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朝宰相欧阳通,因直言得罪武则天被杀,字如其人锋芒棱角太露

 事奴 2021-01-10

导语:欧阳通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欧阳询的儿子,书法史上的“大小欧阳”即指欧阳询、欧阳通父子。欧阳通以“善学父书”著称,其书法继承家学,得其父书之神韵,被称为“欧书之亚”“墨林巨孝”。

说起楷书大家,喜欢书法的朋友都知道初唐大家欧阳询,特别是他的《九成宫》直到现在仍是大家学习楷书的首选取法对象。

可是你知道吗?在欧阳询的家族中,传世的书法家不止欧阳询一人,他的儿子欧阳通的楷书同样精妙,并且从书风上一看就知道是欧阳询的真传。

唐朝宰相欧阳通,因直言得罪武则天被杀,字如其人锋芒棱角太露

01苦临父亲书迹成名

欧阳通,字通师,小字善奴,因曾官任兰台令,亦称“兰台”或“欧阳兰台”,欧阳询第四子,欧阳通工于楷,尽得父法。虞世南称其功力当在褚遂良之上。

《旧唐书》曰:“通少孤,母徐氏教其父书。每遗通钱,绐云:‘质汝父书迹之直。’通慕名甚锐,昼精力无倦、遂亚于询”。欧阳询去世时,通还年幼,母亲徐氏抚养至殷,盼子继承父业。欧阳询的手迹散在民间,家藏无几,徐氏不惜重价购回若干。欧阳通朝夕临摹,书法大进。

欧阳通初入仕途时担任兰台郎,后升为中书舍人。此时母亲徐氏病故,欧阳通悲痛万分,居丧尽哀,欧阳通的至孝行为被人称赞。他被称为唐代六十年以来,朝官中居丧最严谨的人。后又转任怀州刺史,衡尉卿。并历任殿中丞、兵部尚书、太常卿、刑部侍郎、金紫光禄大夫。晚年被封为“渤海公”、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复转司礼卿、判纳言事。

直到天授二年,被拜为宰相。欧阳通是为欧阳世家第二位宰相,也是唐朝以来第一位江南籍的宰相。欧阳通刚当上宰相一个多月,碰上了当时权倾一时的太后武则天欲废除自己的亲生儿子唐中宗李显,立她武家人武承嗣为太子。刚正不阿的欧阳通与岑长倩等人声泪俱下地往上递折子,请立睿宗为太子。欧阳通的言辞过于激烈,使武则天感到自己的皇权受到了挑衅,埋下了报复的种子。

不久,武则天指使来俊臣陷害欧阳通下狱。棒打鞭抽,什么样的刑罚都用上了,欧阳通始终不改自己的观点。来俊臣也明白,欧阳通这条路是走不通了,他转战对岑长倩长子岑灵源用刑,诬陷欧阳通、格辅元等数十人谋反,“皆陷以同反之罪,并诛死”。就这样,欧阳通被处死,家产被抄。

神龙元年,武则天跨台,随即身死。唐中宗复位,首先第一个给欧阳通平反昭雪,诏追复官;并赔还欧阳通的全部家产,立庙祀之,同时在欧阳通的三个儿子中选其长子欧阳幼明继承了父亲的爵位。

唐朝宰相欧阳通,因直言得罪武则天被杀,字如其人锋芒棱角太露

02将欧体险峻之势写到极致

欧阳通的楷书虽出于父,但却写得更瘦硬、更挺劲,特别是主笔横画在收笔时末锋飞起,富有十分浓重的隶意,这就成为他楷书的一种特色。

初唐时的中国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国际交流广泛,艺术得到迅速发展。皇家设立文治机构弘文馆,弘扬儒学,并招生学习、研究书法,成为中国最早的书法教育机构。欧阳通的父亲欧阳询任教于弘文馆,其成就在当朝享有盛名,尤其是能信手拈来,不择纸笔,字字如珠玑、幅幅是法帖,如《九成宫醴泉铭》,被称为“欧体”楷模,险劲严谨的特征明显。欧阳通善学父书,其书继家学,得其父神韵,有“欧书之亚”“墨林巨孝”之誉。

欧阳询对欧阳通的书法教育是间接的,通过遗留的书作以及论书作品对其产生影响,因此,欧阳通对其父书法的学习与认知就不仅仅停留在简单的临摹之上,而是进行更自主的思考与揣摩。在这种自主的揣摩过程中,欧阳通开始了与其父截然不同的书法创作道路,走向了与唐代楷书发展相不同的方向。

由于没有受到欧阳询的直接教育和指导,欧阳通只能依靠自己的臆想与推断来还原其父的学书经历与过程,在书法的取法之上,自然地选择了笔力险劲,结体端严,极跳拔险峻之妙的风格。

欧阳通继承了其父书中的“中宫紧凑”的结字特点,但又对其父“纵向狭长”的结字特点有所突破,更加追求方正。笔画上如其父楷隶相融,颇有北魏时期的楷书遗风,有浓厚的隶笔笔意。

当然,欧阳通的书法比起他的父亲来,用笔放纵而缺少精到,结体开张而少收敛。瘦劲不如其父而险劲过之。特别是在字形结构上,往往上面宽裕,下面局促,显得格局较小。上宽下紧的结体,缺少含蓄、蕴藉之感,这是欧阳通书法的缺点所在。但瑕不掩瑜,我们不能过于苛求古人,欧阳通的书法很多东西都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唐朝宰相欧阳通,因直言得罪武则天被杀,字如其人锋芒棱角太露

03笔力险劲,风格峭拔

欧阳通是在唐代整体追求端庄大气的时代里一位难得的追求天真烂漫的一位书家,可惜欧阳通的传世作品只有两件,应该是和“大胆”激怒武则天,被关被杀有关。

清梁巘《评书帖》:“人不能到而我到之,其力险;人不敢放,而我放之,其笔险。欧书凡险笔必力破余地,而又通体严重,安顿照应,不偏不支,故其险也劲而稳。”其书造型险劲却具有稳定感,点画位置轻重缓急严谨合度,虽然势险,但视觉感十分舒适。

唐朝宰相欧阳通,因直言得罪武则天被杀,字如其人锋芒棱角太露

《道因法师碑》

结体上,在谨严中又具生动的姿态。四边开张,四角撑开,潇洒而不飘浮,端庄而不板滞,给人一种健康活泼,奋发向上的感觉。用笔上,刚劲有力,斩钉截铁,如刀断木,收笔间带有波磔,有古隶意味,还参入了六朝、隋碑的笔法。此碑不仅具有其父结体谨严、行笔险劲的特点,同时又颇有北魏时期的楷书遗风。

唐朝宰相欧阳通,因直言得罪武则天被杀,字如其人锋芒棱角太露

《泉男生墓志》

全文小楷点画工整精妙,笔力遒劲流畅,结字方整严谨,笔法稳健。起笔多方头重按、行笔瘦硬、劲瘦显露。似出欧阳询醴泉铭、化渡寺诸碑楷法,可谓深得自家风骨。此刻晚于《道因法师碑》十六年,故书益臻苍劲。

唐朝宰相欧阳通,因直言得罪武则天被杀,字如其人锋芒棱角太露

《道因法师碑》

结语:

欧阳通在其父的基础上,匠心再造,创造了结体险峻、笔画妍美、华贵坚凝的楷书新面貌,虽有学者认为与其父相比,欧阳通的书法险峻有余,厚重不及。但正是这种独特的风格,成就了欧阳通在书坛的地位。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