并不能割裂开来,研发出一种“神奇”算法或依靠某个领先的单点技术就能在竞争中一骑绝尘的想法在to B领域行不通。

最热门领域:金融科技、智慧城市

企业服务的行业数据显示,AI技术应用最集中的行业是金融。智慧城市及政府事务则排名第二,超过了零售、制造、教育。越来越多的企业相信,AI、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未来将深刻改变整个社会的运行方式,帮助交通物流、城市安防、政务处理提高效率,降低能耗。

团队强,门槛高,硬科技创业不是有钱就行

回收的数据中还反映了另一些事实。

从创业经历看,接近40%的创始人非首次创业,甚至有2.4%的创始人有项目IPO经历,13.2%的创始人项目被收购,20.4%的创始人表示此前的项目仍在继续。二次创业、甚至多次创业正成为趋势。

To B创业热潮完全是专家间的竞争。创始人学历数据显示,硕士占比远超本科,博士占比更是高达24%,且多数为名校背景。同时,创始团队阵容豪华,相当高比例的创始人在组建团队时,就有意识的搭配了教授级别的技术专家、拥有多年经验的行业专家、拥有大公司高管背景的销售和营销专业人士。在to B领域,科技创业的门槛已非常高,不再是砸钱就能让团队和业务快速扩张的简单计算题。


营收能力正成为分水岭

营收数据显示,在2018年,近40%的to B类初创公司的营收在千万元人民币级别,32.9%的企业跨越了亿元人民币门槛,更有6%的优秀企业的营收规模达到了10亿元人民币。但也有22.2%的企业的营收仍在百万元规模徘徊。

不同行业处于不同的商业化阶段,单一的营收指标并不能反映公司之间的能力差别,但在市场遇冷的环境下,提高营收能力仍是科技创新企业的第一要务。

明年……

感谢所有参与企业对甲子光年的信任。一份通用型的调查问卷无法顾及所有行业发展情况,沧海遗珠无可避免。

企业的发展是长期的过程,在目前的时间节点上,上榜的25家企业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再次祝贺他们。

对于有实力的老朋友,明年的“Promising 2020”,期待再会!同时,我们也希望在2020见到更多行业新面孔。

「甲子光年」会持续围绕一个艰难任务发问、思考,并给出答案:

寻找“明天的巨人”。

END.

| 甲子光年读者问卷调查 |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