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端午节,雪小楼包了一个史上最大的粽子!

 银川史记 2021-01-11

雪姐说:最大的粽子完成下锅了,用了10斤江米,3斤红枣,加了枸杞和葡萄干。煮4个小时小火焖一夜,在锅里放了鸡蛋一起煮,明早天亮就可以吃了。

“玉粽袭香千舸竞,艾叶黄酒可驱邪。”

端午佳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2009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将其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端午节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粽子,又称“角黍”、“筒粽”,在春秋时期就已出现。

这些年,国家提倡过咱们中国人的节日。

我一百个赞成。

那些什么圣诞节啊、情人节啊、万圣节啥的,真是和咱中国人没啥关系。

其实说起来,自己一天忙忙乎乎,对节日没什么概念。

雪姐就不同了。每年似乎只要是咱们中国人的传统节日,雪姐就会在她的雪小楼小院里郑重其事的过一过。而且都提前打来电话,让我去过节。

想想,开心,也温暖。

这个过节,大都与吃有关。

想想也是。

关于粽子,欧阳修说,“五月榴花妖艳烘,绿杨带雨垂垂重”;苏轼说,“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从古至今,咱们的节日一直是和吃喝联系在一起,过节,要祭祀,怀念先人,表达寄托,怀想未来,我们总是要向往美好的。

于是,端午节,我们就纪念几千年前的大诗人屈原,划龙舟,吃粽子,等等。

雪小楼把端午节的粽子做的热热闹闹,花红柳绿的。

除了铁锅煮大粽子,又在雪小楼大院请了闺蜜包粽子。还做了很多传统吃食。

雪姐这么说:柴火灶,大铁锅。新鲜的粽子叶,红的枣,白的米。煮出了岁月。煮出了儿时的记忆。

总固执的认为,煮粽子一定是晚上。一定是柴火灶大铁锅。早上开锅的时候锅是温热的。粽子也是温热的。家也是温热的。日子也是温热的。

这段话,倒也诗意浓浓。

我想,大诗人屈原听了,也会会心一笑的。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