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猪期货周五在大连商品交易所上市 解读: 我一直对新上市的投资工具比较感兴趣。 猪肉价格的周期性波动比较剧烈,因此,需要一些风险对冲工具,生猪期货上市,确实有其必要性。 当然,除了实业经营之外,生猪期货的交易,还可为相关的股票、可转债、基金提供参考,期货价格对于,衡量市场未来的普遍预期,很有参考性。 2、《国际金融报》:两会后全面推行注册制或可期 据《国际金融报》,一位接近沪深证券交易所的人士向记者表示,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逐步具备,2021年全国两会后全面推行注册制或可期。 解读: 全市场实现注册制,是必然趋势,只是具体时间点的问题,2019年实现了科创板注册制,2020年实现了创业板注册制,按照常理,今明两年,大概率就会实现全市场的注册制。 注册制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对于关注本公众号的朋友来说,最大的影响,大概率是打新收益。 全市场范围内,取消发行价和首日涨跌幅的限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2013年之前的新股发行,当时确实出现了不少第一天就破发的新股,因此,才有了后来的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对此,我们要有合理预期。 3、天风证券:未来一个月47支基金等待发行,规模有望超3500亿 天风证券:根据数据显示,1月初已经有8支一日售罄的爆款基金,合计规模812亿。截至目前公布的数据,未来一个月已经排期等待发行的基金还有47支左右,其中有26支公布了发行上限,平均上限76亿,如果按照这一上限乐观假设,那么47支基金,对应最大发行规模可以超过3500亿。中性假设下,如果剩余没有公布募集上限的21支基金,平均募集30亿,那么总募集规模也有2600亿。 解读: 增量资金的性质,决定市场的风格,2016年市场最明显的增量资金是险资,2017年至2018年,市场最大增量资金是外资,2019年至今,市场最大的增量资金是公募基金。 所以,这四五年的时间,市场风格看似接近,实际上有非常大的不同。 之前,包括我本人在内,很多朋友都非常关注沪深港通等外资,在A股的交易情况,但就目前而言,外资的话语权,已经让位给了公募基金。公募基金一个月的募集金额,就能超越外资一年的净流入金额。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也说明,当前的市场,确实已经热了起来。 好了,今晚简单就聊这么多,明天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