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人类活动对动物生存环境的影响,真的只有负面吗?

 昵称535749 2021-01-11

Science_北京

不惧过往,不畏将来!01-08 09:47


人类侵占了很多哺乳动物的栖息地,使得它们被迫转移。新研究表明,虽然人类活动对大型哺乳动物栖息地造成了负面影响,却为部分小型哺乳动物创造了更适宜的生活空间。

500

加利福尼亚州出土的全新世时期美洲黑熊、浣熊及口袋鼠的化石。

沿着科技绿道步行,你能看到松鼠、鸟、花栗鼠四处乱窜。这些小动物似乎能很好地适应城市系统。但是,如果穿越回200年甚至2000年前,你还能在同一地点看到这些动物吗?

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生物科学与地球与大气科学学院助理教授Jenny McGuire和前博士后Silvia Pineda-Munoz试图在他们的新研究中寻找答案。他们希望通过化石分析揭秘人类活动对不同动物物种栖息地变化的影响。

500

众所周知,人类侵占了很多动物植物的栖息地,它们被迫“迁居”。

印第安纳大学博后研究员Pineda-Munoz和他的同事研究了46个物种的化石记录,约占美国48州哺乳动物数量的四分之一。

这些化石记录的时间跨度很大(从冰河时代结束至今),涵盖了美洲原住民的农业扩张、欧洲殖民以及后来的工业革命等重大历史时期。

和猜想的一样,他们发现大多数物种(约74%的物种)的栖息地在工业革命之后受到了影响。但这种影响对于不同哺乳动物而言并不相同。

500

McGuire说:“我原本以为大多数动物都会被迫离开它们偏好的气候环境,对于体型较大的动物而言,的确如此。但意想不到的是,几乎所有小型哺乳动物都扩散到了它们历史分布的气候环境范围之外了,人类活动及影响对它们具有促进作用。这是我们得出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结果。”

从研究结果来看,人类活动对于哺乳动物的影响究竟具有正向效应还是负向效应,与动物的食性和体型大小有很大关系。

像野牛和美洲狮这样的大型动物被迫离开了它们喜欢的气候环境,但是像兔子这样的小型哺乳动物却扩散到了人类居住的区域。

500

工业革命前后美洲狮和兔子栖息地的变化。

为什么小型哺乳动物在人类涉足的区域内更活跃?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些猜测。

Pineda-Munoz说:“虽然还没有开展具体的监测调查,但我认为这与竞争关系消失有关,因为部分小型哺乳动物与其他物种间的竞争变少了。另一种解释是,人类正在不断改变自然景观,建造城市、开垦耕地这些活动为小型哺乳动物创造了诸多藏身地。但大型动物却无法躲避,也不能利用这些小角落小缝隙藏身,因此很难跟人类共享生活区域。” 

这项研究对于当下的动物保护计划(尤其是大型动物)意义非凡。

500

McGuire说:“仅仅了解物种现在生活区域的气候,不足以了解适合它们的栖息地。为了更好地保护这些大型物种免受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我们应该结合历史数据。”500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编译 | 攀汗

◎审稿 | 西莫

◎责编 | 陈之涵

◎期刊来源 |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

◎期刊编号 |  0027-8424

◎原文链接:

https:///news/2021-01-uncover-unequal-effects-human-mammals.html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