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伯华||又一次走进同里

 昵称70808387 2021-01-11


又一次走进同里
伯  华

过了冬至不久,那是个暖阳,我在两位学生陪伴下,又一次走进了“如梦鸟空啼”“烟笼十里堤”的江南古镇——同里。
47年前,我曾在同里中学任教两年。此后,我每年至少去同里一至两次。林徽因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喜欢的人,其实不然。爱上一座城,也许是为城里的一道生动风景,为一段青梅往事,为一座熟悉老宅。或许,仅仅为的是这座城,就像爱上一个人,有时候不需要任何理由,沒有前因,无关风月,只是爱了。”
我已是耄耋之人,冒着寒风,驱车而去,追寻什么?
是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而又寂寥的雨巷?还是那个愁怨的,亭亭玉立的丁香?
是横卧在河两岸,散发出古朴、温婉,又优雅、别致的石拱桥?还是坐在桥上,呆呆凝望着前面那一座桥,在河中被摇碎的倒影?或者,看着河面上轻轻滑行的那条小船,及站在船尾摇橹的满满幸福的船娘?
是在冬日阳光下,徜徉在古镇老街上,看泛着古旧气息的黛瓦粉墙?还是走进石库门,听老人讲那古老动人的故事?
……
同里的风景是美的,几十年了,我早已烙在心里。但是,总感到同里还有一道风景,如丝丝缕缕的味道,弥散在人们遗忘的地方。我在极力回忆,却因时光流驶,忘了大半。史铁生说:“味道不能写,只能闻。要你身临其境去闻,才能明了。味道甚至是难于记忆的。只有你又闻到它,你才能记起它的全部情感和意蕴。”
于是,我约了桂泉、思远两位当年同里中学的学生,选择一条我第一次踏进同里的那条路。这是一条从轮船码头到学校的一段路。那时候,这段路我常走,有着我亲切的回恋。


同里往日的轮船码头,已经很少有人记起。它坐落在镇的西南角。思远拉开围栏,我们走了进去。眼前码头,冷落、荒芜,野草丛生。水泥浇注的码头,突出在河堤外,如同一位孤独老人,向河中伸出干裂、残缺的手臂,满目凄凉。只有被利用的空地上,有人种了菜,阵阵冷风吹过,给这一带送来了丝丝的生命绿意。
我站在码头上,思远为我拍了照。宽阔的上元河,清澈的水脉脉流淌着。微浪拍岸,溅起点点水珠,带着思念,飘落在我身上。似乎在提醒我,还记得它的存在吗?它当年的景象吗?


这样的风景,也许有点悲,但未必痛。凡乘过轮船到同里的人,看到码头,立时浮现出往日繁忙的风景,激起感情的波澜。我初到同里,也是乘轮船的。即将到码头时,随着阵阵清脆的汽笛声,我拎着箱子,站立在船头上,向东眺望。水墨画似的同里,披着清晨阳光,静静地伫立在水中央。沒有喧嚣,沒有纷扰,似一地的月光,会牵引出联翩的美的回忆。坐在船中,太惬意了!
码头被废弃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虽然现在无人问津,假以时日,也许当围栏拆掉时,又一个“诗与远方”的景点出现在同里。不是吗?我与两位学生,前阶段去游览湖州下渚湖湿地公园。那里的人利用交错河网,编织成一道风景。乘船欣赏两岸景色,着实让人陶醉。我与学生共识,如果在这里重建码头,上元河的两岸,种植密密的芦苇,向东、南、西延伸,间隔建成一些有特色的小景致。当冬日来临,芦花尽情舒展,肆意飘飞,人们乘着游船,边茗茶,边观景,再聆听“芦花白,芦花美/花絮满天飞/千丝万缕意绵绵/路上彩云追/追过山,追过水/花飞为了谁……”柔情万种的歌声,活色生香的诗画。
如果把同里退思园比作月亮,把镇上众多景点比作繁星,那么设想出来的上元河景观带,就是碧空中的银河。当人们走进同里,如同置身在夜幕降临时的夜空中。月亮、星星、银河,交相辉映,勾画出梦幻般的风景,肯定会让你流连忘返。


同里的桥很多。我们出了码头,跨过高高的回川桥,穿过严家埭,便到了太平桥。这是同里著名的三桥景点之一。三桥呈品字型,人们喜欢走三桥,图个吉祥、喜庆。而我在同里时,独独走太平桥。喜欢站在桥上,向桥南北两端眺望。向南望,青石驳岸,老屋鳞次栉比。门口常有女孩,些许男孩在剪莲心、欠实。珍珠般果肉从手中飞快地安放在盘中。一天剪下来,少则七八斤,多则十多斤。交到收购站,一角多钱一斤,贴补家用。周日,我有时穿行在同里深弄中,常看到这样的风景:女孩子边灵巧剪莲心,边在低低歌唱。男孩子剪了一会儿,停下来,有的见缝插针看书,有的溜到弄堂口玩去了。

向北望,是深深静静的仓场弄。这里每一块湿湿的青石板,藏着母亲的期望,及学子勤奋好学的故事。同里人的生命里,链接着这条弄。那时候,我不时看到学生,背着书包,来来往往走在这条弄里。因为向北走不多远,便是同里中学。我在古朴、幽远的弄内,深深呼吸,有一股书香,氤氲在弄里,浸润着莘莘学子。


此刻,我们三人也走在仓场弄内。桂泉走在前,为我们指路讲解。思远在后面对我说:“桂泉毕业后参军,不久,参加了中越边境自卫反击战。负了重伤,立了功,如今身上还留着八块弹片。复员后,因工作出色被评为劳动模范。”几十年来,我与桂泉、思远等十几位学生常来常往,结下深厚友谊,但从未听他说过此事。他,在学生时代就是个好学生,是我老师好助手。他是我任教时班级的班长。每天他总是班上第一个到校,下午放学总是最后一个走。检查教室里地有否扫清洁,门窗有否关好。眼前,桂泉在前面走,脚步依然那样稳重,腰板依然那样挺直。但时光默默地走过了无数的春夏秋冬,不知不觉中改变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容颜。他的头发已斑白,老了!他的一生从不张扬,但自带光辉。如同这条朴素的仓场弄,沒有同里明清街、旗杆街游人如织,吸人眼球。但在我心中,这里的风景,才是最美的。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我们三人如幽草一样,受到上天怜爱。雨过天晴,感受愉悦,襟怀明朗。怀着美好心境,一起登上富观桥。


富观桥建于元至正十三年,是同里最富有神话色彩的古桥。此桥龙门石上,有一幅惟妙惟肖的“桃花浪里鱼化龙”的石雕。传说,这条鲤鱼在三月桃花水发时,乘风破浪奋力跳跃。想跳过龙门,脱去凡胎,进入仙界。可就在它奋力跃出水面的一刹那,桥上走过一位如花似玉的姑娘。鲤鱼凡心一动,结果已跳过龙门的头部变成龙头,而龙门外的半身,仍保留鱼身。
故事的确引人入胜,引得在富观桥旁的同里中学历届学生发奋学习,以求龙门一跳。
同里中学前身是清朝末期、民国初年国学大师、诗人、著名教育家金松岑创办的同川自治学社,这是吴江第一所学校。此举影响极大,各地有识之士纷纷效仿,学校应运而生。中国许多知名学者,如柳亚子、潘光旦、费孝通、王绍鏊、范烟桥等人曾是金松岑的弟子。从这儿出去,跨过富观桥,名扬天下。
那时候,我居住在红楼内,前面十余米,是天放楼,金松岑自署天放楼主人。此两楼均是他读书、生活的地方。这样一位高山仰止的大师,他留下来的学校,仍有一股浓浓的墨香,浸润后世,我是感同身受的。


我在同中工作两年,坚持教学,与师生打成一片。方知这里的老师出类拔萃,令人敬仰。
如,杨校长是解放前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一位教育家。我有幸与他在一个办公室工作。他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晚上校园内的灯光,总是他最后一个熄灭。的确是大家的楷模。我在他身旁工作,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与我同住在红楼宿舍里的那位吴老师,是著名的画家。他画的水粉画“采桑”,曾获国际奖。因为教学需要,吴老师兼教音乐,他欣然接受。他不会弹风琴,用二胡代替,他的课受到学生欢迎。课余,我从他房间走过,总见到与儿子一起作画,或俩人即兴合奏。一位拉二胡,一位弹吉他,合奏印尼民歌“哎哟,妈妈”。偶尔,有一位著名女书法家徐女士加入。红楼上空,不时回荡起赏心悦耳的乐曲声。
在传达室工作的,那位皮肤黑黑的,不吭声的老费。事后才知,他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我在校时,只知道他以校为家。天未亮,生煤炉,烧水,冲热水瓶,送至教师办公室。然后,按时敲钟,分发报刊,坐在校门口,捧着一只茶痕乌黑的搪瓷杯边喝茶,边看校门。若与我碰到,只笑笑,点点头,算招呼了。以后,我从我老师文章中才了解,老费是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的同学。一九四九年前参加共产党,组织合唱团,宣传进步思想。上世纪五十年代,他是震泽中学校长。他那浑厚,宽广的男中音,唱抒情歌曲《教我如何不想他》,荡气回肠,倾倒在场师生。王老师在文中深有感慨地说,老费高尚人品,如父如师的情怀,这样的人,叫我如何不怀念他。可惜,那时候我未与老费深谈。否则,一定虔诚地向他鞠躬,叫他一声:老师!
在我眼中,学校所有老师,为了培养人才,默默耕耘,如一头孺子牛。试想,那时候,如全国大学招生,学校肯定有许许多多考生,走进高校深造,可以与名校比肩。
即使如此,我所教的两个班级学生,日后,由于自身努力,如星如火,光芒四射。
有不忘初心,建功立业,砥砺前行的英雄模范,那样的人!
有全国闻名的语言学家,教授,学识渊博,著作等身,那样的人!
有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屡获佳绩的上市公司老总,那样的人!
有在各自岗位上做出优异成绩,那一群人!
有一生充满爱心,不忘师恩,有情有义,那一群人!……
我从学校出来,又一次站在富观桥上,向仓场弄望去,仿佛眼前这些人,就是从这儿出发,走向诗与远方。我心中那道风景,就在这里!
冬日,暖阳如春。我与身旁学生说:“我的一生,活在你们珍贵的师生情谊中,天地也显得格外温暖。这是上天给我的最美缘分,我会珍藏心中,真好,谢谢!”


作者简介 

计伯华,1942年出生,苏州吴江人。1965年苏州大学中文系毕业。先后在太仓市、吴江区中学任教,高级教师,并担任学校领导。爱好文学,常写散文,《落叶》《童年琐忆》《天字山庄细碎》等数十作品发表。






重点提示




1.来稿请勿一稿多投,因为腾讯有严格的原创保护,后台会自动过滤,费时编辑后将导致无法推送,勿侥幸、请自尊。

2.严禁把发到朋友圈和交流群的稿子私发编辑或邮箱,阅读量低于100者,将控制后续来稿。

3.来稿内容含作者简介要300字以上方可加注原创,不加注原创无法添加到个人专辑。

4.本公众号已经与360个人图书馆同步,360doc个人作品所得打赏全部归作者本人个人所有。

5.如果出现内容错行,为手机使用者字号设置问题,与编辑无关。了解更多平台内幕,敬请点击下方“温馨提示标题查看详情—

温馨提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