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扬州老街巷,在冬日里值得你去走一走(一)

 太阳风869 2021-01-11

扬州

最美老街巷

Yangzhou streets

扬州小调 汤非 - 非音乐

扬州,一座“巷城”。

自古就有“北京胡同扬州巷”之说。

这近四百条的老巷子,构成了,我们这座城市的血脉。

这里面有人情,有故事。

我想更多的是,那属于扬州人的街巷文化。

——【街巷扬州】

不认识扬州街巷,就等于不认识扬州

人文扬州,一街一巷

伴随着岁月沉淀,里面蕴含着人情味,也藏着那一份记忆......

这一条条的古街古巷,伴随着古运河畔流淌着的唐诗宋词,讲述着属于扬州的历史沧桑。

亦或者是,藏于其中的前尘往事。

只有深入古巷老街,才能近距离了解老扬州人的平凡生活。

下面,我就推荐几条。

在这个冬天,值得你去走一走的老巷子......

【地官第】

扬州,地官第

东连观巷南巷口,西接三祝庵巷和东圈门街。是一条,东西走向的巷道。

地官第不长,约一百多米,宽为3米左右。

却是扬州城名人、名园集中之地,巷内至今还保留着不少明清建筑风格的高墙深宅。

走在街中,通过种种印记,仍能看出过去的繁华。虽说这里的繁华,如今不及不远处的东关街,但也可一窥扬州的市井风情。

推荐:汪氏小苑、马氏住宅、洪兰友故居。

五福巷

五福巷,又被扬州人称之为大五福巷

位于东圈门与东关街之间,是一条总长约400余米的小巷。与小五福巷和沙锅井东巷相连,向南与东圈门一条内巷相通。

整条巷子横竖曲折、七拐八弯。

不过,却是一条很有扬州味道的老街巷

走在五福巷中,两侧居民房历史结构大多保存完好,砖雕门楼、青砖小瓦、马头墙。在青石板路和夕阳西下的映衬下,散发出,令人回味无穷的老街气息。

推荐:清代的吕氏建筑、清代刘氏住宅、王者兰故居等。

常府巷

常府巷,在粉妆巷的东侧

这两条街巷,也被扬州人称之为“情侣巷”。

因为它们都和明朝大将常遇春,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粉妆巷,是常遇春将军女眷居住之所。而常府巷则是,常遇春府邸的所在地。

《嘉靖惟扬志》中有载:戊戌(1358)春,江南行省都督马步水军大元帅常遇春,旋师淮东。今扬州小东门内有常府,遇春所居也。其子孙今人世守之。

整条巷子宽约3米,长近200多米。与大狮子巷、旧城浴堂巷永丰里、卸甲桥、大小实惠巷相通相连。是一条,南北向巷道。过去巷中还有石牌坊一座,可惜现已不存。

推荐:巷中老房子和原住民的慢生活。

弥陀巷

弥陀巷,以巷北弥陀寺而得名

顾先生在其《弥陀巷琐记》中写道:弥陀巷巷址原为天宁寺的弥陀殿。明嘉靖年间,拆建新城后。改建弥陀寺院,因称弥陀巷。

整条巷子,长约300多米,宽约2到3米左右。

历史上这条巷子,住过许多文化名人。留下了,许多值得探访的人文故居。

弥陀巷不长,从南到北。走完,只需要十几分钟时间。行走在这老街老巷中,每走几步,都能寻见岁月的刻痕。在这刻痕中,有我们父辈的记忆。再慢慢,抚摸街两边斑驳的老墙。一瞬间,多少往事就涌上了心头......

推荐:罗聘故居、旌德会馆、吴氏住宅等。

扬州慢,慢扬州

扬州老城里的每一条街巷,古朴的粉砖黛瓦、厚重的老街巷道……

亦或者是,这些老巷子里的冬日暖阳。

无一不让人,赏心悦目。

因为,这里有生生不息的市井味

在探寻的过程中也一直在想,这些老街古巷岂止只是一条街道。

更多的应该是一段历史、一份乡愁、一种文化。有了它,扬州才是独一无二的,有内涵的。

亦如我现在所想所做的,用镜头捕捉老街记忆。

用文字记录,扬州街巷之美

这幽深静谧的老街巷。

赋予了,扬州城独特的魅力。

如果说扬州最中国,那么古巷最扬州

或者你想细细品味,

属于扬州的那份历史古韵,不妨来读一读【街巷扬州】。

我们和你一起,去遇见,最扬州的市井烟火。

不能让,街巷文化

在扬州城,随着岁月的流逝而消失,探寻、回忆、记录……

才是对,这些老街巷的关爱与负责。

编辑:街巷扬州编辑部

排版:扬州客

文图:扬州客/网络(侵删)

End

用文字记录扬州老街巷的前世今生,记录里面的人和事,就是我们做【街巷扬州】的初衷......

搜索【街巷扬州】公众号,点击关注。

我们带你发现,不一样的扬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