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失意鹅项沟 / 李社峰

 初夏矢车菊111 2021-01-08
滋水美文  有爱、有情怀、有品位
致力于最优质的阅读体验
《滋水美文》
︱第521期
中国 ● 西部文学微刊
Chinese Western literary journal





失意鹅项沟


          文/李社峰


计划常被实际粉碎,就像这次鹅项沟之旅。


流峪是秦岭一个“峪”,鹅项沟是流峪中的一个山谷,沟不长,两三公里,里面零散地住着几户人家,称为铜鹅村。


南沟,也是一个山谷,三四公里深,里面没有住户。但和鹅项沟一样,两沟都有小河流出,水质清凉洁净,都在沟口汇入灞河。两沟沟口相距约四公里。


我喜欢研究地图,从上学开始就和地图有情感,常抱个地图书呆看半天,或站在地图前不忍离去。谷歌推出卫星地图后,出去徒步就预先规划好行走路线,天气、路程、爬高、住宿等都要了解。


从鹅项沟到南沟穿越也是我规划的,五一前我就查看地图,两个沟的“尾巴”相距不远,直线距离不到一公里,中间只隔了一道山脊,海拔2100多米。从鹅项沟进去,沿河道而行,到了尽头翻过山脊就可到南沟,再从南沟出来。行程约10公里,相对爬高约1千米。对这样一个规划,我比较满意。距离和高度刚好,应该比较轻松,一路美景一路歌声。


清晨,西安的朋友来电话,说车被别人的车封住了,车上还没留电话号码,来不了了。我忽然感觉不适,此行难不成不顺利?不管那么多了,县城的朋友已经出发,赶往我家附近的集合点,我得赶紧吃完母亲做的仁汗馅包子出发。


今天又是个晴天,太阳无拘无束地释放光芒。


山立两旁形成山谷,谷底有河,路伴河流。山脉翠绿,林木茂盛,白鹃梅花洁白如雪,点缀在山坡上。天蓝很,偶有两朵白云漫步,不停地变化形状,如变戏法。


路旁散落几户人家,依据地形面向河流而居。有些房子已经翻新,“一砖到顶”的红砖大房,有些好像办了民宿,前面抹光刷白;有些还是老样子,土夯的墙体,屋面黑色布瓦。大部分房子人去房空,“铁将军”把门。


我们一行四人,沿路而行,行了约两公里路过最后一户人家后,路缩了水,像一条麻绳,弯弯曲曲隐入草丛。


这个时令出行最好,气温不冷不热,大地一片绿色,有些初夏的花开得正艳。出行是在不远的“远方”寻得隐在自然中的“诗句”,让心情空灵,一双眼睛搜寻求不同和惊奇。走着,喘着粗气,带着草木气息的富氧空气将肮脏的肺一遍遍地冲洗。人生不过如此,就是追求心境的宁静和清净,今天我再一次做到了。


羊肠小道在谷底很快遁失,留下一片河滩在我们眼前。“地上本无路,走得人多了就有了。”我们自己走出一条来吧!


四个人一字长蛇而行,我走在前面“斩荆披棘”,时而手脚并用爬过石堆;时而用手中的木棍劈砍刺条;时而蹲身伸脚小心试探;时而俯身爬过斜横的木头;时而驻足观察地形地貌,方便穿行。


爬山穿越,人身临山里,有石有水有树有草有花,踏过每步,总有遇见,如走在繁忙的街道,各色人物擦肩而过,有自己的熟人,更多的是陌生的面孔。


中午12点多,一面悬崖横在谷底,如同一座水坝,水满溢了出来,形成瀑布,瀑布不大,但也是飞流直下好多尺,又热又渴的我们如同望见一座梅林。这是最佳的休憩之地,凉爽的水气飘散而来。洗漱、喝水、照相,大家兴奋不已。


不过问题来了,怎么爬上这流着水长着青苔的悬崖?只好,从侧面的山坡绕行了。山坡陡峭,虽长了许多树,但土质松软,不停地下滑,如踩着流沙。脚侧着踏行,一手附着坡面,一手的木棍拐杖紧紧拄实,稍有不慎一出溜就会下去,下面可是悬崖呀。


我的心情瞬间紧绷起来,默默祈祷平安平安,不管是谁,有个闪失,我难辞其咎。


绕过悬崖,再次回到河道,林间现出一片鲜花,好像谁种植的,紫红的小花秀成一朵朵大花,于斑驳的的光影中闪耀着灵光。“会一路顺风的!”拿着手机忙拍照的我看到这美丽的景象感觉到了暗示。


暗示恰好相反,山谷的河道分了三岔,一岔又是小悬崖,我去探路,爬上悬崖,山谷窄得成了缝隙,几个圆石将缝隙塞实,圆石太大,无法攀爬。一岔是斜坡,碎石和泥土滑落下来,很明显,底层也是陡立的崖壁。我试着怕了一段,手脚并用,自己成了土人,但还是不停地下溜,很危险。另一岔是朋友上去探索,一会儿传来语音:“上不去!”


穿越失败是在所难免了!另一朋友说他老婆早晨在他出门时是你们不会成功,他问为啥?老婆说她梦到了。


那种坐在山顶的感觉不回来到了,只有失意而返。曾经多少次看云朵或卷或舒,群山排成队列,似乎涌来朝贺。有些东西只可感知,无法描绘形容,一句话:站得高,自然看得清看得远,也是最美的。因为,你在天上,脚下皆凡人。


朋友说,锻炼的目的达到了。我说失败就是失败,不要戴遮盖的帽子。


今天是五月二日,去年的今天,我和朋友从赛峪向王顺山穿越,那次失败了,因为两次走岔了路口,爬到半山腰一尊悬崖挡道,我爬高很远探路,在下午三点多时决定放弃。走出山谷时明月高照,天高星稀,林风唱晚。那次之旅,我和三位朋友,其中有两个这次也来了。历史往往是如此相似,不光是大人物大事件,还有小人物小事情。


下山的路上,我心情不好,一路语少。徒步的路可折返,人生岂有?


出了山谷来到公路边的农家乐吃饭,河道里到处是人戏水,有些还带了烧烤。我说:像这样呆在河道里,我宁愿不出来。朋友说:这和我们爬山是一样,放松心情了且锻炼身体了。我说:“过程不一样,结果的内涵肯定不一样。”


回到家里,母亲烙了许多大饼子,我吃了两张,卷了土豆丝,还有蒜泥。






关于作者
李社峰:男,高级工程师,陕西蓝田人,喜欢徒步、摄影、用文字记录生活。


往期作者精彩文章回顾






滋水美文
汩汩清泉流过     倾听心灵声音
长按二维码关注订阅
主编微信:mxy2722801
声明︱图片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投稿邮箱︱865909186@qq.com


喜欢就点个在看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