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乾隆子永瑆书法惊艳冠绝200多年

 泰阳汉子 2021-01-11

在 清朝 书法史上,涌现出了不少书法功力深厚的名家,如 林则徐 、姚孟起、黄自元、梁诗正等人,都是名噪一时的书法大家。

那么代表着清朝书法最高水准的,却是这四个人:成亲王、铁保、翁方纲、刘墉。

这四人被世人称为“清四家”,堪称清朝书法的顶尖水平,而这其中又以成亲王书法最为精妙绝伦,因此他也被称作是清四家之首。

成亲王 爱新觉罗·永瑆 ,乃是乾隆皇帝的第十一个儿子,也是最有才气的一个。

成亲王从小就十分痴迷书法,因其从小生于皇宫大内,有着无数的资源供其享用,还有无数的名师大家对其指点,可以说成亲王要比其他书法家的条件好出了太多。

当时的清朝,“尊董重赵”风气非常严重,成亲王自然也没逃过这种风气,据 《啸亭杂录》记载:“永瑆幼时握笔,即波磔成文,少年工赵文敏。”

这里的赵文敏,自然就是 赵孟頫 。

而且,在用笔上他则是研究了董其昌的三指握笔法,悬腕书写,写出了独树一帜的风格。

这一点也记载于《啸亭杂录》之中,上载:“(成亲王)尝见 康熙 时内监。言其师少时犹及见董文敏用笔。惟以前三指握管,悬腕书之,故王广推其语,作拨灯法。”

除了赵孟頫和 董其昌 外,成亲王还把历朝历代的名家法帖,都学了过来,如黄庭坚、柳公权、欧阳询等人的书法精髓,都被成亲王融于己身,他还将碑学和帖学相互融合,上承帖学之秀美下启碑学之朴拙,开辟出了一种新风格。

虽然成亲王是一位诸体皆通的大家,但他写的最好的书体还得是行书与 楷书 。

就如他笔下的这幅行书神作《书论一则》。

纵观此作,成亲王用精美入神的行书写就,通篇就一个字“美”,其用笔俊逸,结体疏朗,笔画之间浓淡结合,给人一种灵动之感,一笔一画都透露着皇家气息,字里行间能看出赵孟頫的神韵在其中。

不得不说的是,成亲王的这幅《书论一则》要远超于他的父亲乾隆皇帝。

在当时那个时代,求取他墨宝的人数不胜数,正如史料记载的:“永瑆名重一时,士大夫得片纸只字,重若珍宝。”

是的,就连他的弟弟嘉庆皇帝,都对他的书法赞不绝口,就算现在已经过去了200多年,这幅行书《书论一则》作品,仍然让今人感到惊艳万分。

今天,我们经过多方搜集,找寻,将成亲王行书作品《书论一则》进行高清复制,还原原作风貌,送与大家,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编辑谪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