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民间招待贵客为什么不用螺蛳这道菜?

 探秘桂北 2021-01-11

    某地官方曾在宴会上推出螺蛳这道菜,遭受民间人士的非议,为啥?螺蛳是一道美味,我们许多人吃过,我也爱吃。螺蛳虽然是人们常用的一道菜,但民间几乎没有人把它用来招待高贵客人。

     螺蛳屁股有一个特点,就是弯弯多,比较尖。如果用它来招待尊贵客人,客人可能认为是主人讽刺他尖巧、奸诈,是侮辱他,客人会不高兴的,有的客人也许会因此生气而拂袖而去。当然,如果是随随便便的客人,对文化又不大讲究,招待一下也无妨。不过毕竟这是饮食文化,对远道而来又讲究传统文化的朋友,就有忌讳。

    再说,中国民间与螺蛳相关的歇后语中,没有一句是说好的。如,螺蛳壳里做道场——摆不开排场,就是说地方狭小,做不了大事;再如,讽刺吝啬之人说他是螺蛳屁股——太尖了;讽刺爱算计他人的说他是螺蛳屁股——弯弯多;讽刺语无伦次的人,则说他吃螺蛳——吞吞吐吐;说心胸狭隘的人是螺蛳壳里的心胸——没有度量,还有用谐音讽刺的歇后语:螺丝(蛳)帽脾气——一拧不紧就跑气。  另外讽刺在位的人,不为百姓办正事也有这么一句歇后语:歪嘴和尚喝螺蛳——常念错经!

     民间俗语有“皇帝喜贡品,乞丐爱螺蛳"之说。"万国来朝,八方来贡",这不仅是皇权尊贵的象征,主要还是藩属对宗主国或臣民对君主把最珍贵的东西拿来奉献,皇帝当然是喜欢的。而乞丐贫穷如洗,能吃上螺蛳这道荤菜,当然算是一道美味了。我们这里有民谚说:贫穷懒汉喝螺蛳,富贵人家歺歺荤!就是说好逸恶劳无财无产的二流子、贫穷困难的人家,上无遮雨的瓦、下无挡风墙的乞丐,会因无食裹腹而下江、河摸螺蛳吃。"乞丐不入大雅之堂,螺蛳不上富贵之桌。”大雅之堂,会因为乞丐的衣裳褴褛、邋遢而扫兴;富贵人家会因为螺蛳上桌而显示主人对客人的不尊重。这个饮食民俗,在中国大部分汉人居住区应该是相同的。用螺蛳菜招待贵客?可谓闻所未闻!

     我有朋友参与某地官方对这道菜的推出。我问他难道不知道这其中的忌讳?朋友说,他当然知道民间的忌讳,但考虑到时代的变迁,又是一位比他年纪大的老者提出来的,就没有反对。我认为,传统文化不能因为标新立异而改变,别出心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冲突的事,往往在民间不仅得不到支持的,反而会让世人耻笑。

      有人别出心裁,将买来的肉充入其中称为酿,很有地方特色风味,味道更是别具一格,在一些地方,受到相当多朋友的喜爱,但若登大雅之堂可能仍会遭到质疑。

      螺蛳虽然不是招待高贵客人的一道菜,但螺蛳毕竟是一道美味,是一种常见的食材,通常情况下,把它作为一道菜是没有过多讲究的。除了阳虚怕冷、小腹冷痛、乏力、小便不利等少数人外,皆可食之。一句话,这道菜在家庭聚会或一般常来常往的朋友之间,还是受到许多朋友欢迎的,我也很喜欢。但我尊重与吃螺蛳相关的传统文化!

                                              全州民间地方民俗活动主持人之一罗传斌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