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性命之谜(十六)什么是真正的悲剧?每种伤痛都有不同的颜色

 天童老僧 2021-01-10

一、为什么少有见到真正的悲剧?

我有多久没看悲剧了?当决定研究“悲痛”这种感情后我才开始了思索。

事实上,大部份悲剧最后都会变成正剧,这可真是个悲剧。因为按戏剧的套路“起承转结”。一般都是主角正常的生活在中途被打破,似乎在滑向悲剧的深渊。但在结束时主角的命运就会再次翻转,咸鱼翻身,重新迎来光明与希望。

这个套路从古典悲剧时代就开始了,哪怕是《窦娥冤》里,就算主角身死,也要让她沉冤得雪,安心地转入轮回。其他的如《赵氏孤儿》,最终大仇得报,还悲剧吗?还有《琵琶记》,主角把两个老婆都搞定了,再悲也悲不到哪去。

性命之谜(十六)什么是真正的悲剧?每种伤痛都有不同的颜色

大部份悲剧其实都是正剧

我曾经有个理论,认为这种结局是因为古人饱尝生活中的苦难,所以不得不把绝望缓解一下,否则那真是难受。但现在呢?应该有更多的悲剧作品吧?

似乎是这样,我终于回忆起,我看过的最近的几部还算得上悲剧的作品,一部是《亮剑》,一部是《我的团长我的团》。《亮剑》中,李云龙最终自杀。《团长》中,龙文章也走向了相同结局。够悲了吧?

等等,慢一些,这的确是小说原著,可电视剧呢?似乎在李幼斌主演的老版《亮剑》中,李云龙死于飞机失事,而这个结局几乎就没被正式播出过。《团长》则是几乎就把结尾全部砍了。在打下南天门后,故事就莫名其妙的结束了,我们看不到迷龙之死,看不到龙文章的服毒,当然更看不到孟烦了和阿译的决别。

当时我以为是好事。因为我本人就是一个看《三国》从不看“走麦城”,看《水浒》绝不看“征方腊”,看《西游记》绝不看“逐猴王”的人,至于《红楼梦》我根本不看。在我的潜意识中,只要我不看这些,刘关张三兄弟、水浒英雄都会永远活着,继续谱写他们的英雄故事。所以,对于其他作品也是一样。

性命之谜(十六)什么是真正的悲剧?每种伤痛都有不同的颜色

蓼儿洼是《水浒》最后的结局

有人把这些影视剧结局大改的原因归咎于广电。凭心而论,这没错。但是敢于狠心干掉主角就是需要能力和胆色的。最有名的莫过于《福尔摩斯》的作者柯南·道尔,在他本来的写作计划中安排福尔摩斯与莫里亚蒂同归于尽。结果被一大群书迷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把福尔摩斯复活。相比之下金庸大师就要聪明得多,在他的创作前期,从未杀死过自己笔下的一个主角,哪怕就是胡斐与苗人凤那样的必死之局,也是留了一条生路。等到后来写到读者离不开的境界了,才壮着胆子干掉了萧峰,而且还给虚竹和段誉安排了不错的结局。但即使是这样,不少读者还是意难平,采取各种方式让萧峰复活。害得我小时候弄不清《天龙八部》真实的结局。

二、为什么悲剧受人欢迎?

从这里看,影视剧所以不会出现真正的悲剧的原因还是顾忌到观众们的情绪。就象你连载小说一下。真要由着性子把读者喜欢的人物给干掉了话,忠实读者不给你寄刀片算是良心了。事实上大部份人还是相信善恶有报这事,虽然他们有时不会用嘴说出来。所以读者们大部份都不会喜欢好人没好报的悲剧。这一点古今中外都一样。日本漫画家荒木雄飞彦在他的作品中也提到了这一点。

然而奇怪的是,但凡提起高大上的作品,往往都与悲剧脱不了干系。四大名著中有三部都是绝对的悲剧。剩下一部不是悲剧的不是被人质疑名著的地位就是被人挖空心思要证明结局依然是悲剧。现在很有名的几部当代作品,如《白鹿原》、《活着》、《软埋》、《万箭穿心》、《巨流河》、《长恨歌》等等。其主基调也是无一不悲的。读者虽然不算太多,却往往是上层人士,极其认同这些作品,认为其达到了极高的思想境界。这些都是一般文学作品无法达到的高度。我也曾将这种现象解释为贵族们需要用一些悲剧来打动自己,唤醒他们沉睡的感情。但真是这样的吗?

性命之谜(十六)什么是真正的悲剧?每种伤痛都有不同的颜色

当代最有名的小说之一——白鹿原

或者真正的问题源头还是在于我们苦难的生活。人生在世,不如意者十常八九,无论是贵族还是平民。总会有一些事让你追悔莫及,也会有些人让你无比怀念。这些生活中的苦痛是现实的,是每一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思考生活的意义,并且走向成熟。这可能也就是这些以悲剧为主题的名著想告诉我们的吧?在很多人的心中,一个真正的作家应该用手中的笔真实的记录或者描绘一个时代,提纯并还原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们心中的喜怒哀乐,梦想与痛苦,用各种艰辛来折磨主角,让其绽发人性的光芒。只有这样的作品才堪称真正的文学。也就象《亮剑》与《团长》的结局一样,人物到了最后的绝境才会真正有血有肉。小说中的他们虽然死了,但作为一个文学形象的他们,生了。

这么看来,作者真是有上帝之光,他们能够创造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感动读者的心灵。

但我们都知道,这世间没有神灵。如此我们如果剥去对作家们崇拜的神圣外衣,我们会看到什么真实呢?应该是作者自己的人生。有说施耐庵当过张士诚的幕僚,曹雪芹也出生于一个曾经钟鸣鼎食的家族。他们的作品所写的,其实也就是他们不同于常人的生活体验。而当没有这样的体验时,就要用学习的方式了。象兰骁龙在《团长》中的很多情节就来自他与老兵的交流。而金庸小说的一些灵感也来自作者对政治的感悟。但如果要说他们真实对其素材有多深入的了解,只能是溢美之词或者笑谈。金庸虽然以他的作品中对一些文化的描写而受到称赞,但他在浙江大学的教授生涯却是失败的。这就说明了再高明的作家,对于很多事也只能是模拟,而不是还原。他们的成功也只有在文化领域而不是历史领域。特别对于悲伤这种感觉。金庸虽然成功地在《倚天屠龙记》中写出了“百岁寿宴摧肝肠”一幕,让读者们与张三丰同悲于张翠山之死。但等到他自己亲历到儿子自杀的事件时,金庸才恍然大悟,自己当年还是写得太浅薄了,没那种痛入灵魂的感觉。

性命之谜(十六)什么是真正的悲剧?每种伤痛都有不同的颜色

百岁寿宴摧肝肠

由是可见,再好的小说也不过是作者基于自己经历对人生的一种模拟,与实际到底还是有距离的。再高明的作家也是如此。仅仅是对于人类最重要的情感之一,即悲痛,强如金庸这样的大师也未必而理解透彻。何况其他作者。

三、完成小说的不仅是作者

何为“悲痛”呢?美国心理学者保罗·艾特曼认为,它可以分为两种感情,一是“痛苦”,二是“悲伤”。其差别就在于“痛苦”是虽然不幸,但还有所为,找到一些补救或者发泄伤痛的方法。就象张三丰,心痛爱徒之死,含悲出手,救下了张无忌。但“悲伤”就不一样了,它是无能为力,只能承受。从这个角度上看,《天龙八部》中萧峰之死所引起的悲伤就写得很不到位,除了阿紫在痛苦中有意无意间以身相殉,但衬得虚竹与段誉有些凉薄。刚刚还同生共死的大哥,曝尸谷底也就磕几个头便逃命去了。之后便各回各家,继位的继位,娶妻的娶妻。金庸也只能草草解释为萧峰尸体无法寻找。但这其实是靠读者脑补才能最终完成的。

这就涉及到另一个关键点,那就是完成作品的人并不只有作者,还有读者。很多作者因为各种原因写不出来的部分都需要读者自行解释。所用的材料当然是读者自己的人生经历。就象虚竹、段誉为什么不寻找乔峰的尸体。大部份读者估计听了金庸的解释也就完了。但是如果遇到一个较真的人,其实这会是破绽多多。如果站在当时的宋军将领一方,按理说是无论如何也要找到萧峰的尸体的。因为这涉及到一个请功的问题。当然,也可以脑补宋朝上下都已经烂透了,随便杀个小兵就可以用他来冒充南院大王。但金庸到底没这样写。

性命之谜(十六)什么是真正的悲剧?每种伤痛都有不同的颜色

萧峰自尽(其实这个位置人是死不了的。)

当然金庸出问题的地方不止这一处,很多人早就指出来了。如铁枪庙中杨过顾父不顾母也是一例,令狐冲与岳不群的恩怨也是一例,说到底,金庸的真实身份是个商人,他的作为就是制造一个好故事并把它卖出去。这点他已经成功了。但产品有些瑕疵是难免的,就算制造者是老天爷也是一样。

还是拿悲痛这件事来说吧。人到底怎么算悲痛至极呢?有些人可能会认为是嚎啕大哭。但是这其实是最浅层的一种悲痛,而且最有可能作假。人所以哭泣,往往是有目的的。就象一句俗话:“刘备的江山——哭来的”。的确,在《三国演义》中刘皇叔的眼泪是很轻弹的。但就是依靠这眼泪,他从袁绍的屠刀下逃生,获得了诸葛亮这样一位旷世大才的倾心辅佐。因此我们都只能说这些是表演,而不是真哭,真悲痛。等到关羽战败被杀,他哭昏过去三次,这才是真悲痛。然而等到张飞死时,他只淡淡地说:“噫!飞死矣!”于是有人解读,刘备本性暴露,张飞在他心中不如关羽。这种想法是不了解一个情感上的事实,那就是人的感情容量是有极限的。当某种感情已经被挥霍一空时,人会丧失感觉。

庄子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个远离故乡的人,回家时向人问路去自己家的宗庙。对方不存好心,故意给他指了一个错的。这人一进门就嗥啕大哭,结果闹了笑话。然后他才找到了自己真的宗庙。但这时他已经哭不出来了。其实细看,刘备的行为是相当符合心理学的。关羽的死已经让他饱受打击,而那时张飞还在,虽然不同在一地,但刘备还可以发泄。等到张飞也死了,这就是种“我发泄你们也未必懂”的凄凉。虽然赵云、诸葛亮还在,但多少差了一层。因此平生爱哭的刘皇叔,这次居然一滴眼泪也没有掉。这也是悲伤与痛苦的区别。

但刘备到底是一国之君,他的悲伤还有个重要的发泄渠道,那就是伐吴。

性命之谜(十六)什么是真正的悲剧?每种伤痛都有不同的颜色

很多人相信刘备是个伪君子,所以他们也不相信刘备出于至情至性而伐吴

前面说过,愤怒可以转化成恐惧,但悲痛也可能转化成愤怒。就象李云龙在面对马天生的迫害时,用自杀完成了生命的最后一击。他的死,不是因为悲伤过度,而是用生命作为最后的武器,用于了断马天生这样的小人的妄想迷梦。尽管身死,他依然是胜利者。这就是英雄的悲剧与小人的悲剧的最大分野。英雄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还在战斗。小人物却除了承受命运的苦难,别无他法。最多能够像《活着》一样,与一头老牛相伴余生,寻找他人不屑的安宁。

四、你所理解的悲剧未必是作者想表达的

《三国演义》其实是一出伟大的悲剧,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国人现在能读出这悲剧味的反而不如外国多。但我们依然可以从其行文看出其非凡的结构。就按“起承转结”四分法看,刘备从创业的艰难到了赤壁之战的转折,本来已经向理想迈出重要的一步。却因关羽之死,荆州之失而急转直下。为了复仇,他向东吴兴兵,这又是个转折,而按照爽文的套路,这里应该能报仇雪恨,也正是读者想看到的。但现实就是刘备败了。好不容易诸葛亮带着蜀国重新展开奋斗,然后他也死了。接下来是姜维……就这样,希望越来越小,往往刚刚好转一点,又走向更深的挫折,也就是刚给人一点希望,就将其掐灭,这不能不让人绝望。很多读者因此而弃书,但现实就是这样冰冷。从这里看,悲剧的真义就是理想在现实面前被碰得鲜血淋漓,人们才能从中读到美和善,勇气与怯懦。这也就是很多人如此喜欢悲剧的原因。

性命之谜(十六)什么是真正的悲剧?每种伤痛都有不同的颜色

同是东方不败,世人对徐克解读的接受度明显高于金庸原版

然而对于相同的故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这也就是现在不是每个人都将《三国演义》看成悲剧的缘故。如果你的立场不同,不认可蜀汉,这样悲剧的意味就会大减。就象诸葛亮六出祁山不就被现在的一些读者解释成“穷兵黩武'了嘛。在有些人眼里曹魏才是正义一方,敢情还是反分裂啊。现在,司马懿也被洗白了,成了不得已才篡权夺位了。如果不是这些解读者被利欲所迷,只能说他们看历史的角度与古人不同。更进一步,很多解读可能会违背作者的本意。就象对耶律齐的看法一样。网友们纷纷传说耶律齐最后背叛了郭靖。金庸是没有承认这点的。但事实上作家本人对作品的解读也未必是最正确的解读。就象徐克拍摄的《笑傲江湖》很不为金庸所喜,但并不影响它成为经典。到现在为止,东方不败一般都由女性扮演,这也就是人们对这种解读接受的明证。就象前面指出那样,作者对于自己作品中的一些情节的理解,也未必能真正到位。很多解读其实都是后人完成。就象课本上评价那些古典小说,开口必说“反封建”,但作者真的就是这意思?小说既然如此,更不用说历史了,我们永远都是看客,包括那些知名的作家。

说到底,这一切的根源还是因为作为个人的有限性和现实的无限性相冲突。一个作家,无论他多睿智,多见多识广,多灵活变通。他依然只有一个人,尽他一已之力,所反应的也只能是这个大千世界很小的一个侧面,而且必定与现实还是存在不小的差距。这个世界大部份时候都是你的悲伤我不懂,每个人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因为一点成就,真把自己当成神,能够指点江山,能够发现所有真相,这才是真正的悲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