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游记】抱犊寨诗画情

 国艺学堂 2021-01-11

一生好游山水,当得便走冀中获鹿县,自然取道去观抱犊寨。其实此寨非寨,乃一奇山,昔时山顶有人结庐安寨,附之抱犊传说,便远近闻名开来,这种意境有清人遗诗为证:朝朝放眼西山上,引出王维画里诗。

1 /7

果若此吗?东坡居士鉴王维诗与画云:'观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此评已传千古,今品其诗,淡淡几笔,便端出画面;再赏其画,笔纵潜思,随后可见性灵。画诗或诗画,多寄意于山水,属优美之作;而冀为燕赵之墟,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譬如荆轲、高渐离、蔺相如……乃至常山赵子龙,令人肃然起敬。要论山水,固不如江南秀土,比之王摩诘诗、画情韵,恐怕失些宁静与和谐,而尤显其粗犷和雄奇。

/7

那日上得山来,眼前豁然开朗,山顶一马平川,宽旷坦夷,微呈凹状,有600余亩,可耕地居家,亦可屯兵跑马,又有其地可种,雄险可守,我等数人叹为奇观。回头看路,除缆车钢索斜贯山下,只剩羊肠小道,人行其上,想必难于蜀道。

3 /7

俗语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此寨海拔仅580米,较之泰岳远远弗如。但也不凡,四壁如刀削剑劈,仅鸟径错落,枕卧华北平原,气势非常。更有奇景,曙色初中与夕阳降落之时,晨光或余晖便勾画出抱犊寨山峦的巨大轮廓,当地人说从远处看就象一法力无边的卧佛。这好像与王摩诘笃志奉佛、啸傲山林的后半身世挂上缘份了。

4 /7

然尚有更多的人传得更神,因50年代初毛泽东到此曾经打听寨子的来历,好多年后,有心眼的获鹿百姓传言:太像毛主席了!这可是的,选择好时间与角度,在红彤彤的天幕上,那伟岸的身躯,还有眉毛、眼睛、鼻梁、嘴唇,甚至微小的瘊痣……收入眼帘,甚为崇高、伟壮,构成一种雄浑、壮观的意趣。尤其那安详、宁静、慈蔼的氛围,简直让众人惊讶叹忱:天底下竟有这般奇巧!真乃造化钟神秀,抱犊寨的壮美景观足以让人消遣的。

5 /7

至于寨名的由来,可以讲很长的故事。或曰后魏葛荣起义,时人避乱山中有抱犊而亡者;或言古人在此扎寨,抗官御寇,易守难攻,于是得名;也有说农人上山耕作赶牛难攀,惟有抱犊攀援而上者。为何改山称寨呢?当地传得更有意思,说是与牛朗织女相关,那老黄牛变成小犊子让牛郎抱着爬到了山顶,织女下凡与牛郎成亲,不信,寨中有青瓦白墙的'牛郎织女家'为佐证。

/7

不过,在我看来,山寨之绝固然最论造化神功,譬之山上的夫妻树,长于古井之畔,根部伸出的两主干紧紧相拥 ,如痴如醉,似胶似漆,特别的奇妙,恰好应了牛郎织女的姻缘。而大量的人工之作同样精彩绝伦--鹿泉索道堪称我国第一条无塔式双线往复吊箱索道,身置其上,背负青天,鸟瞰山底,远望群峦,近赏天堑,极富探险色彩;寨顶的地下五百罗汉堂也是华夏的唯一,尚有韩信伐赵背水一战的史迹,韩信祠系仅有的纪念此战的处所;再就是唐宋以降,佛道两教并存于600亩弹地互为消长的教缘,不是更超拔的人文景观吗?

7 /7

我实在惊叹大自然的魔力,更为今日人工营造的古寨奇观并赋于此寨此山的灵气与性情,以及由此生发的许多如诗如画的传说而动情,于是吟诵之意飞动唇际,随之口占:悠悠未了心,陶陶望归路。杳杳抱犊郎,芸芸来者悟。

欧阳滋生

访员出身,江西省杂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省诗词学会常务理事、江西书画院特聘画师。以教书匠、做嫁衣为业,职事文科教学、文艺编辑,已出版个人册子《枕畔流萤》《伊甸蛙鼓》《扁舟煮酒》《无风的随想》《雪犁》《澡雪集》等,受奖若干。

文化 | 艺术| 旅游

-国艺副刊-

顾问:徐建星   谭五昌

主编:讴阳

编辑:金镯   念红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留言功能开启,我们接受一切形式的吐槽和赞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