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滋水 · 散文】臧晓博:发现朱鹮(上)

 初夏矢车菊111 2021-01-08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393期︱
    审稿 | 谭长征   编辑︱梁甫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发现朱鹮


文|藏晓博


朱鹮是地球上最古老的鸟类之一,被称为“活化石”,曾经广泛的分布在东亚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进入二十世纪以后,随着人类的发展加剧,朱鹮似乎也走到生命树的尽头,1963年朱鹮在俄罗斯消失;1975年朝鲜半岛最后一只朱鹮消失;1981年日本把6只野生朱鹮全部捕获,进行人工繁殖,后来这几只虽然能产卵,也能孵化,只是在雏鸟初期就会夭折,没有一只能够顺利成长,朱鹮的拉丁名NIPPON NIPPON,翻译过来是:日本的日本。朱鹮当年也像今天的“斑鳖”一样,正式命名是在1989年,刚让世人知道,就剩下四只活体。2016年在保护呼吁声中,一只斑鳖死去,现在世界上只剩下3只,两只在中国一只在越南,中国雌性斑鳖虽然每年都能产出很多蛋,却不能孵化,我们已经爱莫能助了,如果没有新个体出现,人类对于这个种群已经无能为力了。也同样像很多年以前,西方船员在“平塔岛”发现象龟,因为这种愚蠢的低等生物遇到聪明的人类,船员可以把它们翻个身子,放在船舱里,就像罐头一样,变成可以存储好几个月一坨鲜肉,直到有一天,才发现只剩下最后一只“孤独的乔治”,想去救助,却没有同类,最后这只孤独的乔治也死去了,同时也宣告一个种群的灭绝。



朱鹮当时在我国又是怎样状况?老人会说:“60年代,朱鹮在陕西还是能够大范围见到,蓝田县的几条河流都能够见到。”我为这件事情还咨询一位资深老师,他说当时在西安市周边也能见到。为什么会在短短几年就见不到朱鹮?这和当时大环境还是有一定关系,1957年1月生物血检周建人在《北京日报》发表《麻雀是害鸟无需怀疑》的文章,后将麻雀等鸟类定为四害之一,1958年3月20日四川省首先开展围剿麻雀运动,后其他地方开始效仿。也就是这一年,庄稼地中的虫子由于缺少天敌大量繁殖,造成庄稼大量歉收,这就是1959年—1962年间的“三年自然灾害”,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低标准”。毛主席虽然在1960年3月提出将麻雀改为蟑螂,麻雀不打了。由于鸟类栖息地的破坏、农药的使用和人为的捕杀,到了1964年以后,我国就再没有朱鹮记录。8年后的1972年,日本环境厅向中国正式提出在中国野外寻找朱鹮的请求,中国答复是:1964年后野外也没有朱鹮记录。


朱鹮在中国没有记录后时隔14年,也就是1978年,国务院总理谷牧提出:“无消息并不是绝迹,找!”就是在这样指示下成立考察组,正式拉开寻找野生朱鹮的序幕。三年时间,刘荫增和他的团队行程5万多公里,走遍曾经出现过朱鹮的12个省份的山山水水,进行拉网式寻找,还是一无所获。或许朱鹮披着灰色的外衣,安静的待在某个角落,当要飞起时,双翼下露出粉红色的羽毛,如同落日的余晖,绽放最美丽一抹绯红色,留下无尽的不甘和惋惜。



到了1981年5月,当时电影还很匮乏,考察组在播放电影前会插播朱鹮幻灯片,并承诺提供有价值线索奖励100元钱,那时100元钱相当于职工5个月工资,现在相当于3万多元。事也凑巧,当时有个离县城35里路纸坊村的“何丑蛋”刚好也来到县城办事,顺路也去看电影,当看到朱鹮,跑去给值班人员“姚德山”说:“我家门前树上就有一窝朱鹮!”工作人员听后,没报多大希望,因为洋县好多热情的群众都说见到朱鹮,考察组实地去调查后,发现都是些小白鹭或者别的水禽,当时考察组已经准备去甘肃寻找朱鹮,何丑娃还是信誓旦旦地说:自家门前就是有窝朱鹮。专家三年都没有见到的朱鹮,现在居然有人说有一窝,放在哪个正常人身上也会认为是“胡扯”。姚德山没有办法,最后给何丑蛋一张朱鹮小图片,让拿回去自己对照下,这才把何丑娃打发走。何丑娃连夜走了35里山路回到家中已经是午夜时分,外边一边漆黑,何丑娃数着星星等到天亮,这时拿出图片和鸟窝小鸟对比,还是一模一样的,又走了35里路来到县城。这样,考察组才开着吉普车跟着何丑娃来到纸坊村金家沟,一看真是朱鹮,两只成鸟,两只幼鸟,当时给何丑娃奖励300元钱。有朱鹮给奖励的消息传得飞快,几天后又发现一窝朱鹮,这次是三只,两只成鸟一只幼鸟,这也是我们国家最终发现的7只朱鹮,现在所有朱鹮,也都是这四只成鸟的后代,近亲繁殖一直是研究人员所担心的。



关于作者

臧晓博:男,1970年出生,现在蓝田县公安局交警队工作,出版《秦岭野生百鸟图》书籍一本,作品岩燕斑背噪鹛收录在《中国鸟类图志》,《雀鹰》作品现在地铁2号线行政中心展出,获得西安第36届爱鸟周摄影一等奖。


往期作者精彩文章回顾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喜欢就点个赞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