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流水账5月13日|日常

 老朱煮酒 2021-01-11

公号老朱煮酒发了篇野葡梨,酸倒牙也是童年江南味道|原乡

野葡梨,中医称蒲栗子,学名胡颓子,凌冬不雕,子亦应益人。 在那个物质困穷嘴里都淡出鸟来的年代,一粒酸涩的野葡梨,只要有些酸味,就已经足以让乡下少年充满了期待了,更何况经常还有些丝丝甜味呢。

早上不到6点即醒,头略有些痛,是白酒之后啤酒的缘故。洗个澡,清醒一下。收拾好行装,笑眯眯中,长沙会战今日迎来第三天。今天晚上在长沙还有硬仗。

今番学乖了,没在楼下吃早饭,而是直接去路边牛肉粉店,碰到牛魔王之爹周教授也在,一碗粉下肚,汗出来了,没昨天多,但头疼消失了。

带上行李,登车前往浏阳,今天去拜谒谭嗣同墓和参观胡耀邦故居。一路之上,伯牛侃侃而谈,而亚川,提供了当年浏阳一位著名的老师被迫流寓异国,老父亲去世,在故乡的同学相约代为奔丧,并拟的一副挽联,读来真是感人至深,我说,这应该是学中文的同学所撰:

请命奋孤忠 上无愧于国 下有负于家 流寓异域 骨肉离析 伤心孤坟万里 生子如斯 公归泉台宜抱恨
犯颜铄众口 行不容于俗 运偏乖于时 招魂迷津 身心畸零 残阙孝悌一端 既契同怀 众到灵前代负荆

车行一小时到浏阳,亚川是浏阳人,他浏阳的朋友已在路口等候,招呼之后,带我们一行拐向谭嗣同墓。这是我此番行程最想到的地方。谭嗣同墓在一个小山坡上,翠竹杂树森然,风水甚好,虽然曾被盗掘,但好在文革没被毁,此乃不幸中的大幸。谭墓是按四品官员的规制建的,虽然他被杀,但清廷并没有褫夺他的功名。今年是谭嗣同赴义120年,浏阳的朋友有心,特意准备了鲜花,每人一枝。拜谒礼毕,浏阳的朋友在坟前点了鞭炮,大概是浏阳的习俗吧,而鞭炮,正好也是浏阳特产。

从谭墓边出来,去往胡耀邦故居路上,一路山色秀美,风景如画。我在车上发了条长微博:

“亘古不磨,片石苍茫立天地;

一峦独秀,群山奔涌若波涛。”

今日天气很好,自长沙赴浏阳拜谒谭复生墓。生于北京的谭复生,一生所在,浏阳,长沙,北京法源寺,菜市口,最后复归葬故里浏阳。120年前被害时33岁。一生上无愧于国,下有愧于家,但精神不绝。

康南海称许谭“挟高士之才,负万夫之勇,学奥博而文雄奇,思深远而仁质厚,以天下为己任,以救中国为事,气猛志锐。”

杀害青年的朝廷,是自己割断了自己新生并走向未来的最后机会。

前述文中的联,是谭墓前石柱上的,石柱经风水冲刮,一根已模糊不清了。

好人不少,但在风浪中依然坚持的,或许并不多。

午餐就在景区的一家餐厅就餐,是亚川的朋友的新店,吃的是著名的浏阳蒸菜,是亚川朋友研发的,味道很好。小咪了点酒。

午饭之后,赶往浏阳城里,参观谭嗣同故居。

“世间无物抵春愁,

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

天涯何处是神州。”

论为国奋斗之义无反顾,田翠竹诗云“中华亘古一浏阳”,果然。

一路风景如画,浏阳县城第一印象比较繁华热闹干净,出乎我意料。和大家一起拍了集体照,和费老单独合影。

参观结束,兵分三路,一路去往机场,一路留下继续行程,我们去往高铁。路上小眯。

到高铁站,莲子给我们几个男士拍了张合影,相约不久再见。湖南媒体的朋友来高铁接我,牛兄给我安排了住处,朋友把我送到酒店,收拾之后,下楼直奔饭局。路上略堵。

晚上在长沙一家网红店饭醉。朋友说订不到房间,周一托人定,昨日才最后搞到一间。这不,我们到的时候还不到6点,这么早,几层楼全客满,楼下院子露天桌不仅坐满了,还排了长队……

晚上借牛兄的场,我也邀约了我的其他几位朋友,云梦总,及我曾经的同事曹晓波等,喝了不少白酒,吃了不少小龙虾及其他菜,菜品不错。云梦总还带了两瓶酒送我。惭愧。云梦总还帮我联系上了湖南日报多年未见的师弟。

出来时在盘腿在竹床上拍了几张照。

席间聊到长沙粉,牛兄和云梦总各自给我提了自己的看法,牛兄说他这些年对粉大有研究,在长沙吃粉,一定要吃长沙粉,然后就带我去坡子街吃肆姐原味粉,他说二十年前他就开始吃了。我吃了一碗,不错,正好压酒。

午夜11点半,酒后余兴,沿江边湘江路漫步,但闻长沙某公安局的安民告示,聒噪刺耳,临近午夜,犹断续不绝,盖过江声北去,连朋友说话间都难受。不知该局是出于安全(长沙这么乱么?没觉得),还是推卸责任逼人回巢,才一遍遍烦人播放。最讨厌这种聒噪声。不知青年何思,我等上了年纪的傻瓜,最受不了噪音。

离开湘江边上,牛兄他们送我,我上车即睡,到酒店洗了个澡,休息。长沙会战,圆满结束。感谢所有朋友。

关于老朱煮酒

更多分享,敬请期待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