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是无常,练习亦无常 - 瑜伽练习者用自律不变的练习来找寻生命的真相

 四木公子A 2021-01-11

一行禅师说“你牙疼,牙疼是非永久的;但是你不痛的牙,同样也是非永久的;带着这样一种洞见,你再来审视一下人的一生:生,老,病,死;再来审视一下生命中的高潮和低谷,痛苦和欢乐....再看人生境遇,你就有了圣哲一样的眼光,你就不会再烦恼,你会微笑,并且毫无恐惧“。

《瑜伽经》说“瑜伽,就是让心念的起伏趋于静止”。

自然在春夏秋冬的循环中往复;历史在帝国和朝代间兴起,昌盛和衰败;你心爱的瑜伽老师来了..走了;你的腘绳肌拉伤了又治愈了....  这些不是哲学,不是文学...而是一个瑜伽练习者的力量:是的,当我们瑜伽练习觉悟到这一切只不过是一个不变本质的不断变化的现象,用瑜伽语言来说是prakriti在gunas的作用下的变幻时...我们如何对身边的境遇做出反应就成为我们瑜伽者的一种心灵力量,而这种力量的培养就孕育在每天的练习之中。

自然而然地,每天我们踏上瑜伽垫,我们都要希望今天的练习一切都好,就如同我们每天都期待着一天能有开心和幸福的内容。而每当我们拒绝练习,几乎都是因为我们的负面情绪:  今天身体僵硬,太累了,时间紧张了.... 而这些很”人类“的反应,其实都是无明Avidya(点这里读专题文章),期待“好”的背后是Raga (贪欲)之毒是klesha; 而因负面感觉不行动是Dvesha (厌恶逃避)之毒也是klesha..   而瑜伽之旅程都是要让我们看清这些我们认为自然而然,源自人类先祖,并随着当代的商业文化达到高峰的天然”反应“, 无外乎都是一种“无明”,换句话说就是心灵的愚昧而迷失了圣哲般的眼光;而瑜伽练习就是帮助我们看穿这些愚昧的反应,从而可以用一行禅师提到的“圣者的眼睛”来看待身边不断变化的情境 - 看到无常的万境的同时,也看到那个恒久的“我” - true self。

于是通过瑜伽练习,我们观察疼的那颗牙,但是同时我们也观察那些不疼的牙;观察受伤的身体,也观察没有受伤时的身体;在身边一切都不如意世界整个糟透了的时候观察自己的大脑,在风调雨顺万事如意的时候观察自己的大脑。通常情况下,人们只会在挫折和困境中反思,但是在顺利的时候因感觉太好而忘却烦恼。这样有问题吗?大脑就像开了自动导航,生活就像在家门口停车一样不用思考。如果你的一生都想非常顺利的时候,这样不会有问题,但是你要想要你的生命有所不同,你大脑的自动导航并不能把你带到一条你没有走过的路。在瑜伽练习中,重要的是练习走你以前没有走过的路, 在练习中看自己的心念起伏,观察浮动的Vrittis, 看到你心灵之毒而引起的各种kleshas, 欣赏你的sukha (《瑜伽经》中体位法要舒适和稳定的“舒适”)但同样看到和欣赏你的dukha (佛经中四胜道:苦,集,灭,道 的“苦”)毕竟sukha和dukha只差那么一点点。

如果你追求的是自由的话,你要有知道真相的欲望,而不是要有感觉美好的欲望;假如感觉好是你的目标,一旦你感觉好了的话,你就会失去追求真相的愿望。这不是说感觉到幸福,美好和喜乐是坏事情, 如果让人选择的话,每个人都会选择幸福快乐而不是悲催。前面的话的意思是说假如一个人追求感觉美好的愿望强于看到和亲身体验到真相的欲望;这个人的的精神世界就总会是扭曲的,会把扭曲的现实认作是真相,而让自己最深层的灵性蒙上污垢。

其实,每个人都会说他们愿意发现真实,但是当“真实”开始剥夺我们深信的理念,摧毁我们的信念系统,击碎我们的梦和期望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快速逃离。因为清除无明,看到真实的过程不是讲一讲慈悲,爱与和平那么简单;发现真相的的过程是颠覆性的,只有真正准备好挑战自己和改变生活的人才有可能做到。 

而瑜伽修行者就是真相的追求者,他们先用练习带着觉知穿越练习过程中的起伏;通过不间断自立的练习,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和永不变化的内在的心灵品质相衔接。喜乐并不是来自某种high,  来自某个境遇变化引起的心绪变化,而喜乐的种子正是来自观察这些变化,不仅仅是观察high的境遇和积极的情绪,也观察low的境遇和消极的情绪。


瑜伽就是这样一种修炼 - 观“无常”的修炼,不仅仅是对你的行为的修炼,而且是对你的观察感知力和你的信念的修炼。当你观察到和感觉到你对练习的疑惑和抵触的时候,你仍然选择行动,你的练习就成为对瑜伽信念的一种表达,这种信念来自于我们既往的体验和一种尽管面临未知你仍然相信练习能带你跨越未知的信心。帕坦伽利在《瑜伽经》第14揭颂中说,需要长时间持续的努力才能奠定练习的根基;对于练习的承诺就是无论练习是难,还是容易,我都要行动;是好,是糟糕,我们都要带着平等心。在《薄伽梵歌》中当Arjuna要逃避战场而去隐世修行的时候,Krishna告诉他你不能逃避你在这个人生阶段应该做的真正功课,逃避只会招来日后更多的邪恶的毁害。在境遇如是,身不由己的时候,神的教导是执守自律和平等心。

佛教中说:假如天很热,做个热菩萨;假如天很冷,做个冷菩萨。 

而天热时,心情热时我们练习,练习看到外或内的“热”;天冷,心情冷的时候我们也练习,练习看到外或内的“冷”;而这样的练习,就是在找寻每个人内在本自具足的菩萨.....

(文章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