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气时,只有截断“踢猫效应”,才能掌控自己的人生

 悠悠小柯 2021-01-09

人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相处时更需要包容和理解,才能避免不必要的矛盾,但是有的人情商低,不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绪,一言不合就容易咋咋呼呼,有时还会当场翻脸,像个火药桶一样一点就燃,非要和对方争个高低不可。

还有的人,生气的时候却表现得和和气气地,让人感觉不到他的愤怒,可他内心里的怒气却一直在压抑着,直到面对最亲近的人时,才会一口气爆发出来。

很多人都觉得这是欺软怕硬的表现,在外唯唯诺诺,不敢发作,却把最坏的情绪都给了家人,其实这就是典型的“踢猫效应”,就是指人会向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人发泄不满的情绪。

首当其冲的往往就是家人了,因为在潜意识里,家人是不会轻易离开自己,哪怕自己肆无忌惮的发泄完,事后依旧能够和好,以至于习惯性的把所有的坏脾气都给了他们。

同样的,相比于外人,我们和亲人间相处的时间会更长,也会抱有更高的期待,毕竟在同个屋檐下相处,有着比外人更亲近的关系,所以一旦期待落空就会感到失望,当心理落差感越来越大时,忍耐度就会下降,自然就容易发火了。

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在接受批评后,并不会冷静下来反思过错,而是想找人发泄怒火,受到批评后心情不好,这很正常,但产生“踢猫效应”,把负能量都带给家人,不仅于事无补,还容易引发更大的矛盾。

人不应该成为情绪的奴隶,而是要做情绪的主人,善于控制情绪的人,情商往往特别高,这类人在工作上能处理好上下级关系,解决好家庭矛盾,在相处时也会感到轻松和自在。

情绪的爆发有着临界点,情商高的人会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气,知道生气改变不了当下的问题,而是冷静下来寻找新的出路,但是不懂得控制情绪的人,要么当场爆发,要么选择压抑,等到回家时再把负能量带给家人,进而引起“踢猫效应”,层层传递下去,最终导致家庭不和,进而又影响到自身,以至于陷入到了死循环中。

想要改变这种情况,就先要克制好自己的情绪,在要爆发时,可以选择深呼吸,或者在内心倒数,给自己时间冷静才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感性上头只能发泄一时,理智对待才能切断愤怒的来源,才不会把负能量带给家人,别把在外受到的伤害,进一步转嫁给身边人,掌控自己的情绪,才能控制自己的人生。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