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孔子的《论语·学而》

 素味人生3472 2021-01-10

《论语》是作为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熟悉和了解的一本著作,它里边的任何一句话都能给我们带来可能是一辈子的启发,《论语·学而篇》是最能够代表孔子思想的那些个名句之一,也就是说你论语不可能全部都背过,但是你如果读懂这些名句背后的故事,你就能够掌握和抓住关于孔子的核心价值观和精髓,历朝历代都有人讲论语,各种人都会写很多关于论语的注释的书,但每个人读后也都会有他自己独到的理解。

我们现代人为什么要学习伦语呢?因为我们能够从论语的每一句话当中看到现代的心理学的应用,在现代的创业,育儿,亲子,包括家庭人际关系等等,这个过程当中都能够有论语的影子,在解释孔子在2500年前所说的每一句论语的时候,我们用的是今天的科学,心理学,经济学或者社会学的依据,所以会有很多跟我们今天切实相关的这些案例,同时我们现在逐字逐句的学习,就是要保证我们每一句话的每一个词都能够搞明白是什么意思,这样的话就算是小朋友听了,也可能会在他学习古文的时候产生莫大的兴趣,那要从这每一篇大概都有二三十句这个篇章当中去找,但是挑来挑去,有时候喜欢这一句舍不得那一句,最终选了这1句大家相对比较熟悉,能够代表孔子的核心价值观的东西。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新知然后能做到时常温习它,这不是一件很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这不是一件很令人快乐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的心里一点也感觉不到生气、怨恨,这不正是君子之所为吗?

 学而实习之:是讲学习方法。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这个学而时习之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你学习了以后,你需要不断的练习,我们总有很多人学东西学完以后就着急说怎么还没学会,为什么这个知识对我来讲没有用,因为学了之后一定要刻意练习,你知道一个东西能做,你也知道了这个中间的过程,但是,它能不能够成为你自身的一种自动的反应,当我们说一个人真正学会了一个东西的时候,他甚至不需要经过大脑里边的这个系统2的思考,他系统1就已经做了,核心就来自于大量的练习,所以学而时习之就是自修

有朋自远方来,就是共修,然后修的目标是什么呢?是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是为人态度。“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

最后能够达成人不知而不愠这样的一个高的境界,孔子对于人知不知道自己还是蛮在意的,所以你看他后面经常提到说,别人不知道你该怎么办啊,不被人知道这种痛苦,要感同身受,从古至今每个人都会有,那我们要想达到人不知而不愠的这个境界,别人就算不知道我们,我们也不会不高兴,我们也依然可以平静的对待,那你就需要自修和共修一块来努力,所以从这个学而时习之,我们能够看到刻意练习的隐私,有朋自远方来,我们可以看到他人的力量,之前看过一本书叫〈他人的力量〉,就是你得知道说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能够只借助自己一个人拼命的努力,你需要找到有其他的人,给你带来刺激,给你带来外在的信息,这样你们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这个叫做第4种人际关系,所以论语用这句话作为孔子整个这个理论的开篇是有道理的,就是告诉我们,后边你要面临的是一个艰苦的求学过程,光记住这些话是不行的,你需要练习,你还需要跟别人互动,所以自修共修一起,最终我们达成的人格境界,人不知而不愠,我能够淡定的处理身边的这种毁誉,这就是我们学习论语的目标,这是第一句话,也是我认为论语当中非常重要的一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