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育雏氨气过大的危害养鸡技术

 昵称73090983 2021-01-11

氨气是一种有毒,无色而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气体,故常被吸附在鸡的皮肤粘膜和眼结膜上,从而对其产生刺激并引发各种炎症。有资料称,当鸡舍内氨气浓度达20ppm并持续6周时,就会引发鸡肺部充血水肿、鸡群食欲下降、产蛋率降低;达到50ppm时,数日后会导致鸡发生喉头水肿、坏死性支气管炎、肺出血、呼吸频率降低、并出现死亡;达80ppm并持续2个月时可以导致蛋鸡产蛋率减少90%,死亡率增加;达100ppm时,死亡率将明显增加。可以说氨气的存在对于鸡的生长具有极大的威胁作用。

2 舍内氨气的产生途径

2.1 粪便

鸡的消化道较短,消化率低,有20%~25%的营养物质不能被机体所消化吸收而随着粪便排出体外,其中部分含硫蛋白质在温度和湿度适宜的条件下被微生物分解,放出大量的氨气和硫化氢气体,从而污染舍内的空气。

2.2 鸡舍内垫物

养鸡场一般都以锯末,木屑、草等吸水性较强的物质作为鸡舍内的垫物。当鸡舍内温度湿度过高时,垫物将会大量吸水而变得很潮湿,并与鸡粪结合,如果清理迟缓,舍内通风换气不良的话更会导致鸡粪腐化速度加快,在短时间内导致氨气浓度上升到很高的水平,从而对鸡群产生危害。

2.3 高温高湿的环境

高温高湿的环境会使鸡舍内的物体腐烂而发出霉臭味,同时也会加速没有及时清理的鸡粪腐化,从而导致氨气等有毒气体的浓度急剧增加。一般鸡舍内的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0%~65%,超过80%时,不但鸡的健康受到损害,同时鸡舍内的墙壁,垫物以及其他附属设施也会发生霉变或腐烂,从而产生各种有害气体。鸡舍内湿度过高的原因主要是鸡的呼吸和排泄所致,鸡的粪便和呼出的气体中有70%~80%是水分,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出的水分也越多,所以鸡舍应保持通风并要经常换气。另外鸡舍内的进排水设施如果出现泄露的话也会使鸡舍内湿度增加,因此要经常地检修鸡舍的设施。

鸡群密度过大、鸡舍长时间不通风换气或无通风排气设施也能造成舍内氨气大量蓄积,使舍内氨气的浓度短时间内急剧增大,从而产生毒害作用,这种现象在高温潮湿的夏季表现尤为突出。冬季有些养鸡者只注重防寒而忽略了鸡舍的通风换气的,同样也能导致舍内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的升高。

3 降低氨气危害的几点措施

3.1 饲料中合理使用添加剂

饲料在鸡的消化过程中会产生酚、苯及粪臭等。没有消化吸收的部分在体外被微生物降解,可以说粪便越多舍内空气中含有的氨气浓度越大。因此应该在鸡饲料内合理使用添加剂,加快鸡体对饲料的消化,减少排出量。常见的饲料添加剂有利生源。

4.2 及时清除鸡舍内氨气的粪便和垫物

特别是在高温和高湿的环境中,鸡粪等有机物应及时清除,直接消除氨气的产生源,并及时通风换气,以避免舍内氨气积聚造成导致浓度过大。

4.3保持鸡舍干燥通风,降低鸡舍湿度。

我国很多地方夏季温湿度都很高,应注意降温降湿。冬季除做好保温工作外,更要重视舍内的排污除湿,要定期的打开排风扇和加大换气孔,以保持舍内空气新鲜。当舍内氨气浓度达到20ppm时,即可闻到有浓重的氨气味,就需要马上通风换气,至人进入后无闷气、无刺鼻刺眼为度。

4.6 生物除氨法

有研究表明乳酸杆菌可降低鸡鹅粪中氨气的产生。EM制剂亦有控制消除氨气的作用。


5 结论

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万不可等到浓度过大产生危害之后才采取补救措施,鸡的发病是很快,很容易造成极大的损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