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们为什么总是为国外“烂片”买单?

 网视洞察 2021-01-11

网视洞察:从2012年起,中国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这片土地就一直吸引着不少国外大片前来“掘金”,那些在国内电影票房扑街,在中国却赚得盆满钵满的外国大片这些年来确实不在少数。然而外来的和尚就好念经吗?中国是否真的成为国外电影“垃圾”的票房“底牌”?

(近些年来部分在中国票房大卖,北美本土“扑街”的电影)

虽然《变形金刚5》在美国成为了十年以来整个系列电影历史上,首映周末票房最低的一部,然而仍然无法阻挡其在中国的吸金能力,截止到今日,《变形金刚5》在中国内陆的票房已达到14.6亿人民币。作为今年中国电影市场年度票房冠军的头号种子选手,《变形金刚5》首映即开启了首映霸屏模式,首日排片占比高达70%,而之前同样是年度重磅影片的《速度与激情8》首日排映占比只有约68%。

【左】《变形金刚5》【右】《速度与激情8》

其实早在《变形金刚4》的时候,中国总票房就已经超过了北美总票房,而此次所诞生的《变形金刚5》,很显然是一部美国人专门拍给海外观众看的商业巨制(其实直白点说,这是一部专门拍给中国人看的商业电影)。

【上】《变形金刚4》中的中国某牛奶品牌的植入

【下】《变形金刚5》中的中国某音乐app的植入

像《变形金刚4、5》一样的国内票房扑街,却在中国实现票房大卖的电影,这些年来还真不在少数。以至于坊间流传着“中国人就喜欢看国外烂片”的传言。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外国的“月亮”就真的比国内的“圆”吗?

比起“内涵”,更看重“外在”的院线电影

或许你们身边有没有这种朋友,去年电影院首选有特效的爆米花电影,但凡需要动脑去思考内涵的电影绝对不在电影院去看。五一期间想要看《记忆大师》的小编就和想要看《速度与激情8》的朋友在电影院进行了“激烈的”的“辩论”,最终被我朋友的“电影院就是用来看特效”的理论给说服了。

(国产电影票房前十中,特效电影占一半,且前三甲都是特效电影)

小编相信像小编朋友一样的人绝对不在少数,在强调视觉感官效果的电影院中,3D电影的市场向来要比更侧重故事情节的2D电影大很多,这一论点即便是在国产电影中也说的通。

(《变形金刚5》特效剧照)

虽然《变形金刚5》在国内的评分已经成为整个系列的最低分,但不得否认的是,《变形金刚5》的特效仍和前四部保持在同一水平线上,即便刨去特效,整部电影的内容和普通国产电影没什么区别。然而在内容水平相当的情况下,电影院中的观众更乐于花钱买个视觉上的享受。

看的不仅是电影,而是“情怀

在中国,有一种电影叫作“情怀”,而当一部电影被赋予其他期待的时候,就被赋予了一种情怀。以2016年上映的《魔兽》为例,这部在北美只买到0.46亿美元的“烂片”在中国却赚取了2.2亿美元,占全球总票房的一半。而为此做出最大贡献的就是中国《魔兽世界》这款游戏的忠实粉丝。

(游戏《魔兽世界》)

“从我在2006年那个初三的夏天踏入艾泽拉斯大陆算起,到今年的6月份,不多不少刚好十年整。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可以很长,也可以很短,对于无数望眼欲穿的老玩家来说,从暴雪2006年5月份公布魔兽的电影计划到今天,十年的春夏秋冬足以让不谙世事的花季少年走到了而立之年的人生路口,如今重新邂逅这个青春的情人,怎能不让人唏嘘不已。”这段话摘自豆瓣《魔兽》电影底下的一个长评,而从评论的回复量来看,跟他拥有同样感受的人还不在少数。作为一个只会玩连连看的小编,在《魔兽》上映的时候也去电影院凑了个热闹,亲眼看到一个已经开始中年发福的男人,带着看上去应该只有5、6岁样子的儿子去看这部电影,然后在电影院里看到泪流满面,旁边的儿子则一脸茫然。

面对能够打动自己内心的事物,国内的观众总是乐意去为它消费,即便在别人眼中它一文不值,但对于喜爱它的人群,却是最宝贵的存在。“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中国观众看电影,除了看特效、看内容之外,促使他们去观看一部电影的动力更多出于一种“情”,而这种“情”大多不被外人所理解。

除此之外两点,文化底蕴的异同也是造成同样一个影片形成国内外两种观影极差的原因,但是这种情况并不适用于所有国外电影。

(《变形金刚5》开创这个系列电影豆瓣评分最低分)

或许国内的观众曾经为不少国外“烂片”贡献了许多票房,但国内观众贡献最多,仍是那些令全世界都为之称赞的优秀电影。全世界人民在真正的优秀电影作品上面是不存在欣赏鸿沟的。特效与情怀都属于电影元素中的“高消耗品”,当特效形成审美疲劳之时,当电影只会卖弄情怀之时,中国还有什么理由再为国外的电影“垃圾”买单。

-END-

版权声明:微信公众号【网视洞察】所有原创文字,版权均属【网视洞察】及原作者所有。欢迎分享至朋友圈,如有其它媒体复制转载,需征得我方授权并注明出处。

授权联系:微信号 xiaoxingxing0508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