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司马光砸缸,大家都知道,为何教材和老师都不提司马光救的是谁?

 历史文武君 2021-01-11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想必大家都知道,甚至都记录在课本之中,但是老师讲过之后,很多人都知道司马光砸缸,可是大家都知道他救人,具体救的谁老师却没有说,那司马光到底救的是谁呢?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宋史》

这个故事发生在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先来说一说司马光家,司马光祖上是西晋皇族安平献王司马孚,也就是司马懿的弟弟,到隋唐时期,司马家败落沦为布衣,直到司马光的祖父中进士,司马家才重新进入仕途,而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比司马光的祖父更加出色,官居四品,为人十分的清廉,号称一代名臣。

这样的环境之下,才得以熏陶的出司马光良好的品行,而司马光也从小聪明,六岁开始读书,七岁便能背诵《左氏春秋》,司马光的父亲司马池曾经做过一件事,得到宋仁宗的赏识,所以司马光家算是十分出名,与他家交往的也基本都是氏族家庭,这也证明被司马光救下的孩子也绝对不是一般人家。

上官尚光

司马光救下的孩子名叫上官尚光,这个孩子也是当地的名家,按照光山县上官姓氏家谱记载,上官尚光曾经官至宋朝宰相,可是在北宋正史中,却没有关于这个官员的记载,至于他当没当过宰相就不做争论了。

司马光当时救下上官尚光,可以说成为当时的大新闻,第二天的时候,上官家登门感谢司马光的救命之恩,司马光的事迹很快传遍街坊邻居,成为当时人们热议的话题,在宋朝的时候,虽然没有活字印刷术,但印刷事业在宋朝已经普及,这也使得报纸出现(称之为“邸报”),但是只有官府可以看,而司马光的事迹却被印成“漫画书”,在当地流传,司马光的名声甚至超过了他的父亲,成为当时的“新闻人物”。

司马光救下上官尚光,这件事对于上官家来讲也是十分感激,上官尚光甚至在移居之后,仍不忘司马光的救命之恩,特意为其建造了一座亭子,名曰“感恩亭”,而后人对于上官尚光的这种行为也十分认可,在上官尚光建亭子的城西龙堤南坡改称为上官岗或者尚光岗。

其实,司马光官居北宋丞相,是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他作出很多的历史功绩,他可能并不在乎自己曾经救人这件事,但是这件事却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性题材,适合作为儿童故事教育下一代人,无论是课本还是老师,其重点在于教导孩子遇事要沉著冷静、镇定自若,考虑问题多换位思考,至于救下的人是谁并不重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