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圆桌】家族传承的科技接力 | 甲子引力

 甲子光年 2021-01-08

从左至右分别为:李慧玲、王敬宇、陆致瑛、李巍、陈婷、周力源、蒋承宏、阙成桐

 
整理 | 芊乂
 
11月9日至10日,科技智库「甲子光年」在北京举行2019「甲子引力」大会。其中,在11月10日上午举行的“产业创新”专场上,慧谷家族创始人、CEO、传承中国创始人、执行主席陈婷枫澜实业董事长李巍,天石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陆致瑛,北雁商城总裁兼执行董事王敬宇,确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阙成桐,琳云科技创始人蒋承宏,七匹狼集团董事周力源以“跨越鸿沟——拥抱第二曲线”为主题展开讨论,前北京卫视主持人、现慧谷家族合伙人李慧玲担任主持人。

 
圆桌要点总结:
 

1. 家族传承离不开技术制度的创新

2. 经营家庭跟管理企业具有同质性,“传”和“承”是一个系统的两个阶段,“传”是关于亲子关系,“承”是关于价值观。

3.传统行业这么多年依然方兴未艾,是因为竞争的幸存者一直没有离开科技,各位参与论坛的一代、二代企业家都对新技术有巨大热情。

4.中国第一代民营企业家中的佼佼者实际上是高科技产品的高感人群,他们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就是人到六十仍然是少年,这是家族传承的重要条件。

 
圆桌现场实录如下:
 
主持人
前北京卫视主持人、现慧谷家族合伙人李慧玲
 
圆桌嘉宾
陈   婷 慧谷家族创始人、CEO、传承中国创始人、执行主席
李   巍 枫澜实业董事长
陆致瑛 天石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
王敬宇 北雁商城总裁兼执行董事
蒋承宏 琳云科技创始人
阙成桐 确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
周力源 七匹狼集团董事

 
李慧玲:再一次感谢李巍姐给我们带来的精彩分享,今天之所以会有这场的论坛,其实还要感谢「甲子光年」的创始人张一甲,她特意来到我们这一场论坛,希望能跟大家做一些分享,有请甲小姐。
   
张一甲:特别感谢,尤其婷姐是2019年对我影响特别大的人,通过她我认识了一帮特别优秀的企业家。其实我在上午的千人大会场讲过这个议题,中国企业普遍进入了转角,说大一点是商业文明的换代
 
这是我们第一次在大会里加入“家族传承”的主题,这里跟峰会的感觉不同——很难得有这样一个让大家唠家常、说心里话的空间,好像在私人场合,就像刚才李巍女士的演讲,真挚地分享了如何培养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讲了女儿、儿子的故事。而就在同时,「甲子引力」的另一会场,松鼠AI创始人栗浩洋正在讲自己儿子骨折后,怎样用科技的方式快速学习编程。同一个时刻不同会场,一边是爱的传承,一边是科技赋予传承以新的速度和新的含义,没有经过设计,两边同频共振。接下来的时间交给慧玲,你们一定会看到非常不同的“二代”。
   

家族传承是一个系统
“我认为家族传承里最重要的肯定是父辈或者长辈们传承给晚辈的精神、观念或者信仰,因为只有好的家庭理念才会把你塑造成一个更正向或者更积极的人。”
——七匹狼集团董事周力源

“家族传承最主要的还是理解人性。”
——琳云科技创始人蒋承宏

“我认为是坚持,先不要想着把事情做大,先把它完成,坚持就是比昨天的你进步一点点。”
——确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阙成桐

“‘家’要有烟火气,‘家’这个字上面有屋下面有猪,今天很多外卖把烟火气弄没了,人与‘家’的情感沟通就变少了,家庭很容易出问题。”
——慧谷家族创始人、CEO、传承中国创始人、执行主席陈婷
 
李慧玲:谢谢甲小姐,话不多说马上进入今天的论坛,本场圆桌探讨的是家族传承的话题,有几位之前已经演讲了,有几位刚刚登台,还是请各位介绍一下自己的行业。
 
王敬宇:我是王敬宇,刚才已经介绍过了,我们公司是做百货零售商场的。
 
陆致瑛:大家好,我叫陆致瑛,现在是天石资本合伙人,主要参与北京厚朴科技有限公司的公益宝项目,为慈善组织、公益组织做互联网和软件服务。
   
李巍:我是新希望集团的,我自己亲自操盘管理着几家企业,科技、酒店行业都有涉及,我自己现在对酒店特别感兴趣,最近有一个做连锁酒店管理的想法。我还有一个李巍教育基金,在上海有一个生命教育关爰中心的义工组织,有300多名全职妈妈十年如一日常年坚守在几十家学校的课堂里,用爱传递爱,用生命影响生命!另外,我们每年都会去贫困山区支教,我也在云南成立了一个李巍救助基金,帮助留守儿童和妇女回家创业。我的抖音号是“李巍LISA”,欢迎大家关注。
   
陈婷:大家好,我叫陈婷,我从事财经媒体工作十八年,曾经是杂志社的负责人,做家族传承大概五年多,我的使命就是连接两代人,所以我今天特意坐在两代人中间的位置。
   
周力源:大家好,我叫周力源,现在做的行业是服装管理的品牌公司。
   
蒋承宏:大家好,我是蒋承宏,在北京创业,是琳云科技公司的创始人。我们正在打造一个线上虚拟世界,旨在满足人类的精神追求,所有人可以在这个世界中完成瞬间移动,进行娱乐交友,排解孤独寂寞,享受爱和被爱的感觉。大家可以在网上搜到我们的产品,叫虚拟人生,谢谢。
   
阙成桐:大家好,我叫阙成桐,目前在上海确成国际贸易做市场化工作,主要负责橡胶,也会和国外的客户做市场上的交流,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投资。
   
李慧玲:先从二代聊起,您认为在家族企业传承中什么是最重要的?
 

七匹狼集团董事周力源

 
周力源:我认为家族传承里最重要的肯定是父辈或者长辈们传承给晚辈的精神、观念或者信仰,因为只有好的家庭理念才会把你塑造成一个更正向或者更积极的人。   
 
蒋承宏我个人理解,家族传承最主要的还是理解人性。在企业传承中,理解人性很重要。因为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是满足人的需求,但怎么满足人的需求呢?需要我们足够了解人性。但如果是家族传承,正如刚才力源所说,精神世界的传承也很重要,因为我们会看到很多优秀的人、很多伟人身上的优质标签,比如说智慧、胸襟宽广、善良、与人为乐......这些精神品质也是值得学习、关注和理解的。
 
阙成桐:首先,我认为是坚持,先不要想着把事情做大,先把它完成,坚持就是比昨天的你进步一点点。第二点是心与心的碰撞,我和父亲之间心与心的交流,怎么达到共识,不产生两代人、三代人之间的隔阂。第三个是精神,所处企业里一些核心价值观,所具备的一些气质,怎么吸引你所拥有的客户,和客户之间建立一个非常稳固的纽带。
 

确成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阙成桐

 
李慧玲三位二代的话可以用三个词概括:精神、坚持、人性。前面陈总也提到了十几代的家族财富如何传承,我们想听听陆董的家族故事。陆氏家族出了14个院士,从高祖就是知识分子,为祖国做出非常多贡献,因此想在现场聆听您的家族传承故事。
   
陆致瑛:故事比较长,长话短说。从家谱上来看,我祖上前二十代已经到了上海南汇,那时是明朝中期,二十几代人里出了很多进士、举人、贡生,大部分都是读书人,我们算是读书人家。说三个代表性人物,我高祖,也就是我爷爷的爷爷,第五代了,清末时在上海是民营企业家,那时候叫实业家,他有自己的面粉厂、铁粉厂、纺织厂。除了实业家的身份,他还是近代教育启蒙家黄炎培的老师。他第三个标签是中国南方慈善机构的第一创始人。
 
因为今天是科技的会,我们家所有的传承都离不开科技
 
第二个代表人物是我的爷爷,他在一九零几年就留学日本,一生想的都是工业救国。他后来考上东京帝国大学,学纺织。在我们家族传承上,他不光给我们立了德和智,还立了言,在我爷爷墓碑上写着我们家族传承四个字:勤、创、和、信。勤,是勤奋、勤俭;创,是创新、创造;和,跟中国中庸有关系,和气、合作、不偏不倚;信,是守信、信用。我们从小受到这种教育。
 
他的创新也很有代表性,中国的三班倒是从纺织女工开始的,这个制度是由我爷爷创建的。之前纺织女工都是12小时一班,因为有哺乳的需求,所以他就创造了8小时工作制,三班倒,这在当时也是很大的改革和创新。
 
再有代表性的是我父辈这一代,他们实际上是解放后的一代人了。他们兄弟姐妹五个全部是高级知识分子,我的姑姑、姑父、我父亲都是院士。他们这代人想的是科教兴国,所以他们都在高等院校或者科研院所工作,其中也有一两个医生,也都在搞医学研究。他们对新中国的贡献非常大,我父亲是中国工业生态学之父。我的姑父在中国被称为“石油催化剂之父”,他们都用自己的知识对中国做了非常大的贡献,当然首先他们要有这种家国情怀。
 
到我这一代,我哥哥是清华同方的创始人,我也跟他一起在同方做了18年,我们这代人想的是产业报国,这是我们家族几代人的大概情况。
 

天石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陆致瑛

 
李慧玲:陆总不仅讲述了家族企业的故事,还有家国情怀,才使家族不同的几代人都做出了巨大贡献。大家可以分享一下各自的家训吗?
   
王敬宇:说来也巧,刚才陆总聊了她家的家训,我的家训是勤、朴、正、和,“勤”跟“和”两个字,跟陆总家训里的勤、创、和、信正好吻合,可能很多的家族往下传的东西和精神底层有相同的逻辑。
   
李慧玲:请问李巍姐,我们都认为刘畅的接班特别成功,大家谈的也都是家族传承中好的地方,您觉得家族传承中最难的是什么?
   
李巍:我觉得最难的是,刘畅不想接班的时候,我怎么动员她接班。
 
李慧玲劝孩子接班就已经是最难的事了。慧谷家族平台上有四百个家族,一直在见证很多一代、二代的成长,应该算最懂一代、二代的创业者了,您看到这么多家族,您觉得在家族传承中什么最重要,什么最难?

陈婷我觉得“家族传承”四个字其实有四个含义。“家”:在座可能很多人刚刚有家,还没有到族的程度,其实家有家规,国有国法,现在很多年轻人在组建家庭时,可能没想过族怎么样,只是因为互联网创业、科技创业突然就爆富了。我接触了非常多的科技创业者家庭,在创业成功之后反而家庭离散了。

今天为什么会来家族传承这个专场,因为创业方向有做实验、做科技的,昨天一甲讲了产业和实业怎么结合,经营“家”的方向也是一样,不管是产业、实业还是科技,都一样。首先得是“家”,“家”这个字上面有屋下面有猪,“家”要有烟火气,今天很多的外卖把烟火气弄没了,人与“家”的情感沟通就变少了,家庭很容易出问题。我去过李巍姐家里,她家的烟火气特别的重,经常说你来我家吧,咱俩不出去吃了,我给你包饺子。大家一起,包括她的女儿和小孙子一起吃那顿饺子的时候,大家的情感连接就变得特别深刻。

 
对于很多富有家庭或者忙碌的的创业者家庭来说,首先第一步要把家经营好,第二步才是族。为什么有家族呢?人多了就像管理一个企业,个体户卖豆浆,只是赚钱就行,一旦人多做了企业,就得立规矩,所以得有家训、宪章、族规,这些东西造就了一个几代传承的家族。
 

慧谷家族创始人、CEO、传承中国创始人、执行主席陈婷

 
代代相传的家族宪章和家训非常重要,管理企业时,我们会阅读管理书籍,学习这些章法,觉得特别有帮助;经营家庭跟管理企业是一样的,“传”和“承”,是一个系统的两个阶段,“传”是关于父子关系,传递者要传给孩子什么?刚才李巍姐讲的故事非常感人,我跟李巍姐认识十几年,她是一个非常好的榜样,一流的母亲是孩子最好的榜样,长辈创造的场景,传递的价值观是正能量的,才能让承接者接收到到正向的东西。很多父母经常会跟孩子说,说我这辈子没完成的事,你来帮我完成,这样的教育会出现很多问题。所以我个人认为“家”“族”“传”“承”四个字是一个系统,一个字都不能少。
 

在家族传承中拥抱科技
“实际上管理企业是一件既科学又艺术的事情,该科学的让它科学,该艺术的让它艺术。”
——北雁商城总裁兼执行董事王敬宇

“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代如果都能够跟科技紧密拥抱的话,一定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天石资本创始合伙人、董事陆致瑛

“各行各业永远离不开科技的伴随与承载。”
——枫澜实业董事长李巍

“一代企业家,他们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就是人到六十仍然是少年,这是家族传承里非常重要的一条线。”
——慧谷家族创始人、CEO、传承中国创始人、执行主席陈婷
 
李慧玲:今天家族传承是科技主题,那么科技在家族传承中扮演着什么角色?相比父辈来讲,二代们的受教育水平和生长环境离科技更近。几位二代有没有想过,科技如何在传承中发挥作用?科技怎样拥抱家族的传统企业?
   
王敬宇:我们百货零售行业最近这十年受到新科技的冲击非常大,马云也在提“新零售”,所以外界很多资本和媒体特别不看好传统百货零售行业未来的发展走向。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增速放缓了,但其实过去十年里我们一直在增长,也在积极拥抱科技的变化。
 
不光是百货零售行业,各行各业都是这样,大家都觉得科技进步,肯定要搭上这班车,但全面拥抱就不一定了。实际上管理企业是一件既科学又艺术的事情,该科学的让它科学,该艺术的让它艺术。我们也一直在践行着这样的方向,需要用人解决的争取不用机器解决,因为“人”才是我们最核心最重视的产出,人能获得成长比什么都重要。我们是一个劳动密集型企业,面对上机器还是上人的两个选项时,我们一定是选择人,而不是上机器。
 

北雁商城总裁兼执行董事王敬宇

 
周力源:我们面临的问题跟敬宇很像,最核心的问题不是科技改变企业,科技是个让我们变得更高效的工具,能够更有效地运行,或者更准确地找到消费者。就像敬宇所说,最根本的还是人,过去十年需求是大于供给的,可能随随便便开个店就能赚钱,但现在信息、渠道和供给越来越多,我们需要重新调整对商业和消费者的理解,更准确地做出让消费者满意的产品
   
李慧玲:承宏呢?您自己就是一个科技创业者。
   
蒋承宏:我现在之所以创新创业,是因为技术带来的机会。互联网刚出生时,我们最多能做到人和人的连接,而且速度不快;人们逐渐可以通过文字、语言、图片和视频的方式在互联网上交流。以前只能做到人和人、点对点的交流,现在得益于5G技术,包括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我们能够在线上重构一个让大家看到的视觉世界——视觉是人类接收信息最自然的一种方式,语言和文字也是我们发明的一种工具而已。未来真的会出现一个线上世界,所有人在其中生活娱乐,一旦这个线上世界和线下有了交易和联动,可能越来越多的人会生活在线上,其实现在已经出现这个趋势了,我们花在线上的时间可能比线下还多。例如今天早上我在赶路的两小时车程里一直在上网、看手机,我已经生活在线上,只是还不够自然。
 
然后讲讲我父亲创办的企业,是一个传统的制造企业,从电线、电缆生产起家,目前在做能源、电池和线缆的生产。现在讲工业4.0,我们也在寻求科技产业升级的机会,但整个传统制造行业的数据没有完全连通,现在所有的生产机器还是从国外采购的,中国没有生产能力。但是整个国家在谈产业升级和国产替代,科技的发展确实也给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机会。
 
最近正好在跟一些搞人工智能技术的专家交流,怎样才能帮传统企业升级迭代,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性劳动,让劳动力更好地发挥到创造性的地方去。我们一定要了解、关注、理解科技的发展。我认为有两个方面需要重视,第一个是基础科学,第二个是应用科学。获取这些信息的渠道有哪些呢?可以关注科技杂志,以及一些高校的最新研究动态,从这个层面入手研究,未来的科技发展能给整个产业带来怎样的机会。
 

琳云科技创始人蒋承宏

 
李慧玲:成桐,科技如何拥抱你所在的行业?
 
阙成桐:我们也是一个传统的制造型企业,主要产品是二氧化硅、碳硅、橡胶等等,在互联网上很难搜集到完整的数据资料。要说怎么拥抱科技?就是把自己的产品做好,我们最近会思考怎么利用科技把橡胶打磨得更光滑、更绿色、更环保,消除异味。以及怎样更好地和一些固定客户,例如倍耐力、米其林还有一些长期的合作厂商搞好关系,这是我们要做的功课。我认为只要打磨好自己的产品,真诚对待客户就可以了。   
   
李慧玲:二代在尽情拥抱科技的同时,也没有忘记以人为本的属性。想问问家族的传承者,从陆总开始,您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长大,父辈是科技兴国的代表人物,您觉得科技在家族传承中扮演着怎样的作用?
   
陆致瑛我觉得科技是改变生活的,推动这个社会进步的,每代人其实都和科技紧密拥抱在一起,尤其像我这样的家族。比如说我父辈搞冶金、工业生态、钢铁之类的基础工业;我这一代人赶上互联网时代;我儿子是做区块链的,而且就中国而言,他的团队在技术上也是很前端的,他们最近在帮助一些公益组织和很多产业实现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每一个人在每一个时代如果都能够跟科技紧密拥抱的话,一定是那个时代的弄潮儿。
 
另外,刚才你有一个问题我很想回答一下,科技在传承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刚才陈总阐释了“家族传承”的内涵,实际上,科技在“传”这个方面起到非常好的迭代作用。比如说我家里原来的事情,出国比较早的哥哥姐姐们只能了解支离破碎的版本,现在上网一查就都知道了,祖宗多少代全都清清楚楚,所以科技的发展对传承非常有用。
 
李慧玲:都上云了,都在云端了。想问问李巍姐在科技拥抱行业的时候,您所在的行业有哪些变化?
 
李巍我觉得各行各业永远离不开科技的伴随与承载。以我早期在阳台上养鹌鹑为例,很简单的一件事,但我当时也按照医生给人的营养建议,从蛋白质、糖分和维生素三种营养元素的配比来准备饲料。传统行业这么多年依然方兴未艾,是因为我们一直没离开科技,长期跟各大知名院校合作,每年都研发出很多新产品,一直走在行业科技前沿。前天我的几个朋友来枫澜公司参观饲料添加剂生产线,看到我们从蘑菇里提取维生素,都觉得是黑科技。之前他们以为猪吃得很简单,那天却发现饲料中不仅有玉米、大豆、鱼粉,还有维生素、矿物质甚至微生物,因为肠道中有微生物,才能保证猪和猪肉的健康,我的朋友们都惊叹猪饲料比人的饮食还健康。我们猪饲料的配方确实营养很均衡,比人的饮食还好。
 

枫澜实业董事长李巍

 
李慧玲:李巍在经营企业的四十年中一直贯彻着科技产业化的原则。想问一下陈婷总,您觉得科技在家族传承中起到什么样的角色?
 
陈婷:我觉得中国第一代企业家非常了不起,今天在座很多都是年轻人,觉得父辈们是不是老了?不愿意拥抱科技了?这个认知非常错误,我很了解他们。我认识巍姐和她先生十几年了,他们是高科技产品的高感人群,一旦出了任何一个新的高科技产品,他们一定最先去体验,并且迅速掌握技能。一代企业家,他们身上最可贵的精神就是人到六十仍然是少年,这是家族传承里非常重要的一条线。
 
因为二代拥抱科技的能力与生俱来,一代对于科技的高感知和勤奋学习的能力,会让家族沟通以及技术应用的时间变短。任何人都要拥抱科技,尤其我们曾经错过工业革命的发展,可以说,今天科技带给国家的改变前所未有。我因为工作的原因去过很多国家,我发现中国是对科技使用最充分的一个国家,包括支付什么的,所以我每次出国回来都变得更爱国了——我们中国人对科技的感应能力超级强!
 
当然科技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说我刚才讲到很多科技家庭,因为走得太快,缺乏时间沟通,大家在虚拟世界里就解决了一切的问题,因此现实世界里人与人的情感沟通慢慢就疏离了。甚至两代人的沟通、亲密关系、亲子关系的也可能出现问题,这对我们来说可能是一个新的挑战。
 

从左至右分别为:王敬宇、陆致瑛、李巍、陈婷

 
李慧玲:谢谢,希望通过这一场论坛能够带给新一代科技创业者以及投资者新的启示。其他的论坛都在关注怎样能使企业更快增长,怎样拥抱现在最新的科技。在这场论坛中希望大家能够收获爱,能够更关注自己的家庭,能够更好地传承自己的家族。同时慧谷家族也拥抱新一代的创业者,也希望更好地为大家服务,谢谢大家。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