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堂课秒破作文写作难,30分钟快写高分作文

 公子聊教育 2021-01-09

中国古代初唐“四杰”之一的诗人骆宾王,从小就注意培养细心观察的良好习惯,5岁便写出了《咏鹅》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寇准,8岁随同大人攀登华山,通过敏锐的观察,写出了以诗言志的《华山》一诗:“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英国19世纪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狄更斯,无论刮风下雨、飘雪降霜,他每天都坚持到街头去潜心观察过往行人的言行举止,记录他们的言语,十年如一日,终于塑造出众多活灵活现的小人物形象。

可以说,一切文章都源自对自然、对社会、对生活的观察,学会了观察,学会了联想和语言变化也就学会了写作,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以下几点破解学生写作难,让学生30分钟快写高分作文!

第一、有层次感的细微观察力

按一定顺序来进行,如从远到近、从高到低、由上到下,从点到面或者由内向外进行全面细致的观察。

例如欣赏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观察细致,层次分明,清晰的画面呈现在读者面前。

第二、从观察到丰富的想象画面

只有细致的观察还有生活体验,才能让文字变成想象丰富的画面,比如莫言的《红高粱》中的一段语言描述:“我父亲从高粱地里蛇行到河堤边……像一条吞食了刺猬的大蛇……”,这段话中的“蛇行”、“吞食了刺猬的大蛇”等都是生活中细致观察后的想象,没有丰富的想象,不会对这些动作或者声音描绘的如此形象逼真。

第三、孜孜不倦的阅读,积累写作的素材

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是最好的写作老师,只有足够的积累,才能写出优秀的文字,路遥在谈及自己的写作时说“持续的阅读加上不断的资料积累,是自己创造文学的关键。

对于小学生来说,从现在开始阅读,积累足够素材,那么,文章写起来也会越来越简单,越来越顺手。

第四、学会语言变化,是文章出彩的关键

汉字最大的魅力就是变化,简单的变化,带来的是不一样的语言效果,比如下面这几段话。比如对话:你描写你和你同学的一段语言对话

你:我高兴的问思思,你吃饭了吗?

她:思思兴奋地说:吃了

你:我激动地说:你吃的什么

她:她伤心地说:豆浆油条

如果作文这样的描写跟没说一样,肯定得不到好的分数,但是,如果我们换个思路。

1、动作+问句=他低着头,摆弄着试卷,头也不抬的说,你吃饭了吗?

这样写,整个句子就活了,能让人眼前出现场景!

2、问话+动作=你吃饭了吗?他低着头,摆弄着试卷,头也不抬的问我。

3、问话+动作+问话=你吃饭了吗?他头也不抬的说,吃的什么?

这样的句子,才会有意思,才是一篇好文章。

最后,我们总结下我们今天的写作重点,只要1堂课秒破作文写作难,30分钟快写高分作文。

第一、观察—掌握六根写作法

1、眼睛:看到的颜色、形状+想象

2、耳朵:用耳朵来细细的聆听周围的声音

3、鼻子:闻到的香等味道

4、嘴巴:品到的酸甜苦辣咸淡等味道

5、手/皮肤、触感:感受周围,感知冷热等

6、大脑/想象:可以是感官间的联通,可以是与自己以前生活与经验的联结,也可以是自己情绪的表达。

第二、让观察变成想象,生成画面,形成记忆

第三、掌握语言公式,让语言变得生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