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闲话多说:集邮和集人

 银川史记 2021-01-11

我开始集邮很早了。初中吧。

母亲在军工厂下面的一个车间当出纳,还兼着拿报纸的活。我喜欢集邮,母亲会把车间里用过的旧信封拿回家,我就用水泡,再拿镊子把邮票小心地揭下来,晾干,再放到集邮册里。

忘记了对集邮是如何感兴趣的。应该还是当时年代的流行吧。似乎记得那时还有红茶菌,田继尧的太阳功,还有集邮。邮局里来了新邮票,就去买。人很多。尤其是小型张的发行,感觉和发行股票一样。要先买个认购证,一个小本本。没有本本的还买不上。

像现在人们收藏书法一样,那个时代的集邮也带着很多利益化的目的。比如会传说,清朝的大龙邮票值多少钱,梅兰芳的小型张,猴票的四方连,因为升值,成了传奇,等等,还有文革票。我甚至在一个同学那看到了国民党时期的邮票。这里面也发生了关于邮票的很多故事,留着以后再说。现在若说起,就是揭人伤疤,很不道德的。

不过人心不可测,现在娱乐圈也有集邮一说。把集邮等同于男女关系。百度这么解释:‘集邮’只是一个比喻,说他们喜欢“集邮”,不是集邮票,是集人。最初是某女星被爆,以‘收集’男明星(即和对方ML)为豪,说她收集男明星就跟收集邮票一样。后来又爆男星中也有爱好如此‘集邮’的。

集邮发展到这种状况,从集物到集人。不管是真是假,都是悲哀。人自诩为感情的动物,在这里,成了数字化的集合,就连感情都成了数字化,真是可悲。而对此现象乐此不疲的传谣者,也是极其让人作呕。

集邮,说到底,也是带有一定利益化的收藏爱好,如同其它收藏一样。那么,集人,还有围观和乐此不疲的脑残粉,娱乐了别人也是娱乐自己。有时候,其实不过是自身变态的一种迷狂而已。

世界不大,集邮者赞,集人者鄙,集谣者更鄙。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