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夏有个生存了三十年的文学社,她在哪儿,你知道吗?

 银川史记 2021-01-11

这个文学社是宁夏石嘴山市的惠风文学社。

文学社成立的时候我上初中。也才开始写诗。

我是1989年在当时的《石嘴山报》发的第一组诗,《沙枣花开的日子》,责任编辑王跃英。再发诗歌的责任编辑就是马钰了。

发表了东西,就算是开始步入文学圈了。也就知道了有这么个文学社。也看到了惠风文学社出的油印的社刊。那会这个刊物对我影响比较大。可以说,当时在刊物上发作品的那些诗人都是我学习的榜样。

于是在高中的时候,我和几个同学也办起了文学社,开始叫箐园文学社,再后来就叫太阳风文学社,还有自己油印社刊。刻蜡板,自己印。因为接触了北岛顾城的诗歌,就是那本书,《五人诗选》,还有受朦胧诗的影响,以及莽汉,第三代的诗歌,诗歌写作的风格就变了。也就逐渐的不被认同,就自己写了。对圈子的兴趣就不大了。好在还有那么几个异类,就混在一起了。当年在校园里一起办刊物的蒋勇现在拉萨,据说也是牛逼画家了。当年在银川一起混的,也都各有千秋,最拽的是哪个鼓手哥们,据说去做某教教主了,冬天穿的都是皮袍子。剩下我们几个,还偶尔聚聚,喝大酒,经常醉的丢手机钱包什么的。

话又转回来说惠风文学社。这几年每年都去石嘴山市惠农区参加诗会。诗会是我们宁夏诗歌学会和文学社主办。也是不容易。这次的诗会,没想竟然是惠风文学社的三十年成立周年会。一个文学社,坚持了这么多年,想想也觉得难。这在宁夏也是第一吧。

参会的人多,我的发言也尽量少说。书画家丁淑萍姐的几句话颇让我感慨,丁姐当年就是惠风文学社的见证和亲历者,她讲起当时是如何想方设法找资金,买书籍,油印刊物……一晃几十年过去,就是历史了。这些历史,弥足珍贵。

如今惠风文学社的文青们,有点都已当爷爷奶奶了,坚持写作的仍有不少。刊物办的也漂亮了。梦想,或者信仰,仍在继续。我想,自己在十年以后,应该还能参加惠风文学社的成立四十周年会吧。

既然爱了,就喜欢下去。

人世无常,现在的时光很好,好好做事,好好的,该多好。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