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忠这位“牧场主”真舍得:给贫困户送牛!

 银川史记 2021-01-11

她就是吴忠市利通区新型职业农民丁秀琴!

10月16日中午,在吴忠五里坡昊恺牧业公司的办公楼里,牧场主人丁秀琴微笑着说:这些年牧场的发展离不开周边乡亲们的支持和帮助,为了回馈社会,扶持家庭贫困的农民,她每年都会选出几户急需脱贫的家庭,将精心挑选的优质奶牛送给农民,帮助他们脱贫致富。

                                  两头牛起家

1987年,刚成家不到一年的丁秀琴和丈夫借款买了两头奶牛,开始了他们的养殖创业之路。为了节约饲料成本,丁秀琴每天起早贪黑,用八十七斤的羸弱身体,靠着手中的一把镰刀,在露水中,烈日下,收割牛草。每天必须打够满满一车青草才能回家。

从此,割草,喂牛,挤奶,铲粪,卖奶,接生小牛,干农活,做饭,照顾孩子,成了她生活的全部。在她的精心操持下,圈里的奶牛越来越多。

                               为奶户销奶

90年代初,国内乳品行业正处在起步阶段,吴忠本地的几家乳品厂因为销路不畅,出现大量的奶户牛奶没处销的现象,丁秀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和丈夫东奔西走,到处为奶户寻找销路。夫妻俩将散户的牛奶收来再雇车销到兰州。每天一趟的长途颠簸之苦,让丁秀琴至今心有余悸。所幸,那些艰难的日子总算熬过来了。说到此处,丁秀琴触景生情,声音有点哽咽。

           与蒙牛创始人牛根生成了合作伙伴

2003年,内蒙古蒙牛乳业到宁夏发展奶源,丁秀琴成为蒙牛乳业在宁夏的第一个合作对象。

自80年代饲养奶牛至今,丁秀琴的奶牛养殖事业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进,规模日益扩大。与蒙牛乳业合作期间,兴建奶站32个,并全部安装了大型现代化计量瓶式挤奶机和制冷罐,发展奶牛养殖户2800户。丁秀琴成为远近闻名的养殖大户,致富女能手。2008年,她成立了宁夏蓝天乳业有限公司,并担任法人。2009年3月,丁秀琴联合其他养殖大户,成立了“吴忠市秀琴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丁秀琴担任理事长。

搭上合作社的“高速列车”,丁秀琴的奶牛养殖业更是如同添上了双翼。2009年,合作社在利通区金银滩镇奶牛养殖核心区兴建了存栏2000头奶牛的富农养殖牧场;2011年6月,合作社在利通区扁担沟镇万头奶牛养殖基地投资兴建存栏5000头优质荷斯坦奶牛的富农养殖牧场二场;2015年合作社又在五里坡奶牛养殖基地二期兴建了存栏5000头奶牛的富农养殖牧场三场。现3座牧场存栏奶牛12000头,日产鲜奶200吨。合作社社员由最初的5户增加到现在的180户,井影响带动620户。

几十年的不懈努力,丁秀琴旗下的宁夏昊恺农牧公司已经拥有员工518人,主营业务为奶牛养殖,鲜奶购销,奶粉生产销售,饲料种植加工等。现存栏奶牛20000头,日产鲜奶320余吨,是蒙牛乳业特仑苏和学生奶的原料奶基地。公司先后被评为“中国50佳合作社”“国家级示范合作社”“全国巾帼脱贫示范基地”等多项荣誉称号。

丁秀琴自豪地说:蒙牛乳业的创始人牛根生不但是自己生意上的合作伙伴,还是生活中的好朋友。牛根生的人品和做事风格深深影响了她。这些年自己事业发展的如此顺利,离不开蒙牛的扶持和帮助。


                              给贫困户送奶牛

丁秀琴深有感触地说:自己是农民出身,最苦最累的活都干过,遇到挫折和苦难的时候,只能在委屈和无奈中流泪。她心里一直同情那些没有脱贫的乡亲们,逢年过节,她都会组织员工带着粮油和现金到孤寡老人家慰问。可是,并不能改变他们的贫穷现状。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于渔。她决定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教会他们生存的本事。

2015年,丁秀琴建立富农残疾人奶牛托养扶贫就业基地,通过合作社+园区+养殖户的运行模式,为牧场周边59户残疾人家庭担保贷款300万元,并购买260头奶牛统一托管喂养。按每年每头牛3000元给他们发放红利,5年后再返还其同龄,同体型,同胎次奶牛。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奶牛托养费260万元,参与托牛的残疾人全部脱贫。同时,合作社还将260头初生母牛犊免费提供给扶贫户和残疾人饲养,奶牛配种怀孕后按市场价收购,每头奶牛可以增加纯收入6000元。

公司先后多次聘请自治区,市县专家教授对残疾人进行技术培训和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残疾人280人次。坚持每年至少拿出50万元用于开展扶贫帮困,爱心救助等各类社会公益活动。

这些年,奶牛养殖户有困难,她作担保帮忙贷款;乡邻有困难,她主动送上牛犊让他们养牛致富;周边乡镇学校里的贫困学生,每年都会得到她的资助;她的养殖场覆盖范围内的贫困户有40多户是她直接帮扶的,其中许多是残疾人。丁秀琴说:“身体有点残疾不要紧,只要是还有劳动能力,有志气把日子过好的,我都会给他一个工作机会,让他们凭劳动有尊严地摆脱贫困。”

今年52岁的丁玉林,金银滩镇团庄村人。2008年以前一直靠养殖奶牛和给伊利乳业收购牛奶生活。2008年,因为雨雪灾害,他一下子欠了80多万元外债。夫妻俩和儿子被起诉,并被拘留。在丁玉林心灰意冷时,丁秀琴得知了他的事儿,主动去拘留所看丁玉林,并帮助丁玉林还清了7万元的高息借款。随后她和家人商量,让丁玉林一家四口人都来她的合作社工作。

丁秀琴的善德之举,为她赢得了人心,赢得了事业成功的基石。(余成 文 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