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北作家||高凯:观海听涛

 新用户8981n2sT 2021-01-09

《观海听涛》

对于“观海听涛”这四个字以前很概念,觉得它就等同于惊心动魄,最近在青岛的海边对这四字有了一些认识。观海可开阔胸襟,听涛不止惊心动魄还很壮观!曹孟德说日月之行若出其里,可见海之开阔包容了天地。

二十多年前,刚走出黄土地不久的我们,第一次有机会到了海滨城市连云港。激动和兴奋催促着我们顶风冒雨去看海。穿过曲里拐弯的街巷,走过停满渔船的港口,眼前白茫茫波浪在风雨中翻滚,象愤怒的狮子、脱缰的野马、汹涌澎湃、声振于天,令人闻之胆战心惊!风吹翻了雨伞,雨淋湿了衣服。那一刻想到另一个词“天涯海角”,觉得海是那样的深不可测和神秘遥远。

在关中我们可以一直走一直走,走到山脚下、走到山顶上,还可以趟过小溪、游过小河,总之在关中没有什么自然障碍让人过不去。而面对大海的那一刻,我觉得真是到了天边,海天一色茫无际涯。那一次对于海的认识不是开阔而是封闭,觉得海水象一道屏障封闭了陆地隔绝了人们的出行!

二十多年后到了青岛,从第六海水浴场到第一海水浴场、从青岛雕塑园到石老人海水浴场,从东海岸到西海岸、从金沙滩、银沙滩到休闲码头,看到的热闹繁荣无不是围绕着海湾展开的。为什么?我百思不解!

住在火车站附近十七楼的一个小房间,早晨推开窗户,阳光下近处是火车站,远处是一片树林似的高楼,高楼后面的一片湛蓝让人惊喜!那还是海吗?果然是海!海上忙碌穿梭的轮船让我瞬间明白了海不是屏障而是沟通陆地的媒介。在近代,飞机、桥粱、隧道等技术还不太成熟,轮船穿洋过海的将欧美亚非等大陆连成一体,奠定海洋时代的地球村。海湾,是避风的港口、是船泊的家园,自然就成了繁华的所在!

青岛是一座岛,到处是海,到处是海湾。初到青岛的人一放下行礼,便在第一时间到火车站附近去看海。第六海水浴场、栈桥,这里从早到晚都是看海的人们。举着旗子的导游领着一群又一群看海的人们来到这里,拍照、上栈桥、到海边嬉戏游玩。不管年老的还是年青的,在大海面前无不露出儿童般的天真表情,拍照合影,忙得不亦乐乎!

我个人认为这里并非看海的最佳之地,这里转圈的建筑,以及海上的山脉将这里的海局限在一个很小的空间,所以在这里若非涨潮便很难感受到海的博大与力量。在全沙滩倒是能看到海的博大,但少了海水和礁石的撞击,也缺少一种视觉上的震憾。

我还是觉得麦岛是观海听涛的好去处。那是一座四面环海的小岛,只有一条人为的道路将其与青岛连接。这座小岛四面皆有礁石,且有一定的高度。放眼望去茫无际涯的大海波光粼粼,海天一色的世畀让人恍若置身一个梦幻之中。海天相接之处的几艘巨轮如同礁石一般浮在海上,近处青色的海浪拍打着黑色的礁石,震耳欲聋的声响伴着白色的浪花和泡沫撒向海的怀抱。海风迎面吹来,带着一股海的腥味拌着一丝清凉让人身心舒畅。在那里我第一次感到了海的博大、开阔与温柔!

高恺,陕西乾县人。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散文学会会员,陕西省工艺美朮学会会员,咸阳作协、咸阳文学院、咸阳美协、咸阳西画研究会会员,乾县范紫东研究会会员、《黑石书画》副主编、政协乾县十二届委员会委员。

往期精彩链接

西北作家》招募签约作家

董信义:掐断脐带的疼与乐(诗评)

刘省平:生命的解脱

黎    荔:二手时间

庄子和陶潜:天与地之间 / 赵  丰

孔    明:咱老陕人

屈宝民:误会的理由(小小说)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