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母亲节的纪念】关于妈妈的薄奠

 国艺学堂 2021-01-11
点击

讴阳国艺学馆

分享更多美文

讴阳国艺


母亲节的纪念

关于妈妈的薄奠

家母黄光兴大人因病染沉疴,不幸于1994年1月21日仙游,享年64岁,全家悲绪万分,恸泪阑珊。

妈妈,您知道吗?您或许不知道,在很就以前,而就想为母亲写一篇文字记述您的母式懿范,以彰表人间伟大纯真的母爱,并在膝前念诵,无奈罪儿难以拔冗,只好于今日将心中痛失慈母的伤恸拌和着无尽的泪水,化做倾盆大雨,如泣如诉。

                   摄于20世纪60年代中

因为妈妈,我们有了童年幸福的摇篮;

因为妈妈,我们有了温馨的港湾;

因为妈妈,我们有了庇护的爱神。

而今,您走了,我们从此失去了有您佑护的祥和生活……

记得小时侯,慈母就教给我们兄弟姊妹修身齐家的道理,虽然您文化水平不高,对我们的教诲也很浅显,但您以严格的管教让我们做儿女的感到爱的拂照,犹如孟母三迁、岳母示儿之遗风,我们受益匪浅。我们知道妈妈曾有的痛苦经历,而您所经受的艰难困苦恰恰是为了您的儿女,为了兄妹的健康成长。有一年大年三十,我在学校赶出墙报,回家时已经很晚,您等了我很旧还没有吃团圆饭,满桌的菜,虽然不算丰富,但您还是那末痴心的等待着,菜热了又凉,凉了又热。

我何尝不知道,当时父亲下放在永修县的一个大山沟里,您把我这个做长子的当作全家的寄托和希望,我没有回家,您心里就始终牵挂着。受惯了妈妈叱 责的我,以为有要挨骂了,可当时您没有责怪我,相反对我慈祥地说:做学校的事,应该。你要好好上进,给妈妈争气。那次妈妈的话给我印象很深,此后,我和弟妹常以妈妈的话来鞭策自己,在学校争第一,在单位工作也要争第一,在这种精神鼓励下,我们都以长大成人,而且在各方面都有长进,这一切都是妈妈您给的,你老人家不仅养育我们的肉身,而且赋予了我们的智慧和才能。我们为有一个好妈妈和她带给我们的母训和家教而自豪。

多年来,母亲的勤劳,母亲的节俭,母亲的热情,母亲的善良,母亲的坚韧,在我们这些晚辈面前树立起一种伟大的人格,这样的人格正是中华民族传统妇女美德的传承和延伸,其中包含着对社会对民族的奉献对儿女和家庭的挚爱。母亲默默无闻,意志坚强,为人古道热肠,真诚热心,同时仗义嫉恶,有女中丈夫之意气;又吃苦耐劳,克勤克俭,持家教子有方,一生清贫,具千古母仪之风范。妈妈一世做人,谋事教子,守业治家,均以孔孟之教、儒家遗风熏染儿女。

您没有盖过一床新棉絮,没有垫过一床新床单,没有睡过一个象样的枕头枕巾,您唯一喜爱并倍加珍惜的驼绒棉袄,衣摆周围包满了旧布,尽管穿用多年,其外如旧絮,其里如新衣。自从在利群商店工作以来,妈妈一腔热忱,上班一丝不苟,表现了一种朴素的强烈的忠于职守、敬业爱岗的精神。为了抢上班的时间,妈妈常常冷饭冷菜充饥,或者开水泡饭对付。平日里发生一些病痛,妈妈总是置之度外。甚至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您仍然半天打吊针,半天上班,一直坚持到生命结束的前一个月。尤其在住院后,您还常常念叨着要早点出院,赶到商店去参加春节加班……

呜呼,在儿辈的眼里,不知道您为什么是一个工作狂,不知道您为什么要蜡烛两边点,不知道您为什么要拿自己的生命去赌时间,赌希望赌美好的明天。然而明天在何方?明天在另一个世界里。我们哭号我们拼命的叫喊,妈妈,您在那里?狂飙为我从天落,妈妈仙游步履急,我们无法拽住您的衣巾,无法拉住您的脚步!死者长已矣,生者何能生,此时此刻,我们与妈妈似乎近在咫尺,然而竟隔两重天,天各一方,已成隔世之人。

我曾经写过一首题为《致母亲》的小诗,那是写给党的生日的纪念,但我这个捉笔为刀之人却没有为妈妈留下一行文字。面对长眠的妈妈,今天我所做的一切都是枉然,都是那么苍白。多少次,我曾期望母亲万寿无疆,谁知您积劳成疾,终成噩耗。我等儿辈如五雷轰顶,肠断流连,呼天不理,喊地不应。风木凄然之中,母子杳隔黄泉,相见无期,欲见无缘。回顾旧日蒙恩,慈航引渡,今日幽明永诀,儿女如狂如颠。天也长,地也久,我等抱恨绵绵,母子之情岂能就此痛失?

想我母亲,童年即事劳作,入嫁寒门,又逢父亲从戎,后遇文革劫难,为我兄弟姐妹,奔波于危困之际坎坷之中,历经磨难艰辛。儿女婚嫁,操劳一生,呕吐沥血,鞠躬尽瘁。如今子孙三代,饶膝成群,寸草之心,难报三寸之晖。今日赞母亲德泽后人,壹德慈恩光照门庭,更称颂母亲造就的昌盛人事,——一生俭朴留典范,半世勤劳立嘉风。

妈妈年愈花甲,理应养颐处优,安养天年,然而仍为儿孙筹划操心,以苦为甜,以劳为乐,勤劳简朴的美德远近闻名,老幼皆奖。妈妈一生是勤劳的一生,艰辛的一生,其劳苦功高,贤名四方。本值享福安养之时,却因奔波劳顿病入沉疴,直至驾返瑶池,凤落长空。家失柱石,父亲、儿女、儿孙、亲友沉湎于悲风泪雨,不敢忘母亲大人生前所愿:勤劳持家,作出人样,为自己争气。

妈妈,我们再也看不到您那起早摸黑忙忙碌碌的身影和慈眉目善,我们再也听不到您那谆谆的教诲,您要走了,要到很远的地方去,相逢只有在梦里,我们永远记得您临终的最后一句话:我要回家。我们想,您应该回家了——前日在梦里,你托梦给家人,你真的回家了,并说,病的时候你们没带我回家,在生我没能回家现在我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该可以到家里去看看吧。妈妈,真的,我们永远盼望您回家,与我们同桌吃饭,同过春节,同享欢乐。

                    摄于20世纪90年代初

欲报母恩,无奈无门。妈妈,不孝之儿将永远记住您的恩德和养育之情。

谨此告慰妈妈的在天之灵。

因为妈妈,我们有了童年幸福的摇篮;

因为妈妈,我们有了温馨的港湾;

因为妈妈,我们有了庇护的爱神。

        摄于20世纪50年代初

母亲节快乐

欧阳滋生

访员出身,江西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江西书画院特聘画师。以教书匠、做嫁衣为业,职事文科教学、文艺编辑,已出版个人册子《枕畔流萤》《伊甸蛙鼓》《扁舟煮酒》《无风的随想》《雪犁》《澡雪集》等,受奖若干。

品读之后,

愿享同感。

 

讴阳国艺学馆

 

                                          编辑:念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