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孩子发脾气时,你的反应,决定他一生的性格

 昵称44943940 2021-01-09
 
文丨鱼爸     图片来源美素图库

这几天降温厉害,小小鱼的喉咙又有点发炎,咳嗽得厉害。
我发现每次生病的时候,他的脾气就有点大。
做事也会磨蹭很多。
比如一件很小的事,就会引起很大的情绪反应。
你轻微地指责,也会让他红着眼眶看着你。
 
每次看到他在面前哼唧哼唧地生气,或者故意磨蹭时。
我心里也会有火气。
但是我还是会提醒自己,别急,别冲动,好好说话。
分享一篇最近的随笔给大家。
 
孩子有好情绪,也有坏情绪
 
很多时候,父母跟孩子发脾气,是觉得孩子不听话,跟自己对着干。
比如孩子生气、哭泣、丢东西这些行为,都会惹怒父母。
 
但能不能换位思考一下。
孩子的这些行为,也许并不是针对你,而只是他们情绪的一种表达。
 
你知道吗,很多时候,孩子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不高兴。
比如有一天中午,小小鱼推门进来就板着脸,不高兴。
我就纳闷,这是怎么了?
吃饭的时候我问他怎么回事。
就是不说。
 
饭后他在看书,这时的心情看上去好了很多。
我拍拍他肩膀说:“是不是没有原因,就是觉得不开心?”
他点点头。
 
也许这就是答案。
我们关注着孩子的表情。
期待他们开开心心的。
一看到孩子不高兴,就想去弄明白为什么。
孩子不说,就着急上火,以为孩子故意不理自己,瞒着什么。
 
而事实呢?
说不定他只是在路上看到了什么事让自己不开心。
或者想起了一件并不开心的事,可转眼又给忘了。
 
所以,当孩子有不好的情绪时。
也不要着急,平静地询问,耐心地等待就好了。
因为大部分情况是他们正常的情绪表达,而不是故意跟父母作对。



忍住,等等看
 
你有没有这样时刻。
比如苦口婆心地要孩子把衣服拉链拉好,天气太冷。
可他们就像没长耳朵一样。
 
特别是辅导作业,你指出三个需要修改的地方。
可他改好一个地方就说改好了。
然后一检查,耐着性子要他们再改一次。
最后还是会落一个空着。
%^*&^&*
是不是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我也常遇到这样的情况。
前几天检查小小鱼的语文测试卷。
发现有一个字的读音拿不准。
我说要他自己查字典。
可他在那站着看着我,就是不想去。
“去拿一下字典,自己查。”
“字典上没有。”
“不可能,多音字也会有标记。”
“我觉得就是这样的。”
“还是查字典确认下吧。”
还是没动。
 
我真的想在他屁股上狠狠打一下。
可还是按捺住性子。
“你去拿字典过来,查一下,确认一下。”这是我能感觉到自己的语气坚定而严肃。
这已经是第三遍说了。
最后他还是去查了字典。
结果他的注音是对的,是我记错了。
 
幸好没有发脾气啊!我心里想。
忍住了那一下,多沟通一次,少发一次脾气,就少一次后悔。
 
有时,你耐心跟孩子说话,有人甚至会说“不要费这么多话,骂几句就听话了。”
“再不行打几下就听话了。”
 
这个方法肯定见效。
可如果用多了,也会没用。
而对孩子的伤害却更大。
而且,孩子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你的样子,成为你的模样。
 


清理自己的情绪瓶子
 
跟孩子发脾气,说到底,还是耐心不够,包容度不够。
 
有朋友曾留言说,总是劝妈妈忍忍忍,难道要忍出毛病才行?
为什么情绪不能发泄出来?
 
对!我从来不觉得要父母默默牺牲,忍受孩子的一切。
但是也不是说可以朝着孩子倾泻情绪。
 
而是可以好好说,说出自己的感受,可以告知孩子“我看到你这样,真的很生气,也很难受。”
“我今天感觉很累,你先不要打搅我。”
 
这样的沟通,往往比大骂一通管用。
 
我们可以试着把每个人的内心容纳空间想象成一个瓶子。
这里么装着各种各样的情绪,有我们自己的,也有其他人倒进来的。
就好像水一样,会从一个瓶子倒进另一个瓶子。
好情绪往往轻盈欢快,而坏情绪却沉重晦暗。
 
如果父母的这个瓶子越大,那就能更多地容纳孩子的情绪。
特别是孩子发脾气时,很多妈妈说看到他的眼泪、哭声,还有各种发脾气的动作,就觉得自己受不了,感觉要炸了。
这意味着容量还不够。
 
如果妈妈本身心情不好,本来自己的负面情绪已经占满了。
这时孩子再来闹腾一下,那就一点就炸。
 
所以爸爸妈妈要常常记得调整好自己的心情,清理好这个瓶子。
这样遇到孩子让你操心的时候,就不会那么着急地发脾气了。
给大家清理的办法:
 
试着写写日记吧,记录一下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写着写着,你会发现自己的心情会好很多,就好像把纷乱的思绪理一下。
 
或者做点自己喜欢做的事,对自己好一点。比如听听音乐,找朋友聊聊天,或者去外边散散步,而且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爱好和小小的心愿,试着定期满足一些,心情也会好很多的。
 
这些年陪小小鱼一起成长的过程中,我有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好好说话,远比发脾气好。
我们不仅仅养育着自己的孩子,也在照顾着内心的那个小孩。
这样做,不仅仅能减少对孩子的伤害,也能让自己内心更平静,更幸福。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经说过一段话: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真的,孩子发脾气时,你的反应,会决定他一生的性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