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滋水 · 随笔】李社峰:徒步漫游——关于文字的思绪

 初夏矢车菊111 2021-01-08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442期︱
审稿|王军红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徒步漫游——关于文字的思绪
作者/李社峰


我不是作家,因为一个人要与“家”挂上钩是要走很长的路,吃很多的苦,最重要的是有作品,那就是证据,如你的签名和公司的戳。我也不是文学爱好者,文学是门文化的艺术,我一个理科生和艺术间的距离那差得不是一里两里,至少也是韩门寨到蓝田县城的距离。


但,我是个文字的喜好者,没事了喜欢排列组合,字是方的,象形形象,好看且寓意深刻。既然喜好,那总有点自己些许经历和感受,随写下这个《徒步漫游——关于文字的思绪》的一些文字,不对不妥不当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海涵与批评。


文字是画,是一种别样的影像形式,仔细看它很美!我开始组合文字始于十几年前,当时莫名其妙进入了一个写作群,群里高手很多,很是羡慕,人家把生活总结得那么好,自己就学着把工作日志变成优美的文字去写,自此,时不时地编写一些话来。



2005年某天,我忽然豪情冲天一把,想写个长篇的东西,记录失去的少年时光,因为那段快乐彻底消失了,在孩子们身上也永远无法复制,感觉值得去写。起名为《天边那一片云》,形式要与众不同,整个文章贯穿起来是小说,但各章节又为独立篇幅,是散文,又是美文,还要保证老少皆宜,老的的回忆,少的的新奇。写了两万字左右,我罢了笔,因为感觉文笔太差,犹如路边捡了根树枝去画一幅油画,感叹自己不自量力。


但我对文字的排列没有停,写些散文,虽然不咋地,但时不时搞上一段。也常在工作日记中写些场景、心情、感想。回过头有时翻阅日记,读来亲切无比,犹如回到了当时的情景中。也可能是年龄大了,怀旧情结愈来愈浓,像老树的枝条愈来愈接近地面。


我是个卒子,平常平淡,但我是个忙人,碌碌中来去。我写东西主要在路上完成,路上,人闲着也是闲着,那就干些事情,用手机写东西,上班在公交上三两段,下班在地铁里两三段,拼拼凑凑就是一堆文字。


我爱坐车,也爱徒步,这是个看世间百态的大好机会,自然的神奇,众生如蚁般的忙碌,人与人、人与物无休止的碰撞,故事常有发生,用双眼去欣赏,用文字去记录,我感觉挺好的。我们是演员,我时时提醒自己也是个观众。


当了观众,看得就多,想得就多,我感觉有写不完的题目。某一刻,忽然有个想法,就在手机上把题目写下,或写了前段、后段,留下中间的部分等有时间了再续写。比如,最近我列的题目就有《桌子》《神》《过事》《杀鹅》《亡羊补牢》《收费的脸》《老天,不要把雨落在城市》等。


我不喜欢按套路出牌,不喜欢写东西循规蹈矩。写每篇文字前,我总想怎么不雷同、怎么诱出人的阅读欲望,怎么使人不觉得冗长,怎么让人产生共鸣。我写《母亲》采用交错的方法,把母亲一天的生活和母亲的个性缠绕在一起写;写《父亲》则用不同人的嘴来谈论父亲的品德,体现父亲平凡但伟大。《一棵杏树》用第一人称写世事的变迁;《云淡风轻》用倒叙的方式。(此处是王婆卖瓜)


我是俗人,喜欢别人点赞和好语评判,有了心里美滋滋的,毕竟共鸣和肯定是所有排列文字人最愉悦的事情。我也想出名立腕,写部巨著,名扬千里,但水平确实太差,出名那是不可能的,最少此生。既然出不了名,那就装作能出名而咱不出的样子,用“悠然南山”的心态对待文字,好坏又何妨,只要自己满意,自娱自乐,只要某天坐着摇椅翻阅时,能拽起一片记忆就是成功。


爱故乡群是棵大树,像过去村里人们吃饭时端着碗去的地方,大家在一起和睦相处,谈天说地,舒展心绪,交流心得。群里的每位老师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是我的老师。群里人才济济,王尊让、曹林燕、程社涛、王军红、谭长征、白玉稳、田宏刚、刘少青、刘春凤、张孔明、马晓毅、李龙刚、王刚、袁德让、邵可朗……等等等等,均为厉害角色,门派各异,功夫不同。说实话,群里的文章我均阅读,吸取精华,真的都不错,每个人都在用情感写,用心写。


能看出来,爱文字的人都是感性的人,爱故乡文学会的人都是性情中人。

 


关于作者
李社峰:男,高级工程师,陕西蓝田人,喜欢徒步、摄影、用文字记录生活。

往期作者精彩文章回顾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