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水账6月16日|日常

 老朱煮酒 2021-01-11

公号“老朱煮酒”发了篇我们今天如何做父亲。写于2011年5月,父亲节降临,今天翻出重读,依旧深感痛楚。

在朋友圈转了大鱼号首发的《父亲的土地》一文。

昨天抄了布宁的《一棵老苹果树》,挺哲理的,谁说你越来越衰老不幸?看那满树白花,绕树的蜜蜂黄蜂,谁还能向你有如此青春的盎然的时光?真的很鼓舞胖老的心。

今天抄的是洛威尔的《十年》,也挺好。十年前初次遇见你,你像红酒和蜜,十年后,你像早上的面包,平易可口,味道已经熟识,但你却滋养了我。真的挺有味道。

传媒研究翻译的国外著名媒体的毕业箴言,还是相当不错。比如《华盛顿邮报》执行编辑巴伦说:“投票箱不是公民自由意志的终结,而是应时刻坚持的义务。大声发表意见不是威胁,限制言论才是威胁,沉默才是威胁。”

特纳体育和CBS的解说员厄尼.约翰逊说:“我们都是这个星球上的邻居。每个人都应当对他人伸出援手。你可以为没有发言权的人说话,你可以把被压迫者抬起来。”

《纽约》杂志调查记者jones 说:“永远不要对包围我们的不公正感到愤怒。消除不公平是我们的使命。可能我们的努力不会立竿见影,但永远不要停止尝试。”

BuzzFeed总裁Coleman 说:“在生活和工作中,总有那些让你相信不那么受欢迎的事情的时候,你还要坚守自己的选择。太多情况下,人们习惯人云亦云。”

美联社亚洲医疗及区域主笔Mason 说“去寻找那些与你想法不同,说法不同或者工作方式不同的人,那将让你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这些话,不仅仅是金句,更是,对于我们依然在挣扎中的人的一种鼓励。所以摘录了几段。

小楷。老子。第三遍12。另外抄了两首诗。都是在空白处。“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常常行,不怕千万里。”但抱守“有恒”二字做去,万无不成之理。(《林纾家书》)越坚持,越觉有意思。坚持,则有万水千山。

写完小楷,在书房盘腿读了会书。等太座回家,然后一起坐地铁去后海。到北海北站,两人各骑了辆单车去见面。有多久没有一起骑车了?我也记不得了,反正,我基本上有十余年没骑车了。而她也是开车。

中午朋友L约了S大哥夫妇和我们夫妇一起在见面吃饭,诸要是欢迎嫂子再次驻扎北京。我带了瓶茅台,L原来不喝酒,结果我和S每人四两,剩下的是他喝了。

午饭之后,烈日下,我骑单车回报社上班,路上9公里多,比昨天轻松了许多许多。看样子恢复速度很快。

看满屏传一消息,说是新京报发的。这个在推特上发这个信息的人真是“良苦用心”,而不少人,其实都落入它彀中了。我感到自豪和荣幸的是,没有一个人问我今天刷屏的话题。我的朋友们还是有基本的媒介素养和对职业和专业的信任的。

职业操守,专业要求,构建基本信任,昨天下午参会时谈的。

但也有些朋友群讨论此话题。 我很简单地回答了新京报回应的逻辑。当然,在群里,也有舌战群雄的架势。尽管我平常潜水多。一般只有喝了酒,被人点到,或者实在看不下去,才发言。

下周四周五有培训,小朱周四主讲,她把想讲的思路发我看看,我觉得很好。我认为创新的前提是坚持基本的价值,没有基本价值的创新,叫逃亡,或者叫背叛。

审稿,签片。跟小朱提了对几篇文章的看法,小朱撤换了部分,并跟编辑从专业角度探讨了关于类似题材的操作。

小朱给我发了个材料。我觉得写得很好,甚至风格上都跟小朱写得接近了。但我读后只有一声叹息和揪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