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好了明理 2021-01-11

​兵之情主速。——《孙子·九地》

在冷兵器时代,骑兵依靠机动性上的优势,往往会决定一场战争的成败,而战争的成败,往往将影响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命运。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骑兵武器,却有很大不同,下面船夫就为大家梳理下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

一、戟

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三国志》

戟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正是战场主力由战车向骑兵转化的关键阶段,所以戟本身也体现了这一转变阶段的特点。戟的结构可以看作是戈和矛的合体,戈是战车时期的主要兵器,适合横向啄击,以及逆向勾扫,这种攻击方式非常适合在战车前冲时位于后端的士兵。而矛则主要用于纵向的刺击,在戈的头部加上可以前向刺击的矛,便获得了更大的攻击范围,这便是最早的戟。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到了秦汉时期,戟逐渐成为当时军队(步兵+骑兵)的主流武器,楚汉争霸时的韩信在项羽阵营的职位便是执戟郎中,《三国演义》中的典韦(步兵)和吕布(骑兵),成名武器也都是戟。

二、刀

刀者,百兵之胆也,其精为麒麟也。——《孙子兵法》

汉朝建立以后,北方的游牧民族也开始逐渐崛起,在中原王朝与游牧民族的数次战斗中,很少人开始发现游牧民族骑兵的弯刀,在骑兵战斗中有拥有很大优势。首先弯刀重心靠后,挥舞时需要消耗的体力远远少于长兵器,这使得游牧骑兵可以更持久的作战。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其次弯刀劈砍时,与敌人接触的不像是直刀只是一点,而将是弯刀的大部分刃口,对敌人造成破坏力更大,其次弯刀采用的是折叠锻打的工艺,难度要远远小于后来的唐刀包钢和夹钢的高难技术。

除此之外,因为戟的侧面有横向的小支,所以在武器接触时很容易被弯刀格挡推开,所以在汉朝末年,戟逐渐退出来主流兵器,沦为礼仪性装饰。后世传说的吕布方天画戟,实际上便是一种由木头雕刻,图以颜料,装饰在官府门口的武器。

三、马槊

(曹操)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苏轼《前赤壁赋》

汉唐以后,伴随冶炼技术的发展,铁质铠甲逐渐普及,尤其是隋唐时期明光铠,已经能够有效防御箭矢和刀枪的攻击,之前已经被淘汰的戟,通过简化和改良成为了适合重装骑兵突击时使用的马槊。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马槊相较于戟的简化主要是去掉了对于骑兵不是很实用的横向小支,单纯的样式有些和枪矛相似,但又有很大不同,首先是马槊的攻击部位(槊头)一般在50~60厘米,是枪矛无法相比的,加强的攻击头部可以更好地利用骑兵冲锋的力量,转化为破甲能力。

除此之外,槊杆可以说是中国武器中最为考究的,其制作方法是先选取上等的韧性树木的主干,剥成均匀的细条,用油反复浸泡一年左右,达到不变形为止。而后再将细条风干,用上等的胶漆黏合起来,在四周缠绕麻生固定,最后还要涂以生漆,裹以葛布,制作完成的槊杆至少要两米多,配上槊头总长在3米以上。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正是因为槊的繁复制作流程,使得其造假极为昂贵,通常都是武将家族世代相传的武器。马槊的槊杆柔韧性极佳,这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重骑兵冲刺时,在于敌人接触的一刹那,槊杆可以通过形变缓冲反作用力,进而起到保护骑兵手腕以及上半身的作用。

历史上三国时期的曹操就曾在赤壁大战前横槊赋诗,后来隋唐名将秦琼、尉迟恭、程知节(《隋唐演义》中的程咬金原型)都是马槊的知名使用者。

四、五:鞭与锏

锏打山东六府,马踏黄河两岸——秦琼外号

刚刚提到隋唐时期,骑兵开始大规模装备铠甲,形成重骑兵,而重骑兵除了使用马槊这样的长兵器,往往还会配备一件副武器,比如接下来要提到的鞭(这里主要指的是硬鞭)和锏。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之所以将二者放到一块讲,是因为很多人容易将它们混淆,不过当我们弄清二者的区别,还是很容易区分的。简单来讲,鞭和锏虽然都是重型钝器,没有寻常武器锋利的刃,但锏的上下会有明显的楞,多位八面或四面。而鞭则有明显凸起的结,从上到下依次排开。

不论是锏的楞还是鞭的结,其主要作用都是为了增加针对铠甲破甲能力,但与追求贯穿铠甲的槊不同,鞭与锏追求的是令铠甲产生形变,同时通过震荡传导,令敌人产生更为致命的内伤。仔细观察还会发现,虽然鞭与锏都是钝器,却并非人们想象的那样笨重,其结构往往是尖端较细,尾端较粗,重心后移更方便挥砍,这与游牧弯刀的原理有些相似。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隋唐好汉秦叔宝的成名武器便是双锏,同时期的尉迟恭则以单鞭闻名,上图中的尉迟恭塑像,可以清晰的辨识初手中的鞭上的结,但也有少部分尉迟恭的塑像,将鞭混淆成了有楞无结的锏。

六、枪与矛

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张翼德在此,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三国演义》

将枪和矛也放在一起讲,原因和上面的相似,也有很多人将二者混淆,不过与上面提到的鞭与锏不同,船夫查阅多诸多资料,始终没有找出枪与矛的明显区别和划分界限,有说枪体积比矛要小,又有说枪比矛多出利于破甲的楞。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但究竟多短为枪?多长为矛?没有一个准确的说法,更为让人困惑的是一些介于两者之间的武器,你既可以称呼为枪,也可以称呼为矛,听起来都没有多大的毛病。这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并没有严格的武器划分,而且历朝历代以及各民族间对武器的区分标准千差万别,加上矛与枪在历史中跨越了几千年依旧存在并使用,导致二者出现了严重的重叠和混淆。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矛出现的时间也比枪早很多,而枪则成为唐朝以后,尤其是宋朝的主要长武器,在当时不论是矛还是槊都很少见了。这一方面因为宋朝以后,中原王朝由于没有足够的战马资源,无法建立起隋唐那样大规模的重装骑兵,来抵御游牧民族,所以战斗方式不得不从以骑制骑变为以步制骑,少部分保留的骑兵也变为轻骑兵,这时后长达三米以上的马槊就不适用于轻骑兵的灵活作战了,取而代之的是头部更小巧,枪杆更为廉价的枪。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而矛之所以被枪取代,还有另一个更为主要的原因,那就是更省铁。要知道在古代铁器可以国家战略资源,尤其是在战乱年代,同等重量的铁料,打造几柄矛和打造十几杆枪,所形成的战斗力不可同日而语。

这里还要提下欧洲重骑兵的主流武器——骑枪,虽然也被称为枪,但与中国的枪差别很大。骑枪与中国重骑兵选择在马槊杆上下功夫不同,欧洲人为了缓冲重骑兵所受的反作用力,选择将骑枪改为十分容易折断的材料,进而通过形变达到缓冲作用,但这样骑枪就成了一次性消耗品,但好在造价也便宜了许多。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八、剑

剑在秦汉以后,便已经退出了军队主流武器,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象征和配饰,但在欧洲,剑则一度是欧洲骑士的主要武器,甚至在后来成为了骑士的象征。但在古代的大多数时候,欧洲不论是在战争规模还是战争方式上都无法和中国相比。

当时欧洲的骑士老爷们,将铠甲的防御提高到了极致,一个个都跟铁罐头似的,这时候按照中国人的思路,当然是采用鞭、锏或流星锤这样的破甲钝器,一敲就能搞定一个。但我们却忽视了欧洲骑士作战的传统,因为大多为领主或国王间的内耗战,骑士们(多为贵族)很容易对八竿子打得到的亲戚,即使不是亲戚,与其一榔头搞死,结下死仇,倒不如生擒对方,来换取巨额赎金。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骑士老爷们真正的砍杀对象绝大部分都是几乎没有铠甲的普通士兵,理解了这样有些奇葩的战斗方式,我们就很容易明白,为何剑长时间占据欧洲主流武器位置,直到中世纪以后才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成为一种礼仪配饰或权力象征。

九、弩

关于骑兵使用弩,其实存在不小的争议。因为在秦朝时,一部分弩兵是通过战马来提高机动性,进攻时需要回到地面,并配合双腿给劲弩上弦,这并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上的骑兵。

但在汉朝,骑兵作战的方式主要是主力兵团正面交战,骑兵发起冲锋后,弩虽然只能射击一次(提前上好弦),但其实已经够用了,配合战马的冲刺射出的弩箭破阵效果会进一步加强,完成射击后,骑兵也有足够的时间换成马槊等武器完成冲锋。骑兵使用弩的另一个好处是无需像拉弓那样,时刻保持肌肉的紧张,骑兵可以更好的瞄准,瞬间完成发射,同时还节省了体力。

十、弓箭

今吾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而世议寡人矣。——《战国策·赵策二》

在古代战争中,战马可以提供高机动性,而弓箭则可以提供较远距离的打击能力,最重要的是相较于弩,弓操作起来更为简单,熟练的骑手可以在奔驰的马上完成弯弓、引箭、瞄准发射等一些列动作,这就保证了使用弓箭的骑兵的持续输出能力。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所以弓箭在很长的时间里,都是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最爱,也是成吉思汗得以称霸欧亚的重要武器。不过,时代在不断发展,当冷兵器逐渐成为过去时,曾经多么完美的武器也终将没落,亦如在中国晚晴依旧使用弓箭的八旗子弟,一味的固步自封,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附录清朝末年持弓搭箭的老照片: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古代骑兵常用的10种武器,有长有短,究竟哪个最有优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