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夏辣妈竟然如此教子:和初二儿子从“战争到和平!”/清丽 文

 银川史记 2021-01-11

       权哥的班主任田老师邀请我跟家长们做一个分享,讲讲平时是怎么和他相处的。尽管做了一些准备,但那天我上了讲台头就发蒙,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非常没有条理。现在做个整理,希望能弥补一些。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不是学霸养成交流,只是一个与青春期少年相处的还算愉快的,来自我家的案例分享。昨天我跟权哥说起这事儿,他郑重的提醒我一定要说明这一点,因为马上就要期中考试了,他怕我刚跟大家吹完牛就被啪啪打脸。

       在刚接到田老师的邀请时,我先去翻了一下朋友圈,我习惯在一些重要的节点在那里做个记录。那里记着17年的1120日,我第一次感受到来自孩子的对抗。自从上了五年级,权哥就禁止我们触碰他,如果你试图向过去一样拥抱他或者亲吻脸颊,会被一把推开并且收到一个恶狠狠的眼神。那天他在卧室的门上贴了一张告示,上面用很大的字写着:闲人免进!违者罚款99999元!我是一个很敏感的妈妈,我知道要开始调整自己了,孩子已经即将进入青春期。

      从那天起,我再没有过不经允许就亲吻或拥抱他,我再没有不敲门就直接闯入他的卧室。现在权哥初二,是一个笑点很低的话痨,因为他的阳光,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些事情。

       第一,是我们能做的事。

       1、区别教育和教训,从说话做起。教育是个很大的话题,需要家庭、学校、甚至整个社会的滋养。我是一个普通家长,只能从很小的着眼点做起。我会先明确自己的目的,到底是为了解决问题,还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确性和权威性,我是要带着家长的威严始终鞭策他奋进呢,还是循循善诱引导他自我约束和管理呢?这两点听起来并不是对立的,如果是幼儿园或者小学阶段,我们真的都可以试试,然后找到个适合自己的方式。可青春期的这些小家伙不太会给我们这样的机会,他们很敏感超级敏感。我们当家长的威严感在这时候必须有个分寸,不能把他们和我们的心隔远了。举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怎么说话,一定一定要注意态度,能好好说的话就好好说、柔和的说,真的必须要提出批评的,也要注意方式方法。

      权哥每天早晨上学前都磨磨唧唧慢吞吞的,小学阶段我做得很不好,经常是不停地念叨快点快点快点,甚至帮着穿衣服喂饭,中学以后他还这样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火冒三丈,怎么人长大了习性没一点长进。但那时我深呼吸再深呼吸忍住了想吼的心,放低音量柔和的说出来:小朋友你最好快一点,目测你马上要迟到了,说完以后我表现得比他还不紧不慢,悠哉的做自己的事不再理会他。如此这般他经历了两次迟到,就变成他比我急了,一起床就跟我说妈妈,你五分钟给我报时一次,我要计划时间洗漱吃饭蹲马桶。我很有耐心的答应报时,结果是我们并没有用很长时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的早晨甚至是权哥自己起床收拾,有时还会背会儿课文,临出门时才叫我起来送他。


       每天晚上我会陪着权哥写作业,俩眼睛盯着看他时总能看见很多难以忍受的细节,类似挠头摸痒开小差,类似恨不得趴在桌上的萎靡坐姿。我几乎每天都会说两次(只有两次,其它的我忍了,我怕他把我赶出来)同学你能不能坐直一点,你快驼成一只虾了;同学我观察你三分钟了,你到底挤了几个痘痘?把批评变为提醒,很可能不会马上见效,但至少不会引起反弹,要知道现在的孩子怼起人来太噎人了。日子久了我们相处的气氛融洽,他不会抵触我的监督,也会在提醒中慢慢纠正。

       拿到权哥成绩单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总能一眼发现那门成绩最差的,也有血气上头的时候,但这种时候我会先忍忍,捡着他成绩最好的那门功课,真诚的表扬一下,问他为什么这门功课他能学得那么好,他通常会得意洋洋的吹几句牛,然后我跟着问他可是为什么语文成绩会不太好呢,是我们哪里没做到吗?

      后来我在一本书上看见过类似的方法,名为优势解决,大致意思是通过总结优势项目去改进劣势项目,而不是聚焦劣势纠结于差在了哪里。跟权哥提要求时,我会说得比较具体,比如能否文言文古诗默写争取不错一个字?能否阅读理解时抓关键词,并尽量写长一点?结果告诉我这样比说你就不能把语文成绩搞搞好,真的有用一点。

      2、查找自己的问题,放下焦虑。我的孩子有很多缺点,我看在眼里时总会烦躁,甚至想想他的未来就会感到无比焦虑,但当我静下来仔细想想认真分析,就发现的他问题里总有着自己的投射。我们的相处更像是一种闭环管理系统,我育儿,儿育我。输出端和输入端之间始终存在反馈回路,输出量对控制过程有着直接影响,优点是简单、稳定、可靠,缺点是精度无法保证,无自动纠偏能力,这样也好,能够逼迫我们时时自省和矫正。

       权哥生性懒散,并且浮躁。究其原因我的榜样很差,我本身是个能躺就不坐的性子,做事情患有拖延症,经常是最后一刻匆匆忙忙赶任务似的凑合完成。权哥生性敏感,抗压能力差。究其原因从小我在他情绪上给予的关注太多太过于细微,有一点点情绪波动我都会找原因找对策,总怕留下什么伤害或者委屈,造成了他过度放大自己的感受,受不得委屈。先从自己身上找问题,不是为了给孩子的缺点找借口,而是首先让自己明白这并不是孩子一个人的错,如果需要调整也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调整;其次会让我变得平和,最起码不会颐指气使的去指责孩子;它还会让我不那么焦虑,大人们常常明白自己的缺点却并不会为自己感到焦虑,只是投射在孩子们身上时才会加倍放大担心。要知道气场是个奇妙的东西,我们的情绪会带动他们的情绪,对于这个阶段的孩子们来说,焦虑并不是好东西,能一起心平气和的去找办法解决问题才是理想的应对。



       3、有效陪伴,忌唠叨。我很喜欢的郎伟教授曾经说过一番话,他的大致意思是:青春期的孩子基本上三观已经形成,家长能讲出的道理他们都懂,只是想不想那样做而已。如果家长能做到以身作则潜移默化是最理想的,如果做不到,就请尽量闭嘴,不要让他们产生烦躁或者对抗情绪。从我和权哥的相处看来,陪伴很重要,沟通很重要,唠唠叨叨大可不必。其实我常常有很多想要讲给他的道理,可我不敢讲,因为他会说我在灌毒奶,然后跟我说“Shut Up”

      今年疫情结束后我带他跟随户外俱乐部的专业驴友去六盘山登顶米岗峰,我们雇了专业的向导选择了一条很艰难的路。九小时徒步二十多公里,爬升至海拔2940米,一路涉溪流,爬陡坡,穿密林,钻灌木,手杖开路脚掌扒地。本来打的主意是将权哥哄进大山,待没有回头路了再一路鸡汤灌顶骗着走完全程。没料到小家伙如此耐受,被灌木扎了满身划痕能忍,极速爬升心脏狂擂能忍,烈日暴晒汗湿浸透能忍,体力耗尽脚底生疼能忍。一路紧随向导小哥,还能时不时回头鞭策我几句,最后颇有心机的在登顶时刻加速反超,成为第一位登顶第一位返回的小号驴友。

       在山顶时他狂喜,又蹦又跳并且觉得自己太了不起了发出一览众山小的感慨。我问他这样登顶的过程是不是既艰辛又枯燥,当走路都成为一种惯性也只能靠坚持了,其实学习差不多的,枯燥、艰辛,但在获得的瞬间也会狂喜,满足感和成就感全部是自己给的,那都是因为你的坚持而得到的。他当时对我翻了翻白眼,但我感觉他听进去了。

       下山时落后的队友一直要求我们慢点等等他们,权哥很是自得的嘲笑了他们。我问他为什么这么轻松,他说因为我始终在前面啊,累了想停就能停下来歇一会儿,等他们追上来我又可以满血出发了,这样就并不费力的始终走在最前面。我说对啊,这就是第一梯队的优越性,我追得快要累死了还只能看着你嘚瑟,真的很气。他说你又想灌毒奶,别说了我懂,我会努力尽量保持在第一梯队。

      今年权哥开始学物理,几周过去第一次测试后他跟我说妈妈物理有点难,我才考那么一点分。我们班的XX同学特别厉害,他连高一物理都能讲的头头是道。当时我能感觉到他的沮丧,就跟他开玩笑说XX同学的个子跟你比谁高?他说同学高。我又问他那你们俩谁长得好看,他想了一下说那还是我帅。我当时笑得不行,我说那你赢了。他也哈哈一阵乐,后来我们再没有提物理的问题,我观察了他一下,学习状态还不错。

       我看过一篇儿童心理学文章讲如何给孩子讲道理,原文已经忘了大概意思是不要用道理去灌输道理,而是用场景化故事化的描述去让他自己懂得道理。我也在摸索,在跟着他一起懂得。

      第二、一点小建议。1、对这个阶段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生活上面可以尽量放手,不要关注太多。尤其大可不必端着牛奶水果追着喂,更不必逼着他们穿秋裤加衣裳,早已冷暖自知的年纪,留着有限的时间聊些愉快的天。

       2、学会求助。有一些必须要说却又感觉自己讲效果会不好的话,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或者是孩子喜欢人,某个表哥表姐小伙伴。有时他们的表达,孩子们更听得进去。

       3、给自己一点时间关心时事、读书,或者学习他兴趣爱好方面的知识。不为了别的,就是增加谈资,当青春期的孩子能够并且愿意和你天南海北瞎扯时,感觉简直不要太好。功利一点来说,也非常容易掌握他们的思想动态和交友情况。

        有次权哥跟我说起他喜欢的B站好像总是知道他喜欢什么,打开页面看见的都是合他口味的东西。我说这是投喂式信息推送,大数据时代很容易实现的。当时他很是惊奇了一下,一向被他鄙视智商的我居然知道这个。其实我也是凑巧刚刚听到过这方面的讲座,顺便卖弄了一下专业词汇而已。那天我们聊得很开心,他很认真地跟我讨论一些事情并且征求我的意见。科技在发展他们在长大,我们很容易就被他们看不起了,给自己的思维常常加载些新东西,起码会少一点相对无言的状况。

       以上,是我的总结和分享,可能很主观,可能只基于我家的现实。但是有总结有反思有调整才会有进步,我不想放弃任何一种可能。

      共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