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上半年互联网人身险保费同比增长12.2%,互联网保险的现状

 保观 2021-01-09

保观 | 聚焦保险创新

8月14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对外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寿险电销行业经营情况分析报告》和《2020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情况分析报告》,因上半年的疫情冲击,寿险电销行业与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呈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报告中提到,上半年共有21家人身险公司经营寿险电销业务,累计实现规模保费69.22亿元,较2019年同期下降了30.55%,因疫情导致的寿险电销人员招聘工作难以开展成为上半年保费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另一方面,上半年共有59家公司经营互联网人身险业务,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394.4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2.2%,其中36家公司规模保费均实现不同程度的正增长,因较好满足了消费者“非面对面”的保险服务需求,人身险线上渠道在疫情的影响下展现出了其独特的魅力。

从其他方面的数据来看,互联网人身险排名前十公司的规模保费市场份额占比为84.6%,在这之中排名前三公司的规模保费市场份额占比为48.6%,市场集中度较高。

从互联网人身保险产品结构来看,人寿保险虽较去年同期减少了2.9%,但仍为主力险种,年金保险和健康险的规模保费的同比增长均超过了50%,意外险规模保费同比增长13.5%。

线上渠道优势凸显

事实上,疫情也在一定程度上凸显出了互联网保险公司在数字化、线上化等方面的优势,也因此互联网保险公司与传统保险公司相比,在面对突发事件时整体上受到的冲击要小于传统保险公司,这一点在近日泰康在线、安心财险与众安在线这三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上半年的保费收入中也可窥见一二。

今年上半年,泰康在线累计实现保费收入49.21亿元,同比增长203%,增速位于国内89家财险公司之首;安心保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14.73亿元,同比增长62.76%;众安在线上半年则实现了67.76亿元的保费收入,同比增长14.61%。

突发事件影响之下,互联网保险公司的增速显然好于行业平均水平,这其中除了官方自营平台,第三方渠道在一些险种的表现上也可以担得起大BOOS的身份。以互联网人身险为例,根据保险业协会发布的报告,上半年人身保险的业务模式仍以第三方平台合作为主,保险公司自营平台为辅,通过第三方累计实现规模保费1235.5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10.8%,占比为 88.6%。

科技成关键钥匙

然而实际上无论是对于互联网保险公司、第三方平台还是有意布局线上渠道的传统保险机构来说,科技无疑都是那把掌握着公司之后发展的关键钥匙,面对如何打造这把钥匙的难题,各个平台也在逐渐给出自己的答案。

近日,刚刚完成2.3亿美元D轮融资的水滴公司提到,未来3年水滴保险商城将投入超过20亿元发力保险科技新基建;7月,保险电商平台慧择宣布业内首个“AI计划书”服务正式上线,该服务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构建清晰的用户画像,且加入情感分析,在“听懂”用户需求的前提下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的保险方案;7月,平安科技凭借《意图获取方法、电子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连续第二次获得中国专利优秀奖,该方案的提出在提高客服机器人的响应速度和咨询问答准确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目前,该项专利也应用于平安集团涉及到寿险、产险、银行等多条客户服务热线,每天处理客服进线80万次,服务客户上千万人。

无疑,各大平台在科技上的发力助推着我国保险行业的飞速发展,技术的应用也不再局限于产品的创新与理赔环节,而是渗透到保险业务的各个流程中,依托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科技能力为用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同时,我国保险行业也迎来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转变,根据艾瑞测算,2019年中国保险机构的科技投入达319亿元,预计2022年将增长至534亿。

多方合作更加频繁

实际上,若想完成数字化转型,对于中小型保险公司来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儿,在这种情况下,保险公司与科技公司的合作就变得多了起来,同时这也是中小保险公司在转型浪潮之下一个不错的选择,由此产生的需求也催生了一批保险科技公司的产生。例如2016年上线的i云保,就致力于为保险机构、保险从业人员提供一站式全流程解决方案的服务平台,为保险机构提供用户需求分析、风控等多种服务,为代理人团队提供产品、营销、培训一站式的服务。而除了保险公司与科技公司的合作,互联网公司也早早加入了合作阵营,各方之间的联系也更加的紧密。

此外,面对医疗这一与保险有密切联系的行业,各方也在积极寻求着合作,意在进一步打通保险行业的上下链。

在“水滴保险商城2020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水滴宣布水滴保险商城开放平台迎来升级,今后将不仅对接保险公司,同时向健康管理、医疗机构等第三方机构开放,提供营销、运营、服务等全方位的服务,在会后的采访中,水滴保险商城总经理杨光也透露,目前水滴正在和一家知名药企探讨对肝病患者的保险。

同时,由蚂蚁金服等九家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信美人寿相互保险社联合法国再保险及其全资子公司ReMark、正大天晴及智保科技,推出针对慢乙肝患者的“福气保慢乙肝福利管理计划”,打通保险、药企、药店三方,为带病群体提供更好的保障。

而从另一个层面来看,保险公司不断尝试切入医院、药企等健康管理服务环节,打通保险产业上下链,也可以获得更多的数据及技术能力,从而在相关产品及服务的提供上变得更加的主动,且突发事件让用户对于互联网医疗的接受程度大幅增加,起到了很好的用户教育效果,互联网+医疗+保险的模式也开始走入人们的视野。

热潮之下的暗涌

互联网保险火热发展的态势下,问题也随之被放大。

近日,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2020年第二季度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数据指出,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二季度共接收保险消费投诉33732件,同比增长26.86%,其中涉及到的互联网保险投诉量激增,易安财险的总客诉量同比增长高达282.38%。

诸多问题之中,销售误导与变相强制搭售等问题突出,广告宣传语与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更有很多消费者在并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动投了保,一些保险机构实际上自身的业务流程并不规范,但为了争夺用户,不断降低的门槛、夸张的宣传语以及对于健康告知等重要信息的不主动告知,都为日后埋下了隐患。

针对种种乱象,监管部门也一直在思考解决的方法。6月,银保监会发布《关于规范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的通知》,规范和加强了互联网保险销售行为可回溯管理,意在更好的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自主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等基本权利,聚焦“投保容易、理赔难”等行业难题,维护互联网保险市场的发展秩序。

而另一方面,互联网保险公司也存在着诸多担忧。其一是虽然几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在保费方面都有亮眼的成绩,但盈利却呈相反态势,以上文提到的三家互联网保险公司为例,泰康在线与安心财险仍处于亏损状态,只有众安在线一家实现了盈利。其二是随着传统保险公司对于互联网渠道的布局,互联网保险的竞争将更加激烈,互联网保险公司如何继续保持自身优势,也成为一大难点。其三是随着技术的进步,保险公司对于风险的精细化管理变得极为重要,且对自身科技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新的竞争态势下,互联网保险能够擦出怎样的新火花,十分让人期待。

End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