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十六计》讲义第18讲:败战计(二)

 凌云悟道 2021-01-09

《三十六计》讲义第18讲:败战计(二)

教学内容:《三十六计》败战计之反间计、苦肉计。

教学目的和要求:了解“反间计”和“苦肉计”这两个计策的原典、释义、计名探源及经典实例;探讨这两个计策的实质及在战争和博弈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反间计”和“苦肉计”这两个计策的原典、释义、计名探源及经典实例。

第三十三计 反间计

反间计是应对间谍的计谋。原指使敌人的间谍为我所用,使敌人获取假情报而有利于我。后指用计策离间敌人引起内讧。反间计的本质可视为“借刀杀人”之计的一种演绎和延伸。

反间计大致有两种含义:一是使用“反间”,达到取胜目的;二是分化离间,使敌人离心。其关键是要“以假乱真”,造假要巧妙、逼真,要造成敌人内部产生矛盾、混乱,以便我方乘机取之。
   
【原典】

疑中之疑①。比之自内,不自失也②。

【注释】

①疑中之疑:句意为在疑阵中再布疑阵。

②比之自内,不自失也:语出《易经·比卦》。比卦为异卦相叠(坤下坎上)。比卦卦上卦为坎为为相依相赖,故名“比”。比,亲比,亲密相依。比卦六二象辞:“比之自内,不自失也。”

比卦六二爻动,变为坎卦。故以比卦六二爻象辞为主占,参考变坎卦。

比卦六二爻辞“比之自内,贞吉。”意思是说:“从内部亲密比辅君主,不曾自失正道,所以吉祥。”

比卦下卦坤是地,上卦坎是水,地上有水;地得水而柔,水得地而流,正是相亲相辅的象征。从卦形上来看,此卦的主体是九五爻。九五为当位之阳爻,又属君位,至中至正;上下又有五个阴爻追随着:象征在一个团体中,群众依附领袖的形象。

五阴追随一阳,是就卦的整体形状而言的。若在战争中占得此卦,须分内外以区别敌我,分出内外卦后,因为上卦有强大的九五爻,而且每一爻都当位;下卦坤则为至柔至弱之体,而且有两个爻不当位:可见双方实力悬殊,自己只有充当追随者的资格。

看卦形所显示的反常处。上下卦既为敌对之体,那么,下卦之初六、六三,分别与上卦之六四、上六相斥,便属正常现象。只有六二爻与九五爻的相应,显得极其不合情理。

六二爻位居下卦正中,象征自己的内部;自己内部有人为敌方君主暗为援应,则此人必是间谍无疑。六二爻象辞为“不自失”,表明此人不失节操,忠贞不二。六二爻辞为“贞吉”,即吉祥,没有危险,表明此人或是隐藏得很深,或是己方不便除去他。可见,这是一个既不能消灭,也无法收买的间谍。

由于比卦中只有六二、九五这一对爻阴阳相应,所以他们彼此间的亲密就显得尤为深切。九五对六二,必定是信任有加,言听计从。此时,应当制造假情报,并让六二在极其自然的状态下获悉这一情报。六二必定遣人将此假情报禀告九五,而九五也必定深信不疑。这样,反间计就成功了。

参考坎卦,“坎”是陷阱、重重险难之意。由于坎卦是因六二爻的变动造成的,而六二爻是间谍,所以坎卦的解释,就是敌人落入了圈套,遇到了重重险难。

六二爻本来是当位的,变为阳爻后便不当位,在卦形上又表现为一阳凸现在二阴之中的形象,暗示其间谍身份的败露。六二变为九二后,与九五两阳相斥,暗示因间谍误传情报而造成的损失,相当于敌人内部的自相火并;因为坎之九二属内卦,所以又表明我方因敌人的失误而有了可以与其相抗衡的刚强力量。

反间计运用比卦象理,是说在布下一重重的疑阵之后,能使来自敌内部的间谍服务于我。

【译文】

在敌从怀疑的时候,给敌人再布置一层疑阵;利用敌人安插在我方的间谍来传递假情报,可以保全自己,争取胜利,而自己没有什么损失。

【按语】

间者,使敌自相疑忌也;反间者,因敌之间而间之也。如燕昭王薨,惠王自为太子时,不快于乐毅。田单乃纵反间曰:“乐毅与燕王有隙,畏诛,欲连兵王齐,齐人未附。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齐人唯恐他将来,即墨残矣。惠王闻之,即使骑劫代将,毅遂奔赵。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陈平以金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而去之。亦疑中之疑之局也。
   
【解析】

  做间谍的,是唆使敌人互相猜疑;做反间谍的,是诱使敌人的间谍去离间敌人。例如战国时,燕昭王死了。齐将田单利用燕惠王做太子时,对大将乐毅不满,便使用反间计,扬言说:“乐毅同燕惠王有宿怨,怕燕惠王杀他,企图连结齐军,要做齐国国王。只是齐国人还没有归顺他,所以他暂时放松攻打即墨的计划,为的是等待时机成熟,现在齐国人担心的,就是燕王改派别的大将来,那么即墨就要毁灭了。”燕惠王听了,觉得这话有理,立刻另派骑劫去代替乐毅的职务,乐毅只好逃到赵国去了。

反间计,主要有二方面的含义:一是巧妙地利用敌方的间谍为我方所用,一是当敌方某个将领对本方构成威胁时,故意捏造他为我所用的假证据,以离间对方领导层内部之间的良好关系,使敌方高层最终舍弃这个将领,为我方拔去“眼中钉”。孙子说,“知之必在于反间,故反间不可不厚也。”,唐人杜牧在《十一家注孙子》中说,“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
   
【计名探源】

此计出自《孙子兵法·用间篇》:反间者,因其敌间用之。意为反间这种计谋,就是利用或收买敌方派来的间谍,使其为我所用。《长短经·五间》中已谈到反间计的运用:陈平以纵反间于楚军,间范增,楚王疑之,此用反间者。即刘邦谋臣陈平用反间计离间项羽及其谋士范增。

如三国时,周瑜利用曹操派来的间谍蒋干进行反间活动,使曹操斩杀了大将蔡瑁、张允。汉朝刘邦的谋士陈平,用金钱收买楚军将士,传播谣言,离间楚王和军师范增的关系。项羽果然怀疑范增与刘邦暗中勾结,致使范增离开项羽回老家,病死途中。这也是在疑阵中再布疑阵的策略。

【经典案例】
  实例一、
周瑜反间除蔡瑁

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前夕,周瑜巧用反间计杀了精通水战的叛将蔡瑁张允,就是个有名例子。

曹操率领号称的八十三万大军,准备渡过长江,占据南方。当时,孙刘联合抗曹,但兵力比曹军要少得多。曹操的队伍都由北方骑兵组成,善于马战,可不善于水战。正好有两个精通水战的降将蔡瑁、张允可以为曹操训练水军。曹操把这两个人当作宝贝,优待有加。一次东吴主帅周瑜见对岸曹军在水中排阵,井井有条,十分在行,心中大惊。他想一定要除掉这两个心腹大患。曹操一贯爱才,他知道周瑜年轻有为,是个军事奇才,很想拉拢他。曹营谋士蒋干自称与周瑜曾是同窗好友,愿意过江劝降。曹操当即让蒋干过江说服周瑜。

周瑜见蒋干过江,一个反间计就已经酝酿成熟了。他热情款待蒋干,酒席筵上,周瑜让众将作陪,炫耀武力,并规定只叙友情,不谈军事,堵住了蒋干的嘴巴。周瑜佯装大醉,约蒋干同床共眠。蒋干见周瑜不让他提及劝降之事,心中不安,哪里能够入睡。他偷偷下床,见周瑜案上有一封信。他偷看了信,原来是蔡瑁、张允写来,约定与周瑜里应外合,击败曹操。这时,周瑜说着梦话,翻了翻身子,吓得蒋干连忙上床。过了一会儿,忽然有人要见周瑜,周瑜起身和来人谈话,还装作故意看看蒋干是否睡熟。蒋干装作沉睡的样子,只听周瑜他们小声谈话,听不清楚,只听见提到蔡瑁、张允二人。于是蒋干对蔡瑁、张允二人和周瑜里应外合的计划确认无疑。

他连夜赶回曹营,让曹操看了周瑜伪造的信件,曹操顿时火起,杀了蔡瑁、张允。等曹操冷静下来,才知中了周瑜反间之计,但也无可奈何了。

实例二、秦国反间去廉颇

赵孝成王七年(公元前260年),秦军和赵军在长平对峙,当时赵括的父亲赵奢已经去世,赵相蔺相如也身患重病,赵孝成王派廉颇带兵攻打秦军,秦军几次打败赵军,赵军坚守营垒不出战。秦军屡次挑战,廉颇置之不理。

赵孝成王听信秦军间谍散布的谣言。秦国间谍说:秦军最忌讳、最害怕的,就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做赵军的将帅。赵孝成王因此就让赵括当将军,以代替廉颇。蔺相如说:大王仅凭虚名而任用赵括,就好像用胶粘死调弦柱再去弹瑟那样不知变通。赵括只会读他父亲遗留的兵书罢了,并不懂得灵活应变。赵孝成王不听,还是命赵括为主将。

赵括一反廉颇的策略,改守为攻,在长平(今山西高平西北)主动全线出击,向秦军发起进攻。秦将白起分兵两路:一路佯败,把赵军吸引到秦军壁垒周围;一路切断赵军后路,实行反包围,使赵军粮道断绝,困于长平。最后,赵军四十六日不得食,分四路突围五次不成,赵括亲自率勇士突围,英勇杀敌,被秦军射杀而死,四十余万赵兵尽降,后被秦军坑杀

【学习札记】

亲密相依水地比,情报信息蕴玄机。

顺水推舟用反间,以假乱真疑中疑。

挑拨是非引猜忌,廉颇去职赵括替。

借刀杀人诱蒋干,周郎得意傲赤壁。

 

第三十四计 苦肉计

苦肉计,是指故意伤害自己、毁伤身体以骗取对方信任,从而进行反间的计谋。其实就是一种特殊做法的离间计。

苦肉计的作用大致有五个:一是骗取信任;二是离间敌人;三是激励士卒;四是欲取先予;五是先自害而加害于人。施行苦肉计,首先要进行自我伤害,有时这种伤害是非常痛苦的,即使成功了,胜利果实中也包含着血和泪。此计除了“苦”,还包含着“险”。
   
【原典】

人不自害,受害必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①。童蒙之吉,顺以巽也②。

【注释】

①人不自害,受害为真;假真真假,间以得行:(正常情况下)人不会自我伤害,若他受害必然是真情;(利用这种常理)我则以假作真,以真作假,那么离间计就可实行了。

②童蒙之吉,顺以巽也:语出《易经.蒙卦》。蒙卦六五象辞:“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本意是说幼稚蒙昧之人所以吉利,是因为柔顺服从。

蒙卦六五爻动,变为风水涣卦。故以蒙卦六五爻象辞为主占,参考涣卦。

蒙卦六五的爻辞:“童蒙,吉。”其象辞:“童蒙之吉,顺以巽也。”意思是说:蒙昧的幼童正在接受教育,由于他对蒙师恭顺谦逊,所以吉祥。六五爻动而与九二爻相应,表明君主谦恭下士,以民为师,是吉象。

从卦形上看,外卦中有两爻与内卦有相应的关系,唯独六四爻,既与初六不相应,又与六三不相比,显得很为突出。这表明,敌方尚有睿智之士,会拆穿我方的骗局。所以,虽然敌方君主幼稚可欺,我方设计也不能太简易,其思维水平必须超出常识性的推理逻辑之上。

从卦象上看,内卦坎为险为陷,自身处于坎卦时,总难免要有所伤害损失。陷又可引申为坑害,同样表明要先给自己造成带有危险性的伤害。这个卦象,暗示了计谋的类型,是以伤害自身为前提,这样便自然会推导出苦肉计。

坎为陷阱,由初六、六三两个阴爻组成的坑,而九二爻既可以是坑中的堕落物,又可以是坑面上的遮盖物。作为堕落物,由于九二为不当位之阳爻,表明其因性情刚暴,或被自己人嫌弃,或与自己人有龃龉;作为遮盖物,表明正因此人与自己人不和,所以最适合当诱饵。

九二虽然不当位,但毕竟是居中之阳爻,表明此人的身份地位很高,是敌人觊觎的对象,并且也不会真地卖身变节。还有,由于是刚爻,所以承受得起严重的肉体伤害;由于不当位,亦即不安其位,表明其人渴望改变环境,甚至不惜去冒险。只要找出符合以上条件的这么一个人,此计便可畅行无阻。由于内卦为坎,所以也必有其人。

九二与六五相应,表明其受到伤害后,投奔六五,必受其接纳。按照常理,人是不会伤害自己的,既受了伤害,肯定是别人加于的。六五本是雕虫小技便能诱其上当的人,遇到这种表面及其合情合理的骗局,自然是深信不疑了。

上九与六三相应,表明其偏信我方,所以会随声附和。至于六四,即使心存疑惑,但因六五智力有限,象这种超出了常规性逻辑思维的骗局,纵有十张口,也难以对六五解释清楚,只能无可奈何了。九二便可乘机行事,作我方的内应。

参考变卦风水涣,上卦巽为风,下卦坎为雨,乃风调雨顺的吉象。风为雨之先声,风又可助雨势,所以风是为雨服务的。由于六五爻动,蒙卦才变成涣卦,表明敌人因自己的蒙昧,给了我方可乘之机。

苦肉计用蒙卦象理,是说采用这种办法欺骗敌人,就是顺应着他那柔弱的性情达到目的。

【译文】

人一般不会自己伤害自己,如果遭受伤害,别人会以为是真的;利用这种常理,以假作真,就可以达到离间、分化敌人的目的。按照蒙卦的指示,敌方主帅幼稚可欺,只要把骗局制造的合情合理,他必然深信不疑。

【按语】
   
间者,使敌人相疑也;反间者,因敌人之疑,而实其疑也;苦肉计者,盖假作自间以间人也。凡遣与己有隙者以诱敌人,约为响应,或约为共力者:皆苦肉计之类也。如:郑武公伐胡而先以女妻胡君,并戮关其思;韩信下齐而骊生遭烹。
   
【解析】

间谍,就是要使敌人互相猜疑;反间谍,是利用敌人原有的猜忌,而更加强他们的猜忌。行驶苦肉计的,是向敌人承认自己是派来的间谍,再乘机作间谍活动。凡是派遣与己方有仇恨的人去迷惑敌人,不论是相约作为内应的,或是相约共同起事的,都属于苦肉计一类的计谋。

如汉高祖刘邦派郦食其去齐国劝说齐王投降,使齐王不作防守准备。后来韩信忽然进攻齐国,齐王以为郦食其出卖了自己,便将他煮杀了。

此计是用自我伤害的办法取信于敌,以便进行间谍活动的一种计谋。人不自害是人们习惯的思维定势。苦肉计就是利用这一心理定势,造成受迫害的假象,以迷惑和欺骗敌人,或打入敌人内部,对敌人进行分化瓦解或给予致命一击。

【计名探源】

“苦肉计”从历史故事中概括而出。如战国时,郑国武公伐胡国,先把自己的女儿嫁给胡国国君,又杀了本国主张伐胡的大夫关其思。胡君以为郑国把自己当成亲属,便不对郑国作防备。后来郑国突然袭击胡国,把它消灭了。

人们都不愿意伤害自己,如果说被别人伤害,这肯定是真的。己方如果以假当真,敌方肯定信而不疑。这样才能使苦肉之计得以成功。此计其实是一种特殊作法的离间计。运用此计,自害是真,他害是假,以真乱假。己方要造成内部矛盾激化的假象,再派人装作受到迫害,借机钻到敌人心脏中去进行间谍活动。

周瑜黄盖——一个愿意打,一个愿意挨。这已经是去家喻户晓的故事了。两人事先商量好了,假戏真作,自家人打自家人,骗过曹操,诈降成功,火烧了曹操二十万军队。

【经典案例】

实例一、勾践忍辱尝粪便

  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退守于会稽山上,不得不向夫差求和。夫差接受了勾践的请求,但前提条件是勾践要到吴国给夫差当仆人,勾践答应了。

  到吴国后,勾践住在山洞里。夫差每次外出,勾践都亲自为他牵马。有人辱骂勾践,勾践始终低眉顺眼,表现出一副驯服的神情。他表面上对夫差忠心耿耿,实际上暗中策划复兴越国的方案。

  有一次,夫差病了,勾践探望夫差,并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然后对夫差说:“我曾跟名医学过医道,只要尝一下病人粪便,就能知道病的轻重。刚才我尝了大王的粪便,味酸而苦,得了‘时气之症’。得了这种病很快就会好,请大王不必担心。”夫差听了很受感动,认为勾践比自己的儿子还孝顺,定无反叛之心,不久便允许勾践回到越国旧地。

  回到越国后,勾践卧薪尝胆,苦身劳心,礼贤下士,招兵买马。20年后,勾践终于报仇雪耻,灭了吴国。

实例二、周瑜打黄盖

赤壁大战前,周瑜与诸葛亮商定了火烧曹军的作战计划。这里有一个关键的环节就是以诈降为名,接近曹军兵船,伺机放火。

这天,周瑜对老将黄盖说:“现在尚无人自愿去曹营诈降,于之奈何。”黄盖说:“我愿前往。”周瑜说:“如此只是得让老将军受些苦,否则曹操怎能相信。”黄盖说:“我受东吴大恩,无以为报,即使肝脑涂地,亦无怨言。”于是,周瑜与黄盖商定了苦肉计。

第二天,周瑜对众将说:“曹操有百万大军,看来破曹非一日之功。你们每人先领3个月的粮草,准备长期御敌。”话音刚落,黄盖大声嚷道:“不要说3个月,就是30个月也破不了曹操,依我看,还是依张昭所言,向曹操投降罢了!

周瑜大怒:“吴侯有令,再敢说降曹者必斩。今日你说出此话,扰乱军心,定斩不饶。”众将见状不妙,跪下苦苦求情。周瑜免了黄盖的死罪,还是打了黄盖50军棍。黄盖被打得皮开肉绽,鲜血直流,几次昏死过去。

黄盖回到营帐,一连数日卧床不起。好友阚泽看出了其中的奥秘,愿替黄盖去送诈降书。曹操看了阚泽送来的降书也有些怀疑,由于阚泽机智应付,没有露丝毫马脚,加上刚得到探子送来的黄盖被打的情报,曹操才信以为真。

到了约定的日子,黄盖率几十艘大船,扯满风帆,直驶北岸。接近曹军兵船时,黄盖令士兵们放火。曹军兵船因被铁链锁在一起无法分散,顷刻间化为灰烬。

周瑜打黄盖后来演变成一条歇后语: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用以比喻两方面都愿意的事情。

【学习札记】

欲取先予敢舍命,自残骨肉间得行。

迷惑欺骗做响应,童蒙之吉顺以巽。

媚娘扼子谋权柄,黄盖破敌甘受刑。

以真乱假弄感情,苦难艰险胜雄兵。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