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巴豆除体内於血、腹胀、慢性肺痈、急性阑尾炎

 昵称33992936 2021-01-10

(巴豆,《本经》曰通五脏六府之闭塞。治病之良药。)


​ 华夏中医论坛

近代医论医案赏析

妇儿医案 初行医用巴豆,差点吓死我

 主题发起人五味子87  开始时间2019/07/05

五味子87

声名鹊起 贵宾

2019/07/05

#1

50年代,河南省镇平县高丘乡乔沟,有一个女的,姓张,按辈分叫我表叔,生完孩子,体内淤血,肚子鼓的象水桶,一天,和妹妹一起来看病,我自己配制的巴豆丸。用火纸包着砸,吸出巴豆的油,俗话说,巴豆不去油,力量赛似牛,用朱砂包裹。我当着2姐妹的面,包了3包药,3丸,5丸,7丸3个包。分3天喝,每天一包,第一天3丸,第二天5丸,第三天7丸。当天张女家有客,客人都走了,她忘了,看绿豆大小药丸,把3天药丸一次喝了,妹妹已回家了,也没有人提醒。

第二天,一大早有人匆匆跑来,说张女不行了,死了。我吓的魂飞魄散,跟随来人,飞奔而去。只有5里路,还没有到门口,大老远己看到人群围着张家,心情沉重万分,心想完了,出人命了,坏了。

匆忙进屋,摸脉,无脉,也不出气了。赶紧叫人去抓药:路参,五味子,麦冬。人们飞奔而去,有人赶紧烧水,熬好药,我亲自喂药,大约一个小时,我能摸到脉了,上午11点左右病人会啍啍了,我赶紧叫人打点面水,慢慢喂。我的心稍微安静,缓过神来,大骂了一通,看到有人提尿罐,我一脚踢翻了尿罐,看到半罐子血块子。就此,张女病好了,回来我把剩下的半瓶子巴豆丸全倒侧所里了,一月后在街上赶集,遇到张女,她热情打招呼,表叔,谢谢你救了我的命。我说,你差点吓死我。

后来,来到桐柏县,遇到一个姓陈的医生,很是谈得来,告诉他这个医案,他听了,也告诉我,他遇到的,说医院一个厨师,吃着了,肚子涨,当时院里晒做好的巴豆药丸,他随手抓一把吃了,又找他看病,他又开了10粒巴豆丸。厨师拉了很多肉块子,就此好了。

在这儿农村,猪生病了,把猪耳朵剪个口,放一粒巴豆,猪耳朵烂个洞,猪病好了。

//////////////////////////

楼上说的巴豆卡耳朵之法一般是治猪瘟之法。还有用蟾酥治疗用蟾酥卡耳治疗的,还是有效的,有的卖猪头的耳朵上就有小洞,估计是用卡耳之法治好的。其实猪瘟就有点类似温病的最坏的情况,症状就是 高烧,不食,全身紫斑,要是人得了,也不好治,用药就是用安宫牛黄丸之药,但太过昂贵,此药价低效佳,缺点是谁也不想耳朵上多个洞。估计没谁用过。中医博大精深啊。有篇新闻报道用巴豆卡耳朵法治好了猪链球菌病。

/////////////////////////////////////////////////////////

巴豆植物医案

2014-1-17 15:54:00 来源:网友

植物医案


巴豆救治慢性肺痈案


陈某,男,46岁,农民。咳吐脓血,延已两裁。迩来吐脓夹紫暗血块,排出不畅,胸部闷痛难忍,痰涌气息喘促,大便数日未行。舌质紫,苔灰厚腻,脉弦虚滑。x线示:肺脓疡伴空洞、脓胸。痰淤脓毒结聚于肺,恐正气暴脱,急拟劫痰排脓。巴豆400毫克,去皮心,切细,分两次冷白饮送服;另以桔梗、杏仁、百部合、北沙参各12克,苡仁30克,生甘草6克,煎汤服之。翌日复诊时告之,巴豆服下,腕部有灼痛感,腹痛,大便共泻7、8次,呕吐白色粘沫痰2次,咯脓血盈婉,胸部闷痛顿减,气喘轻松。继将巴豆减至每次150毫克,原汤药不变。继服5日,病情已较稳定,但仍有呕泻反应。遂以原法,巴豆再减至每次100毫克,并无明显不适反应。连服一月,诸症若失。


按:《日华子本草》云巴豆能“消痰破血,排脓消肿毒”。《本草汇言》载其对“留饮痰癖,死血败脓,寒痰哮喘,下嗌即行”。本例为慢性肺脓疡并发脓胸之危重之症,张师以巴豆之劫痰排脓为主,又以润肺养肺排脓汤剂辅佐之,攻中有养,寓攻予补,巴豆用量亦随病势缓急而变,终收全功。巴豆辛热有大毒,去皮心、冷白饮送服可减少毒副反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巴豆对金黄色伤葡萄球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张师以其治疗肺脓疡、脓胸等中医辨证无明显热证者,恒奏奇效。


巴豆治急性阑尾炎


韩某,男性,68岁,1994年3月12日初诊。患者二日前过食生冷后开始腹痛,且疼痛逐渐加重伴恶心而来诊。患者素患慢性胃炎,喜热饮食,腹部多畏寒,得热则舒,每因吃生冷出现胃痛或腹痛腹泻。诊见体温39.2℃,阑尾点有压痛及反跳痛,伸腿及腰大肌试验阳性,舌略红,苔黄厚,脉滑数。查白细胞22.5×109/L,中性81%。临床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因患者平素胃肠冷积日久,本次又因饮食生冷而发病。热结为标,冷积为本,故拟温化冷积与攻下热结药并 用。选用大黄40g(后下)、桃仁15g(去皮尖)、干姜30g、桂枝30g、丹皮15g、当归 20g、薏 苡仁30g、巴豆6粒(去油)、甘草20g、冬瓜子50g(打)。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药汁400ml,早晚分服。巴豆随服各一半。服第1剂后,患者解大便2 次,便后腹 痛减轻,服第2剂解3次大便,大便量少质稀。2剂服完后再诊,腹痛明显减轻, 舌略黄,脉略滑数,体温降至37.6℃。守原方减大黄为20g,巴豆减为3粒,余药同前,连服3剂而愈。其间未用任何抗生素,随访数年未复发。


按:此病例冷结热结同存,寒热错杂,须寒热并用方与病情合拍。方中巴豆泻冷积,大黄泻热结。二物同用前人亦不少见,如《图经本草》中三物备急丸即大黄、巴豆、干姜同用以治心腹诸疾;《本草备要》中亦有巴豆“与大黄同用,反不泻人”之说。


巴豆 - 药(毒)理学[2]


毒性:以巴豆液喂饲小鼠、兔、山羊、鸭、鹅等动物皆无反应;黄牛食之过量,则易发生腹泻、食欲不振及疲乏等,但不致中毒死亡。对青蛙亦属无害,但对鱼、虾、田螺及蚯蚓等,则有毒杀作用。小鼠皮肤长期与巴豆油接触,可致乳头状瘤及癌。长期与巴豆种子提取物、巴豆树脂接触,可促使二甲基苯骈蒽引起乳头状瘤及癌。小鼠每周服1次巴豆油共30周可引起前胃部乳头状瘤及癌,亦可促使二甲基苯骈蒽引起前胃部乳头状瘤及癌。亦有云小鼠皮肤局部应用乌拉坦及巴豆油亦可致皮肤乳头状瘤,但巴豆油本身无致癌作用。所含巴豆毒蛋白系原浆毒,能溶解红细胞,并使局部细胞坏死,引起发赤、起泡和炎症。巴豆8-16粒给狗灌胃可死;人服巴豆油1g,亦有中毒至死的报道。人服巴豆油20滴可致死。巴豆毒素兔皮下注射的LD50为50-80mg,巴豆油酸大鼠口服的LD50为1g/kg;豚鼠皮下注射的LD50为600mg/kg。巴豆油注射在豚鼠的腭及悬雍部可引起蛋白尿和血尿。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