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适合的,就是好的

 木香草堂 2021-01-09

黄磊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说:“每一种教学方法,从本质上看,都是辩证的。”即每一种教法都有其优点和不足,且可以相互转化,万能的教法是不存在的;教法本身无好坏、优劣之分,有的只是适合与否。

首先要适合学生。学生是有差异的,甚至很大,包括潜质天赋、动机态度、基础方式、知识思维、个性习惯等。根据学情选择相应教法,才能确保学生人人成才,个个成功,潜能开发最大化。其次要适合课程。课程是有差异的。根据课程选择相应教法,才能确保课程功能最大化。再次要适合自我。教师是有差异的,各有各的思想理念、知识底蕴、经验阅历、秉性喜好、道德操守等。根据自身特点选择相应教法,扬长避短,才能教出真我,教出风采,教出魅力,实现教师成就最大化。第四要适合环境(校情)。环境是有差异的,根据校情选择相应教法,趋利避害,才能确保学校资源功效最大化。第五要适合大势。根据大势选择相应教法,把握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才能确保教学的前瞻性、先进性和创新性。第六要适合时间。根据事物变化选择相应教法,才能确保教学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适合就好”的实质,是灵动,是创新,是差异,是特色,是个性,是亮点,是优势,是品牌。适合而教,是名师的共同特点。树立和践行“适合就好”的理念,在当下尤显重要。这是新课改的需要,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更是教育激烈竞争——教育产品多元化、执教主体多样性的必然产物,也是面对形形色色教育主张、教学方法的良策。

实现“适合就好”必须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规律办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多实践——不怕失败,努力尝试;多分析综合——重点是学生、课程、自我,寻找诸要素的最佳交汇点;多比较——同中求异,凡中求奇,差中选好,好中选优,优中选最佳;多学习研究——学习思考常态化,借而不搬,用而不僵,不断求异求变求新,唯有如此,才能教得称心,教得如意;学生才会学得轻松,学得扎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