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安徽文学地理--安庆诗歌版块望江阵地

 穿越创意影像 2021-01-09

 我们都是风中赴约的人

       小城大影,藏龙卧虎。在昨天高风小寒季节的日子里,应立里君的邀约赴文刀民君处拜会。在三孝寺对面遇到了水工君,隔街来了声招呼,只见他揉着鼻子朝前赶,似乎有些冷。我们都是风中赴约的人。其实街上行人是有,不多,小北门商业街店铺全开,晚上七点多的光景,不知道他们又是在守着什么?望江有句俗话,母亲在世的时候也经常说“把门守店”。

       文刀民君说,绘画就是个爱好,没有什么。在皇城根下比在小县城还要安静,曾经很热闹的群体,或作鸟兽散,走动少了,顶多走得近划得来的集会一次。纯粹,实在,简单,画着,生活着。文刀民君所处为闹市,我们找到她,转了一个大圈,划拉了一个圆,还是闭环的。迎江寺与青林寺之间的屁股后面。往些时候,他们都曾有个跟在徐孙汪身边打转的经历。那个时代小城喜欢绘画的那帮十多个人,大都还算靠谱。坚守旧业者,也不乏其人。我目测,此君之作干净利索,极重细节。挺不容易,不容易做到。那茶好喝,尤其是每次斟茶时,茶壳底部都要到毛巾上蹭一下的那个动作,没有几十年的江湖走动是习惯不了的。烟是一根接一根,时不时或偶尔有些粗话透着性情,桌子上的精果麻球还有花生,是一个印象。桌子老长,墩厚古拙朴实,桌子两边有竹蔑席垫着,可以渗水过滤。较大的茶盘有几个孔,可过水,整体呈渐凹型,凳子是宽宽的板凳。会客室的移门一拉,就可回到从前,进入古朝古代,魏晋南北朝,或者唐宋元明清。古画国画中的背景或背影,前景或场域,都是个取舍并且藏着情趣的造象,是个只可意会的心意。至于如何呈现,各家各人不同。韵味意境情趣旨归都没有具体说到。倒是说到字练少了些,是个明白人。为两幅古画,画了三年。其中几棵树就画了几个月。不知道是否心有相似,人有相通否?前二天临睡前,我对黄久痴的画作右下角的那几棵树,进行了审视巡察,那旁边的左右山总觉得不合理,没有逻辑。难道是我错了?我等凡夫俗子,芸芸小人看不懂?

      孤独的人,孤独的树,是一种相对的妩媚。

                              (20210107晚作于穿影,@张生)


附载:诗歌评论:安徽诗歌地图(何冰凌)

 (2008-02-15 23:44:24)

转载


每个人都是宇宙,都在风里雨心走!因而有了轨迹与品牌。--@张生

       安徽是一个诗歌大省,从新诗肇始之日起,安徽涌现出大批优秀诗人,为现当代汉语诗坛提供了极为丰富多样的诗歌文本。企图绘制出完整的安徽诗歌地图的想法,是天真的,因为个体阅读者总是难以逃脱阅读习惯和审美趣味的拘牵。

记得在2006年,《诗歌月刊·下半月》推出了一个“安徽新诗阵线”专号,辑录了从胡适开始的整整六十位安徽现当代诗人的作品,这应该是安徽诗人的第一次集体出列。

《诗歌月刊·下半月》编辑安琪曾深有感慨地对笔者说:“我们编了一期“中间代诗人二十一家”,竟然有五个诗人是安徽的,你们安徽诗人太厉害了。”

当代安徽诗歌的发展有两大重要地域:合肥和安庆。

合肥:安徽诗歌的圣地

安徽省会合肥是一所和诗歌紧密关联的城市。《诗歌报》的旧址——合肥宿州路9号曾经是一代诗爱者心中的圣殿和家园,原《诗歌报》的主编蒋维扬先生是很多年轻诗人心目中的“诗歌教父”。在新千年,合肥重放异彩,曾一度作为诗歌俱乐部,成为全国诗人向往的诗歌“大都”,几年来,接纳过来自全国的近百位诗人。这里居住着很多当今诗坛重量级诗人。老诗人公刘、严阵、刘祖慈、乔延凤等,他们曾在新时期文学中俱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新时期诗歌的中坚力量。朦胧诗人梁小斌在中国诗歌史上的意义也是毋庸置疑的,其新作《梁小斌如是说》奠定了他在诗歌思想史上的重要地位。诗人时红军在上个世纪以爱情诗闻名全国,至今仍在坚持诗歌创作。目前合肥的中青年诗人主要有陈先发、章凯、蓝角、罗亮、张岩松、王明韵、祝凤鸣、汪抒、水晶钥匙、寒阳、黄玲君、杜绿绿、吕小青、吴橘、西边、晏弘、红杏、徐红、邬云、李进、周大强、江岸、廖青、许泽夫、宇轩、吴敏、何冰凌等。诗人陈先发于2006年创办若缺诗社,其成员有蓝角、章凯、杜绿绿等安徽诗人,同时吸引了一大批全国优秀诗人加盟,其诗歌论坛也呈现火爆场面。若缺诗人以陈先发成就和影响最大。从早年《春天的死亡之书》里的才情迸射,到诗集《前世》的沉着发力,再到后期的《残简》的驳杂诡异,陈先发的诗变化多端,取法自然,直击人心。其中《丹青见》已成汉诗经典。“死人眼中的桦树,高于生者眼中的桦树。/被制成棺木的桦树,高于被制成提琴的桦树”,这两句被广为传诵。诗人汤养宗这样评述《丹青见》,“好的诗歌总有被神秘授过般才来到人间,一个诗人一生能有此一诗足也!”陈先发近年来笔法趋向朴拙凝重,其诗学笔记《黑池坝笔记》将诗歌与哲学巧妙地熔铸到一起,几乎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诗性言说样式。章凯应该是中国当代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她从容、内省的表达,厚重、知性的质地,是女诗人当中所罕见的,她的诗作摹写了对人生深深的隐忧和悲悯,其代表作《风暴》,近乎完美。

合肥诗人风格不一。罗亮诗歌诡异、怪诞,他擅长各种感觉的奇妙拼接,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冲击。蓝角的组诗《厌恶及其它》,专注于对种种怀旧、颓废、自持、焦虑的诗歌情绪的描摹。在遥远的1995,诗人祝凤鸣写下了《流星纪事》等对乡村生活追怀的宁静诗篇,而张岩松写于2006年的《合肥》等诗歌则表明了对当下城市生活贴近关注的立场。《诗歌月刊》主编王明韵,这位在失眠和耳鸣症里辗转的诗人,他的《不死之书》中俨然竖着一把巨剪,他将在这个交叉的锋口中消磨一生。汪抒是个特别高产的诗人。他的诗歌执着于对瞬间感受的捕捉,仿佛灵光乍现,汪抒的一些短诗有着不错的品质。

安庆:诗坛另一重镇

安徽诗歌版图中的另一个重要地域是:安庆。诗人沈天鸿以他的《安庆日报》诗歌副刊为阵地,影响、扶植和联系了大批诗人,包括已逝的诗人海子。沈天鸿在朦胧诗时期为诗坛奉献了《秋水》等名作,他新近出版的诗歌理论文集《现代诗学形式与技巧30讲》,大大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当代的诗歌理论。安庆出文人。一直以来,有着良好的诗歌写作的传统。一些报纸的副刊编辑如叶卫东、金肽频、张明润,诗歌理论家李凯霆,他们本身都是诗人。但90年代中后期以来,让安庆在安徽、在全国位置凸显名声大振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安庆有一个不解诗群。这个诗群的领衔人物是余怒,此外还包括宋烈毅、沙马、邵勇、大伟、夏春花、潘漠子、阿翔、啊牛、鲍栋、周斌、胡子博、徐勤林、罗亮、吴橘、何冰凌等安徽诗人。不解诗群辑录的《不解诗歌年刊》被认为是最好的年刊之一,不解诗歌论坛也成为国内最尖锐最活跃的先锋诗歌论坛。余怒诗歌一向以先锋的姿态特立于文坛,措辞斩截激烈,偏爱以完美状态的“歧义呈现”来达到“自呈”的目的,并且歧尽其“妙”,给读者带来多元的含混的暧昧的诗意空间。从诗集《守夜人》、《余怒诗选集》到《枝叶》,再到近期的《余怒吴橘诗合集》,余怒诗风有所变化,由最初的愤怒决绝到今天的浑厚沉潜,呈现出成熟的中年气象。他的诗歌〈孤独时〉、《众所周知的立方体》、《交换》亦堪称经典,其诗学随笔《表情的语言学》更是倾注了诗人大量独到的思考。不解诗群优秀的诗人很多。宋烈毅的诗歌干脆利落、断裂感强,但近期在不解论坛上读到他的一组短诗,缓慢、安静而有力,感觉也在求变之中。沙马的诗朴素平和,有着对真理的洞见和遗忘,《想往安宁》等一批诗作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邵勇的诗歌中同时兼有对日常生活的诗意消解和态度端凝的还原,他的《静夜思》、《被少女梦见的狮子》、《和我一起去白荡湖》等诗作,都有着令人吃惊的品性。另外,不解诗人啊牛的《即景》,阿翔的《小谣曲》,周斌的《思乡曲,或题曰乡关何处》也都是非常优秀的诗作。安庆的女诗人也很多,像歌兰、紫苏等都是非常出色的女诗人。而在安庆周边,也活跃着许多诗人。如宿松,是个诗歌大县,有张劲松、高嗣照、黄葵、刘鹏程、司舜、吴忌、浪濯、石一龙、许洁、余琳芳、北岸等一大批诗人;望江有诗人张建新、张颠、胡望江、查耿、崔国斌等;在海子的家乡怀宁高河,集中着诗人柏羊、怀宁那勺、路顺、孙大顺、黄涌、甄文、钱续坤等;桐城有诗人白梦、洪放、章啸、汪世学、陈俊、陈锐等。

       长江以南的诗人中,马鞍山的杨键是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诗人。人们习惯上将余怒、陈先发、杨键三人并称。杨键作品,以《暮晚》为例,白描式的场景呈现有悲悯意识和佛理禅机隐现,自然率真。但观其近作,技法单一,给人以凌空蹈虚之感,颇为可惜。池州的李三林也是非常重要的诗人,他低调安静,写出了不少气息纯正的好作品。在芜湖,有诗人李商雨、白鸦、穗穗、杨四平、张军、饿发、樱粟粟等,马鞍山有诗人石玉坤,铜陵有诗人水牛,宣城有诗人方文竹等。

      六安地区,以高峰为代表的寿州诗群异军突起,涌现出一大批70后和80后诗人,如陈巨飞、小小唐、樊子、鹏子、熊德志、严正、孙苜蓿、抹园、黄运丰等,起点都比较高,写作势头强劲。

此外,巢湖诗人有孤城、老刀、孙启泉、青玉岸上瞌睡(网名)等仍在坚持诗歌创作。黄山地区有寒玉、小光、李双鱼、铁流、一度、叶丹等诗人。滁州有诗人夭夭,宿州诗人八零,淮南诗人叶臻,涡阳诗人高家村等,他们都还在诗歌的阵地上坚守着。天长诗人叶世斌是近年来创作比较活跃的一位诗人,创作量很大,已经引起较为广泛的关注。

       那些漂在外面的安徽诗人也很值得关注,以北京的为最多。原籍安徽安庆的魔头贝贝是一位优秀诗人,尖锐的直指,轻捷的表述,个体感觉与当下现实的恍惚游离与体认,使魔头贝贝的诗有着与众不同的特质。诗人叶匡政、老巢、魏克和孙家勋是较为活跃的京漂诗人,叶匡政长诗《“571工程”纪要》,老巢的长诗《空着》,魏克的漫画诗,孙家勋的“非洲系列”,都很值得一读。曾写出《与蜘蛛坚韧作战》等诗篇的安庆潜山诗人简宁,是个成功的京漂族,也还在陆陆续续地进行诗歌写作。广东有安庆望江诗人汪治华等。而现居住在上海的80后天才女诗人缎轻轻,诗歌表述无羁无绊,古灵精怪,更是赢得粉丝无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漂在上海的诗人小鱼儿(本名于怀玉),一直积极致力于诗歌活动,于2001年创办《诗歌报》网站,到07年底,该网站论坛注册会员超过20000人,为国内较有影响力的诗友论坛。

       垃圾派当中,皮旦、徐乡愁、管党生等都是安徽人,其中以其创始人皮旦成就最高,是网络时代低思潮写作的代表人物。

       诗人里尔克说,“在我们的体内已变成鲜血、眼神和姿态,它们已没有自己的名字,已与我们自身无法分辨。”

       回望诗歌,我们还能说什么呢,这个盘踞在我们身体内的“魔鬼”,已成为我们终身的乡愁病,没有人,能够回去。

红土地----丘     张松生摄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