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风韵 旗袍秀 又去花间乐,惊鸿亮眼出。 旗袍堪曼妙,看后路人呼。 身段出曲线,丹青壁上舒。 苗条惠女靓,庄重又贤淑。 器材:OLYMPUS IMAGING CORP. E-PL5 光圈:f/10.0 焦距:14mm ISO:200 咏旗袍 渴望 丽日映清波,鲜花布满山。 微风拂大地,杨柳舞翩跹。 小径通幽处,佳人惊破天。 旗袍别样美,国粹不一般。 旗袍,乃中华国粹之一,源于民国初年,盛行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堪称民国国服。旗袍,它追随着时代,承载着中华文明,以其流动的韵律,独特的魅力,潇洒自如风情,婀婀娜多姿的曲线,将中华女性的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旗袍,它连接起中华文明的过去与未未,将生活与艺术,将美的风韵洒满人间。 器材:OLYMPUS IMAGING CORP. E-PL5 光圈:f/9.0 焦距:14mm ISO:200 旗袍配美人 渴望 天下舒心事,花间看美娇。 旗袍出亮彩,体态更妖娆。 旗袍不能脱离人体而孤立存在。穿着上巧妙地与女性的头、颈、肩、臂、胸、腰、臀、腿以及手足构成众多的曲线,使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适应不同年龄段的女性,形成受到女性追捧与社会赞誉的旗袍文化。京派与海派旗袍,代表着艺术,文化上的两种风格。海派风格以吸收西方艺术为特点,标新且灵活多样,商业气息浓厚。京派风格则有官派作风,显得矜持凝练,有淑女风格。 器材:OLYMPUS IMAGING CORP. E-PL5 光圈:f/10.0 焦距:14mm ISO:200 鲜花与淑女 渴望 万紫千红百花开, 莺歌燕舞又逢春。 苗条淑女旗袍美, 一笑倾城百媚生。 器材:OLYMPUS IMAGING CORP. E-PL5 光圈:f/9.0 焦距:14mm ISO:200 花间旗袍秀 渴望 移步花丛彩蝶羞, 身姿曼妙吸眼球。 旗袍靓丽勾曲线, 装扮淑女更入流。 旗人之袍与旗袍不是一个固定的形式,它有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把旗袍视之为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虽看似无大错,却难免有望文生义之嫌。 辛亥革命推翻帝制,创立民国。民国之初,剪辨发,易服色,把属于封建朝代的冠服等级制度送进了历史博物馆,这一切为新样式的旗袍延生创造了条件。二十年代早期,城市女性中,时兴过一阵“文明新装”热。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四十年代,是中国旗袍最灿烂的时期。尤其是三十年代,旗袍奠定了它在女装舞台上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成为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基本完成了旗袍文化走向经典的过程。旗袍成为一种经典女装,而时装千变万化,但时装设计师常从经典的宝库中寻找灵感,旗袍也是设计师灵感来源之一。 器材:OLYMPUS IMAGING CORP. E-PL5 光圈:f/9.0 焦距:14mm ISO:200 旗袍文化堪一绝 渴望 五彩旗袍美誉生, 经典时尚世人称。 名嫒淑女纤纤丽, 碧玉小家更水灵。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旗袍曾有过灿烂的一瞬。在人民当家作主时代,服装的流行主导已转向平民。六六年至一九七六年,中华传统文化遭遇浩劫,旗袍文化被冠以封、资、修遭到批判,旗袍文化被打入冷宫。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被冷落了三十年之久的旗袍文化显得有些落伍,近十几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在国际时装舞台频频亮相,风姿绰约有胜当年,被作为一种有民族代表意义的正式礼服出现在各种国际社交礼仪场合。 本文根据有关资料改写,感谢原作者提供史料! 渴望,二0一九年十一月十七日 器材:OLYMPUS IMAGING CORP. E-PL5 光圈:f/9.0 焦距:14mm ISO:200 器材:OLYMPUS IMAGING CORP. E-PL5 光圈:f/8.0 焦距:14mm ISO:200 器材:OLYMPUS IMAGING CORP. E-PL5 光圈:f/9.0 焦距:14mm ISO:200 器材:OLYMPUS IMAGING CORP. E-PL5 光圈:f/9.0 焦距:14mm ISO:200 器材:OLYMPUS IMAGING CORP. E-PL5 光圈:f/8.0 焦距:14mm ISO:200 |
|
来自: zzm1008图书馆 > 《旗袍秀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