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南蝴蝶蓝口碑大跌,作家、作品的商业化都不是那么简单

 网视洞察 2021-01-11

网视导读:《九州缥缈录》失利时,江南仍有着辩驳之心,《上海堡垒》的血崩也没让他放下倔强。当他终于松口在导演道歉后随之道歉道歉时。因为这些,也因为对自己的话多次“打脸”,他在之前将龙族粉丝比作罂粟花的言论被翻了出来。

《全职高手之巅峰荣耀》在之后的一周上映,但作为最容易出口碑的粉丝向电影却完全不及格。面对电影被指责OOC的评论,蝴蝶蓝对观众说,希望大家对影片怀有分寸感。

这两位作家都曾经为读者构建充满梦幻与理想的世界,如今却因为旗下作品的商业化遭到了反噬。上千反驳性的评论淹没了他们的微博,而其中见得最多的则是,他们已经不再是他们,而是一个商人。

作家依靠自己的旗下作品进行商业化转型、作品进行商业化探索都不是错误,但是,这条路走错之后,在舆论上,却并不好受。

如何走上正确的路,是一个难题。

以下选取四位或失败或成功的转型作家,或许从这些案例身上更能看出,作家转型、作品进行商业化所需要的是什么。

案例之一:南派三叔-徐磊

作家变商人的说法已经不是第一次见了。在几年前,这一说法经常被用在南派三叔身上。作为盗墓探险文的顶尖大神,本该只被记住笔名的他,却经常被称为商人徐磊。

这一切都源于盗墓笔记系列。魔改、粗制滥造的标签从未离开《盗墓笔记》系列,而人们对《盗墓笔记》系列的情怀正因这种粗制滥造而无法过度要影版——常见的感慨是:如果这本书的版权没有卖出去就好了。

尽管最初的南派三叔也遭遇了有关于影片质量的质疑,但是,其实大家对作为原作者可能无法对影片进行有效的正面影响的事实有一定心理准备。而南派三叔在起初并非回怼的态度并未让事件变得不可挽回。网友对着《盗墓笔记》有怨气,但这怨气不足以让其怒骂其初心已改,而是仍有人认为其有苦衷。

只是,在发现南派三叔对剧版的改编并非大家想象的无力、翻出当初立的flag、在南派三叔一次次故意掀起话题后,反噬也随之而来。

事实上,南派三叔以旗下南派泛娱公司参与了《盗墓笔记》网剧的发行、电影的投资。

有了利益关联后,有些理由就不足以作为理由,而只是冰冷的利益链作祟。商人徐磊的名号切实地落在了南派三叔的头上。

只不过,相对而言,徐磊的风评也在反转,不过相对缓慢。由南派泛娱出品的《老九门》《沙海》的评分虽然依然达不到高分线并均在结尾有着主配角戏份失调的问题,但无论是其高人气还是与本篇比较而言的高质量,南派泛娱出品的两部剧至少都让人看到他们拥有的诚意。

而欢瑞世纪后来投资的《秦岭神树&怒海潜沙》和已经预告但目前尚未看到成品的《云顶天宫》中,均没有南派泛娱的参与。《秦岭神树&怒海潜沙》的质量,也让大家对南派泛娱《盗墓笔记重启》有了更多期待。

同时,欢瑞世纪一部部改编作品的评分和对《云顶天宫》在合约结束之前紧急立项的行为,也昭示了数部失败改编的真正罪魁祸首。

案例之二:郭敬明

另一位同样被骂、同样可以作为参照的,可能是郭敬明(在这里我们不讨论其“作家”称号的含金量与其黑历史)。

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同样拥有超乎想象的高票房与低到尘埃的评分。但是,似乎由于郭敬明一贯被骂的风评,其因为改编而再度获得的恶评也微不足道了。

而对于恶评,其实郭敬明似乎并不算太过在意——毕竟《小时代》4部17.93亿的票房,在当时的时间段相当惊人。考虑到题材问题,也是大赚特赚。

反而是《爵迹》,郭敬明曾经因其差评而伤心过。

“是不是因为我叫郭敬明,所以做什么都是错的?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如果我想赚钱,我再去拍个《小时代5》《小时代6》,又快又省钱,又有粉丝基础……”

而因为《爵迹2》的无法上映,郭敬明也已低调许久。近期,倒是有消息《阴阳师》于近日开机。

只不过,《上海堡垒》的票房崩塌, 已经让大家看到了,目前的电影市场、观众都已经趋于冷静,不再迷信票房。依靠流量造就《小时代》奇迹的郭敬明,在未来或许不再仅是口碑扫地。

案例之三:天下霸唱-张牧野

而两位堪称成功兼任其他身份、转型成功的,也与上面两位“被骂”标杆对应。

而这两位典范,分别是数天下霸唱与韩寒。

而他们的诀窍则主要依靠两个方向。

天下霸唱(张牧野)作为《鬼吹灯》系列、《河神》系列、《天坑鹰猎》的原作者,在文字阶段,便有着良好的风评。

如果说将其与盗墓笔记系列比较的话,可以说其文字中逻辑更加完善。为什么人气会输一筹,只能说是留给同人圈可发挥内容更少,而同人确实拥有带动人气的作用。

尽管如此,但对应着改编成绩的是,天下霸唱旗下作品改编内容也多是精品。

在目前已经获得好评的故事中,如《天坑鹰猎》天下霸唱便承担了比较重要的角色。天坑鹰猎的投资中,一般只显示光芒,但其中应当是有合资的光芒霸唱影视文化有限公司一份。该片由他们共同参与投资。

另外,对于口碑过差的《九层妖塔》,天下霸唱也不心软。该片的版权早期由起点买走,而在之后由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拍摄。

而在2015年的10月(9月30日,正是《九层妖塔》上映),天下霸唱否认了他是《九层妖塔》编剧之一的宣传。

同月,天下霸唱曾经发文发声明称拥有《鬼吹灯》系列作品的著作人身权,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本人许可不得肆意修改或改编作品。

也因为《九层妖塔》对其作品改编过度,侵犯其著作权将其告上法庭。该案于本月宣判,影片侵害了小说作者张牧野对小说的保护作品完整权,赔偿作者五万元。

案例之四:韩寒

而韩寒的路线转换是最彻底的一个,但与其余作家都不相同。

曾经的韩寒是新锐作家,而现在的韩寒却是一位导演。只不过,他导演的片子都并非取材自他过去的创作。

大家所看到的,并非是曾经让人熟悉的《三重门》,而是陌生的、属于中年韩寒的《后会无期》《乘风破浪》《飞驰人生》。

事实上,韩寒才是其中玩的最大的那个。

以下内容来自新浪娱乐《37岁的"商人"韩寒担任7家公司法人 投资多部电影》

【2015年7月,韩寒注册成立了亭东影业。股东除韩寒和孙妮外,还包括6家公司。浙江东阳阿里巴巴影业、博纳影业均有入股,持股比例暂未公开。从第二部电影《乘风破浪》开始,亭东影业就以主要出品方的身份出现在韩寒导演的电影中。在《乘风破浪》里,亭东影业的投资占比超过了50%。

影视寒冬之下,2019年1月15日,浙江东阳阿里巴巴影业宣布入股上海亭东影业有限公司,意味着后者已经完成第三轮融资。2016年4月,亭东影业获得普华资本数千万元的A轮融资。2017年10月,获得由博纳影业、辰海资本、上海景璨续辉文化传播中心合计投资的3.1亿,当时市场对于亭东影业的估值是20亿。

除了做韩寒自己导演电影的出品方,亭东影业也参与了其他电影的制作。《地球最后的夜晚》、《杀破狼》的联合出品方均有亭东影业。】

投资自己的电影、投资别人的电影,并且自己的影片截止目前都没有翻车。

韩寒的转型,不涉及自己原先的作品,但依然是韩寒。

转型、商业化,依旧依靠作品说话

当作家完成一部作品后,这部作品的权利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完全属于他自己。

作家规划了这个故事的整个脉络与具体情节,对于一个幻想中的世界,他们是“创世神”。不过,当设定好内容后,作家就只是一个世界上血肉的填充者。

有许多作家都曾经有过“失控”的经历,在通过一个个情节勾勒出笔下的人物后,某些原先设定的情节便已经不再合适了,角色变成了有血有肉的人,如果再延续原先的、不符合人设的情节,相当于杀死这个角色。

于是,砍支线甚至砍主线,都并非是罕见的事情。

而读者们,也依靠着作家创作时给出的最符合这个世界、这个任务的情节开始畅想。

这种时刻,作品的高光已经不只属于作者自己,而是属于作品本身。

江南、蝴蝶蓝作品的系列化尝试,都有着抹去这种高光的嫌疑。而在非物质意味下,不再仅是作家私有物的作品遭遇了如此对待后,作家的辩驳有一种重新将作品私有化、并抹黑过去创作初心的嫌疑。

资本逐利,商人的名号自然落在了成立相关公司的江南身上。而尽管蝴蝶蓝未成立什么公司,但是将作品售卖后,面对不合格的作品依然力挺的行为也被视作“看在钱的份上”。

而相应的,南派三叔的名声也正因作品质量与个人反应而下跌、回升;

无论何时都遭遇差评的郭敬明,事实上始终依靠的都是商业头脑;

相对的,尽管旗下IP改编中也有如《鬼吹灯之牧野诡事》一流的低评分作品,但天下霸唱首先在《九层妖塔》时表现对自身作品的保护与重视,同时,低调的作风和数部精品的影视改编作品,也让大众对其拥有了相当高的宽容度;

最后的韩寒则走上了另一条路,其本身的名声可以称为其作为导演的土壤,其实与其过去的作品并不相关。尽管其少年时期的作品与近期作品在内核上已经有了相当的差异,但是,他作品的质量让人自然地接受了他随着年龄而进行的思想转变,而这种转变也不是刻意打碎过去的少年之梦。

但无论是何种形式的商业化,其实都无可厚非,倒不如说,对于优秀且辛劳创作的作者能够赚大钱、自身喜爱的作品能够被更广泛的传播,大部分读者都怀抱着一种正面的态度。只不过,改编的各种负面的案例,当然让爱好者火大且警惕。

在作品进行商业化的进一步开发后,许多因素已经是不可控的。作为爱好者,对于这样的情形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这些人在作品质量这一首要需求之后的需求是,原作者能够不去伤害“过去的自己”,抹杀作品的闪耀之处,伤害“喜爱过去”的粉丝的初心。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